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手机芯片,AI才是大方向

2017-09-08 13:00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个性化是手机发展的大趋势,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可显著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人工智能芯片

人工智能芯片是软件定义芯片,相比于传统CPU、GPU芯片,具有可重构计算和深度学习两大重要因素。可重构计算是指硬件架构和功能可以动态地、实时地跟随软件的变化而变化;深度学习,就是通过算法给机器设计一个精神网络,通过模拟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处理信息的模式,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学习、判断、决策。当然,即使最先进的IBM的TrueNorth也只有人类100亿个神经元的万分之一功能。

在应用方面,当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当前芯片分类

传统芯片多采用经典计算模式,业内多分为经典的4种集成电路模型:CPU、FPGA、ASIC、SOC。

lazyload

目前主流CPU、CPU+GPU、CPU+FPGA、CPU+ASIC架构均因硬件规模、算法、功耗等原因不符合AI芯片理想架构,相对来说功能动态、实时地跟随软件变化而变化更重要。

而表格中的RCC则属于可重构计算芯片,支持软硬件编程,硬件随软件变化而变化,是可用于深度学习的软件定义芯片。

以下是两种不同模式的比较特点:

lazyload

构成智能芯片的关键要素们至少要满足以下特征:

可编程性:适应算法的演进和应用的多样性

架构的动态可变性:适应不同的算法,实现高效计算

高效的架构变换能力:<10Clock cycle,降低开销

高计算效率:避免使用指令这类低效率的架构

高能量效率:~5TOps/W;某些应用功耗<1mW;某些应用识别速度>25f/s

低成本:能够进入家电和消费类电子

体积小:能够装载在移动设备上

应用开发简便:不需要芯片设计方面的知识

人工智能估值

据IDC预测,2017年全球认知和人工智能系统的收入将达到12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59.3%。并且,这家研究公司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到2020年,公司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54.4%,届时收入将超过460亿美元。

lazyload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