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9月20日 港股市前交流

2017-09-20 09:26

文:Ksir講股 

星期一港股以千亿成交突破28,000点水平, 不单只报章等媒体大力吹棒港股升穿大时代高位在即.

但去到星期二,港股在再次突破高位后倒跌(同时不少中资股亦出现同样的情况),突然又有不少朋友问到港股是否见顶在即. 只不过一日的时间,而整个市场亦没有特别的新消息,但对股市的态度竟然可以180度相反.

对于心有同感的朋友, 应该先问问自己…到底自己是lead 住市场, 还是被市场lead 住???

在我自言, 28,000点一直都不是一个真正的阻力, 既然没有重要升, 升穿及跌穿也没有大不了.

就算昨日是跌穿28,000点收市, 其实对我的看法也没有太大影响. 要升破真正的阻力 (28,600点) 其实亦不容易, 所以个人也不会预期可以三两日内便发生 (除非真的出现突变事情).

而且明天(凌晨时段) 在议息会议结束后, 亦可能会为缩表正式填上一个时间表, 投资者在不明朗的因素前提下, 亦未必急于一时进攻. 所以港股出现百多点的回调, 其实也不要太过在意.

当然, 有部份股份由破顶转为倒跌, 走势的确有点差. 但如果大家不是在最后一刻才衝入的话, 其实亦应该有一定盈利水位, 那又何必为赚了那一点而担忧呢?

股价总是有起有落, 以一份平常心去看待才是正确的投资心态.

大市没有明确的方向, 所以想花点时间讲一讲其他投资的常识.

近日有几位网友提问股票时, 都以”大股东增持” 作为买入股份的唯一原因.

从表面看, 大股东增持是以自身资金作投资, 相比起公司回购 (那是用公司的资金, 利益及亏损需由小股东共同分担) 的可靠性较高. 但那也不一定代表股价一定是合理.

有时候, 大股东增持也可以是来自其他原因, 而非真正觉得公司股价低得不合理.

举例说, 大股东将手持的股份抵押予财务机构去换取贷款. 假如抵押品的市值低于贷款的某一个比例 (LTV ratio), 股东就有机会要提供额外抵押 (如现金) 或要提早还款.

股东为免出现此情况, 有可能会选择用少量资金去增持公司股份, 避免出现提早还款的情况. 但这正正和公司股价的吸引力完全无关…

早前辉山乳业(6863) 大股东不也曾是连续增持, 现在最终还是难逃暴跌停牌收场.

所以,大家可以视股东增持为一个参考指标,但却不应视此为唯一的投资原因. 特别是某些大股东不断增持,反而股价不断下跌的股份,更是值得担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