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9-11 11:00
自动驾驶技术在大的方向上可以分为感知模块、模块和执行模块,这个链条与我们的思考处理方式是一致的,很好理解。感知端相当处理于人眼,收集路况各种数据交给大脑处理,具体因各自路径不同采用激光雷达或是摄像头等来实现;执行端是传统汽车产业链重要一环,包括制动,转向,油门等子模块,这一块传统汽车供应商很有话语权;而中间的处理模块可以说是人工智能与汽车融合最为紧密的地方。如何根据复杂的路况对车辆的行驶做出正确的控制决策,遇见中国式过马路该怎么做,在没有明显车道的地方如何行驶等问题亟待深度学习来解决。
(来源:长江证券)
目前最主流的深度学习硬件实现方式是利用显卡(GPU)的并行计算,除此之外,还有非通用芯片(比如谷歌的TPU),以及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形式。凭借GPU的历史机遇,英伟达已经收割了智能驾驶的第一波红利。英伟达2016年自动驾驶业务营收达3.2亿美元。
英伟达
从上表可以看出,英伟达未来布局重点就是奔着打造智能汽车大脑的目标去的,云端和终端的运算平台都非常强大(当然价格也不菲)。此外,公司在软件生态、平台方面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旗下有自己的测试车BB8,软件训练平台DriveWorks以及辅助驾驶系统AI Co-Pilot。
随着丰田的加入,英伟达的核心合作伙伴增加到了四家:奥迪、戴姆勒、大众、丰田,此外还有特斯拉,沃尔沃,百度,博世,采埃孚等多达24家合作伙伴。英伟达与汽车制造商的阵营更多是靠产品维系,为各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方案,因此英伟达与各合作厂商处于一种更加平等独立的位置。
英特尔
英特尔擅长通用计算,但是从旗下产品看目前公司对打造“汽车大脑”的竞争力还没能得到体现,无论是硬件计算还是深度学习生态都弱于英伟达,但是Mobileye很好地补充了汽车视觉的短板,并为英特尔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厂商合作伙伴。
从2016年起,宝马,英特尔与Mobileye就正式结盟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如今联盟引入了德尔福,该阵营形成了以该四家公司为核心,奔驰、奥迪、沃尔沃、大众、丰田等20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强大组合。
除了英伟达和intel两大阵营外,高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玩家。
高通相比之下在合作资源以及深度学习上都比较薄弱。高通的长处是通讯,借助通讯来实现智能驾驶的模式更多依靠V2X等整体基础设施的成熟,而不强调单车智能,这个路子在未来产业铺开后会很有用武之地。
小结
现阶段看,在汽车大脑芯片的切磋上,PC时代的英特尔,移动时代的高通都落后于后起之秀英伟达,GPU也占据着市场深度学习硬件的主流。但从各大玩家合作伙伴名单上有很多重复的名字,也可以看出目前的汽车大脑芯片之争并没有呈现一边倒的格局,真正的游戏现在才开始,而除了这三家主要的芯片厂商,市场上也还有谷歌,苹果这种喜欢亲力亲为的全才。自动驾驶作为一个新生的市场,任何公司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甚至是初创企业也有挑战的空间,英伟达的暂时领先让大家看到了行业的前景和诱惑,总而言之,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