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巴菲特怎样应付股灾与回撤

2017-11-29 13:00

巴菲特把确定性看得非常重,能承受重大风险的原因在于买入股票的时刻已经决定了赚钱的确定性。

巴菲特既有清仓躲过股灾的经历,也有满仓穿越牛熊的历史,只要胸有成竹,就能够安心对待市场的波动与回撤。

这里把他应对股灾的经验,归纳为股灾三要:

一是灾中要冷静:惊慌容易失措

在股灾之中,巴菲特是如何应对的呢?

1987年的股灾之前,美国股市连续上涨5年,是一场空前的大牛市。1984年到1986年,美国股市持续大涨,累计涨幅2.46倍,道琼斯指数从不到1000点上涨到是让人吃惊的2258点。

但就在人们陶醉在股市连续5年持续上涨的喜悦之中时,一场股灾突然降临了。1987年10月19日,这是历史第一个黑色星期一,一天之内,道琼斯指数跌了508 点,跌幅高达22.6%。

股市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也未能幸免。暴跌这一天之内巴菲特财富就损失了3.42亿美元。在短短一周之内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就暴跌了25%,那么,身处股市暴雪中的巴菲特如何反应呢?

在暴跌那一刻,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时时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报纸,看上市公司的年报。

巴菲特没有恐慌地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恐慌地抛售股票,面对大跌,面对自己的财富大幅缩水,面对他持有的重仓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静。

原因很简单:他坚信他持有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他坚信股市会恢复正常,他持股的公司股价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

二是灾前要谨慎:一次大意可能让你一生后悔

2000、2001、2003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这三年股灾期间巴菲特的业绩上涨10%以上,以60%的优势大幅度战胜市场。

为什么?因为巴菲特早已经做好了应对股灾的准备。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累计上涨超过2.5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的业绩却只有0.5%,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20%以上,这是巴菲特输给市场业绩最差的一年。

在1999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根本不为所动。

正是这种坚定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让巴菲特安然度过股灾。

巴菲特始终牢记他老师格雷厄姆传授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第三是灾后要耐心:要等待真正的投资良机

天灾之时,物价上涨,会有不少人想发一笔灾难财。股灾之时,股价暴跌,很多人急于抄底,也想发一笔灾难财。

尤其是这两年,中国股市每一次大跌后,不久就会大反弹,不但收复失地,还会涨的更高,有人还总结出了一条原则:大涨大卖,大跌大买。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么世界上到处都是百万富翁了。

急于抄底,很可能抄到手的是一只正在跌落的小刀,而且你抓到手的往往是刀刃,而很少是刀把。

回顾巴菲特在股灾中的表现,你会发现,巴菲特根本不会急于抄底。相反他会非常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

巴菲特从来不会急于抢反弹,他要的不是短线投机的小利,而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大利,因此他会耐心等待股市一跌再跌:“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