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11-27 10:00
样本选择:剔除创业板,规避认购不足
首先,我们选择今年上市的新股作为研究样本,共133只。剔除创业板及认购不足的新股,剩余58只。
之所以剔除创业板,是因为香港创业板的新股则是以配售分销为主,公开发售较少,而且一般创业板新股坐庄现象严重,所以不建议大家参与。至于认购不足——由于新股出现认购不足的情况,则首日表现通常都会不理想。而认购不足的在133只股票中有4只,除去1只创业板,剩两只城商行和一只内蒙古城建,所以基本上不要碰城商行就能避免出现认购不足的情况。
分组讨论:关注首日表现、胜率以及中签率
我们按照募资净额大小,分成了四组并对家数、首日表现、中签率情况进行了统计。
从平均首日表现上看,募资额在2.5亿以下或者10亿以上的新股具有较高的首日收益率。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1.净募资额在10亿以上,12只新股:
整体来看,该组新股首日表现均值为15.18%,但中位数只有7.2%。主要是由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新经济公司(比如阅文集团)拉高了整体的表现。这些新股我们当然要打,但剔除掉这些新股后,其他净募资额在10亿以上的新股就显得缺乏吸引力了。
2.净募资额在10亿至2.5亿之间,14只新股:
该组新股平均首日表现仅1.08%,胜率也仅50%。不用多说,直接剔除。
3.净募资额在2.5亿至1亿之间,13只新股:
该组新股首日表现均值为37.43%,中位数有33.33%,同时中签率几乎达到80%。
4.净募资额在1亿至0.5亿之间,19只新股:
该组新股首日表现均值为34.33%,中位数下降到10.98%,而中签率在50%左右。
策略小结:锁定净募资额在2.5亿至1亿之间的新股
不难看出第三组在首日表现的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中签率上均明显优于第四组,所以最终我们锁定净募资额在2.5亿至1亿之间的新股作为打新标的。
这样,我们就从茫茫多新股中解脱出来,大约每月只用打1至2只新股,中签一手的概率平均有80%,每只有新股有77%的概率实现盈利,每只新股的上市首日预期涨幅在37%左右。
不过要注意的是,本次统计所选的样本还是偏少,且今年新股表现多少还是受到整体市场氛围的影响,对于本策略的有效性还有待做进一步的跟踪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