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11-13 09:06
文:Ksir
即使受到隔晚美股回落的影响, 港股开市连29,000点水平也没穿便掉头回升. 虽然收市仍然轻微报跌 (15 点), 但强势表现不言而喻。
自十九大会议完结, 政局开始回稳后, 内地似乎已经急不及待推动新一轮的改革。而为配合A股市场逐步开放, 星期五财政部亦发佈了多项措施, 包括:(i) 三后年将外资设立的人身保险公司投资比例放宽至51% (五年后更不受限制) 及 (ii) 放宽金融业市场。
中国的内地市场庞大, 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上升, 对于保险的需求亦同步大增。投资比例得以放宽, 最受惠的必然是在外地有相关业务的保险公司。
在香港上市的股份中, 友邦 (1299), 汇控 (0005) 及恒生 (0011) 等应该属最受惠的一群。
虽然竞争大了, 但由于市场的发展空间仍多, 而早已建立了大型网络的内地保险股仍有其优势所在. 而外资亦很大可能需要这些熟悉内地营运模式的内险股作帮助, 所以对于内险的中线影响亦应该不大。
至于另一个消息, 则会有明显的倾向性。内银由于入场门槛甚高, 一直都被视为受保护的一群,而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领导地位亦十分明显。
现时财政部开放金融业的入场门槛, 自然会引入新一批的竞争者进入此市场. 竞争大了, 对于内银股当然是比较不利, 而有望开拓新业务的内险股亦同时受惠。
当中, 旗下早已持有平安银行的平保 (2318) 优势更特别明显, 难怪其近日表现一直遥遥领先。
不过, 随昔时间发展, 相信其他大型内险股亦会积极发展其自身的银行业务, 平保的相对优势亦会慢慢减少 (但发展金融科技方面仍然领先), 此部份的溢价亦会慢慢收窄。
同时, 市场的开放亦有机会引发内地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併购活动, 始终收购乃最快及最直接的开拓市场方式 (唯成本会较高), 而此举亦有望令相关公司的估值上升。
对于四大国有银行来看, 开放金融业的确对其较为不利. 但相信银行业始终是百业之母, 中国政府在容许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同时, 仍然倾向其直属的国有企业处于行业的领导地位 (方便控制)。
所以大家亦不用大担心国有银行的优势会突然一下子扭转, 如果一心打算持有内银作收息的朋友, 还是继续原有的策略好了。
顺带一提, 雷蛇 (1337) 将于今日上市, 其暗盘价的升幅约为20%-30%,由于中籤机会率相对较高, 而且对比阅文(772) 其盈利前景亦较不稳定, 所以升幅相对较少亦可理解.
假如今日其股价升幅不足15% 的话 (约$.46), 大家可以考虑吸纳作短炒投机。但假如是30% 或以上的升幅, 就无谓高追冒险了。止蚀位置则可放在招股价$3.88 水平。
至于像我一样抽中一手的朋友, 由于涉及的金额实在太少, 甚麽时候沽货的差异也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