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美国银行:是否该买?

2017-10-19 12:00

尽管美联储政策十分利好银行业,但2017年美国银行(NYSE: BAC)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虽然上周美国银行发布了表现出色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但投资者可能会考虑是否卖出公司股票。

利好因素

今年以来,美国银行涨幅达18.73%,同期标普500的涨幅为14.24%。尽管美国银行表现超过大盘,但考虑到美国当前如此利好银行的经济背景,18.73%的涨幅甚至偏低。过去几年中,美国新增数百万就业岗位。在哈雷飓风来临前的今年8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达15.6万,而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使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

除美国经济形势利好外,美联储政策也利好收入对利率高度敏感的银行。银行持有浮动利率资产,这意味着一旦基准利率上升,银行盈利也将随之上升。

去年11月美国大选以来,美联储已进行三次加息。当前市场预期今年12月美联储将进行第四次加息,不过低于预期的加息速度可能对美国银行股价产生消极影响。

来源:芝商所Fedwatch Tool

净利差对利率敏感,加息已经推高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今年第三季度,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从去年同期的102亿美元稳步增长到112亿美元,增速为9.4%。目前美国银行的净利差占公司总营收的比率从去年的47%上升到约51%。

来源:美国银行

据美国银行预计,未来一年中,每加息1%将使公司净利差增加32亿美元。

第三季度业绩

美国银行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眼,由于净利差增加和贷款的强劲增长,公司利润同比大增13%至56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48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41美元,同比增长17%,同时也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46美元。

除全球市场业务以外,美国银行今年的表现十分出色。净利差增加和存贷款增长推动公司盈利的大幅增长。

来源:美国银行官网

美国银行的消费者银行业务推动整个公司的业绩增长。消费者银行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至88亿美元,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8%和9%,净利差同比大增17%至62亿美元。从下图可以看出,过去一年中,美国银行消费者银行业务的净利差都在稳步增长。

来源:Achilles Research

美国银行净利差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贷款规模增加,二是公司的贷款利率提高。

美国银行第三季度业绩的唯一瑕疵是融合公司各项交易活动的全球市场业务,该业务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下滑。销售交易部营收同比下滑13%至3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去年第三季度的销售交易部营收表现太过强劲。该部门的利润同比下滑30%至7.56亿美元。尽管如此,交易营收与市场的动荡性有很大关联,因此很难预测。

巴菲特举动

2011年,在美国银行急需重组资产负债、增加资本基数和解决次贷危机相关法律诉讼的情况下,巴菲特对美国银行进行战略投资。今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将持有的美国银行优先股转换成了7亿股普通股,成为美国银行最大持股股东,从中净赚120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买入美国银行着实振奋人心,但巴菲特买入美国银行的价格选低于大部分投资者,因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此次举动在笔者看来或许并非是投资者的买入信号。

从账面价值来看,目前美国银行的估值应当算是比较公允。加息使净利差增加的利好已经充分反映在股价中。美国银行目前的市净率为1.1(相当于公司股价相较账面价值有10%的溢价),为近年较高水平。

来源:晨星

小结

综上所述,加息的利好已经充分反映在美国银行的股价中。虽然巴菲特买入美国银行,但他的成本远低于大部分投资者。此外,美国银行当前估值并不算低,有意买入的投资者需做谨慎考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