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10-03 14:00
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各国央行逐步开始缩表
花旗预期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前一年的2.5%,上升至3.1%,2018年进一步提高至3.3%,这比市场普遍预测更为乐观一些。
另一方面,全球通胀增长缓慢,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花旗下调了未来两年全球通胀预期,2017年与2018年通货膨胀率或均为2.4%。企业盈利成长、工业活动增加以及投资增长都可能强化全球周期性复苏。尽管主流发达国家央行开始讨论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整体流动性仍然保持良好。
全球央行或将逐步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购买规模或将从当前每月1,000亿美元,到2018年年底逐渐降低为零,同时逐步抬高政策利率。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可以有效吸收货币政策温和紧缩带来的冲击,美联储在10月正式启动缩表行动。
在资本市场方面,花旗认为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即将进入股债时钟第三阶段。
在此阶段,信贷息差将扩大,股票将继续上涨,但波动性加大。随着股票内部相关性降低及涨跌波动幅度逐渐扩大,具有良好选股能力的基金将赢得市场。过去30年间股票市场上涨以致最终泡沫累积都在第三阶段后期产生。在第三阶段,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股票赚取上涨利润,但同时需要注意分散布局,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单一投资标的。
美国通胀水平持续疲软,特朗普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推进也不及预期,欧洲、新兴市场及日本经济均出现改善,鉴于全球债券收益率维持在历史低位,花旗对全球债券类资产整体依然维持低配评级,相对看好新兴市场主权债,和发达市场投资级别债券。全球市场原油库存迅速下降,同时全球经济稳步。
石油需求将稳步增长,或将对原油价格构成有力支撑。花旗维持预期,认为布伦特原油在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价格将分别达到58美元/桶及55美元/桶。
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港股表现优异
中国经济数据上涨势头有所放缓,但2017年初至今的GDP增速仍高达6.8%。花旗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或将保持审慎中性,财政政策继续支持经济增长。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经历双边波动而非单边升值。花旗预计中国2017年全年GDP增速或将达到6.8%,通胀率或为1.8%,相较于其他新兴国家,这已是相当优异的成绩。
今年10月将迎来十九大召开,稳增长将是重中之重。政府可能将采取维稳的政策,以尽量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并确保政治的平稳过渡。花旗认为十九大后,在国企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第二轮城镇化(以雄安新区为代表)、工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结构性改革以及进一步改革开发方面,将取得进一步进展。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随着中美利差扩大,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趋严,人民币此前迅速上涨。同时,海外政治局势紧张带动海外资产回流,企业短期对于美元和其他外汇需求减少,这些因素也为人民币提供了短期支撑。虽然朝鲜核危机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等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但中国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审慎中性,财政政策或将继续支持经济发展。
受益于宏观环境的改善以及企业盈利预期的向好,花旗大幅上调中国相关指数目标价。其中,将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目标价调升至4,600点,MSCI中国指数上调至100点,恒生国企指数上调至13,000点。在板块方面,因中国消费升级,花旗看好互联网、科技及非必需消费品板块。
自从2016年12月推出深港通,大陆流入港股资金量日益增加,港股市场每日平均成交额由2016年的660亿港元,增长20%达到每日800亿港元,南向资金占港股总成交额的11%。流动性可能继续支持恒生指数企稳于目前水平之下,花旗将2018年恒生指数目标点位上调至29,500点。
•本报告由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