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8-30 14:00
AR(Augmented Reality)全称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实现超现实体验的新技术,1990年被提出,实现过程是通过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再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也被称为“混合现实”。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便可以看到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后的情景。
应用领域
AR应用相对广泛,包括医疗、军事、网络视频通讯、娱乐游戏、旅游展览等多个领域 ,比如日常生活中,AR视频可以在通话的同时在通话者的面部实时叠加一些如帽子、眼镜等虚拟物体,这样可提高视频对话的趣味性。另外,目前风靡的AR游戏可以让来自于全球不同地点的玩家共同进入一个真实的自然场景,以虚拟替身的形式进行网络对战。
AR的企业级应用
2015年1月22日,微软发布了首款HoloLens 头显设备,无线缆和听筒,并且不需要连接电脑,全息、高清镜头、立体声等特点,功能包含投射新闻信息、模拟游戏、观看视频、辅助3D建模。
2014年7月,社交巨头Facebook完成对虚拟现实公司Oculus VR的收购,随后推出了头显Oculus Rift,主打游戏体验,可通过 DVI、HDMI、micro USB 接口连接电脑或游戏机。
早在2012年4月,谷歌公司就发布了一款增强现实穿戴式智能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和智能手机一样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公司旗下名为Project Tango的研究项目致力于将人类的视觉带入移动设备,可实时对用户周围的环境进行3D建模。
2016年CES会展上,芯片公司英特尔与AR公司DAQRI一同开发了一款增强现实智能头盔,用户可以透过这款头盔透视物体,专为工厂员工设计。2017年CES会展上,英特尔又推出一款DAQRI智能眼镜,属于工业应用的可穿戴设备,搭载英特尔第七代酷睿处理器和英特尔实感技术,能够把指令显示在工人的视野内,可利用增强现实中的指令来完成同步、反应器校准序列。
2016年游戏开发者大会(GDC 2016)上,AMD正式公布了与Sulon Virtual Reality共同研发的用于PC平台的全新VR头戴设备“Sulon Q”,前置两个镜头可以生成四周环境的3D地图,支持追踪使用者走动等位置及进行手势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