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华晨宝马新5系演绎王者归来,全球奢侈品指数早已看穿?

2017-08-03 00:00

​文| 图图

微信公众号:王雅媛港股圈

7月25日《华晨中国(1114.HK)| 宝马大年 带你看豪车不一样的周期性》一文,如同作者所说,宝马大年的开启将带来销量暴增。近期股价的暴涨也令人热血沸腾,而我静下心后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宝马奔驰这样的历史品牌,固然是令它们在中国拥有极舒适的竞争环境原因之一。而从更宏观角度看,今年全球奢侈品行业集体好转亦是带动中国宝马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什么是奢侈品

(1)名词解释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简单介绍下它两种层面上的定义:

1.在大众人眼里,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等特点的生活必需品。

2.在经济学上,购买奢侈品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无褒贬之分。而不同市场有各自不同的奢侈区间,譬如豪车、葡萄酒,甚至巧克力。

(2)特点

奢侈品定义虽然多样化,但大部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历史沉淀性。

要培育出一个奢侈品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纵观国际上各大奢侈品厂商,都经历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例如:现在路易威登集团的市值是1300亿美元,即使我现在给你同样金额的现金,你也难以复制它旗下LV等众多奢侈品牌出来。

因为每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刻有不同生活习惯、文化内涵等方面多年累积下来的属性,并不是一面世就可以形成的。

当然,凡事有例外,特别是在如今科技爆炸发展的时代。一旦有全新行业的诞生,首个吃螃蟹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若能脱颖而出,往往也能称得上奢侈品。

比如,最近极为火热的特斯拉(TSLA.US)或来自中国的大疆创新,它们都一跃成为了电动汽车和无人机中奢侈品的代名词。

二、奢侈品稳定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奢侈品的相关指数去观察此行业的兴衰。

(1)企业护城河

美国《福布斯》创立的奢侈生活价格指数(CLEWI)是用来反映奢侈品价格变化的数据。截止2011年9月,该指数从创立时的100点涨至超过900点,涨了8倍,而同时期美国CPI才涨3倍。

说明1976年-2011年35年的奢侈品行业价格增长是远超整体物价水平并持续向上的。

奢侈品品牌的历史沉淀性,再加上往越高价越有身份象征性的特质决定了,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奢侈品企业有能力把产品价格调得更高;物价水平下降时,产品则只略微降价。

长期以来“大涨小回”的独特竞争优势,导致奢侈品公司可以取得超过同行(指非奢侈品的)的超额利润,这就是奢侈品品牌拥有的企业护城河。

(2)奢侈品与股指的关联度

萨维尼奢侈品指数(SLI,以下简称:奢侈品指数)是由萨维尼合伙公司创立,用来反应奢侈品行业的景气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数在每年年初基数都会被调回100点。

投资者通常会把它和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数(MSCI,以下简称:全球指数)放一起进行比较,能更合理反应奢侈品行业的景气程度。

比如SLI指数增速超过MSCI指数,说明奢侈品行业发展是比全球经济发展更快的;反之亦然。

2012年,奢侈品行业呈现大热上升趋势,奢侈品指数上涨24%,超过全球指数12个百分点。

2013年,奢侈品指数增长减缓,仅上涨13%,落后全球指数3个百分点。

5月下旬两个指数双双跳水,因为美联储退出QE的猜测导致全球股市一路下跌,其中以日经指数的暴跌为开始标志。

2014年,全球指数暴涨16个百分点,令人奇怪的是,奢侈品指数整体只有波幅,但没有升幅,甚至年中一度下跌十多个百分点。

这是由于2014年中国政府加大反腐力度,挤走了奢侈品的“非正常购买”泡沫,再加上9月份香港占中抗议活动,使得中国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全球奢侈品销售也因此大幅放缓。

2015年,奢侈品指数高开低走,最终出现罕见的负2%的增长。

这是因为年初中国股市疯涨,全球股市一片向好。到了年中,由于中国政府决心“去杠杆”致使股市出现股灾、以及油价创六年新低等一系列事件,导致金融危机疑似加速来临,全球股市集体下跌,奢侈品指数也九月份遭遇断崖式下跌。

2016年,奢侈品指数先跌后涨,最终上涨7.8%,但涨幅仍略低于全球指数。

年中的急跌(上图红框部分)是因为“黑天鹅”现象频发:英国脱欧使得汇率暴跌、美国总统换届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到了下半年,中国政府刺激消费热点,国内奢侈品行业结束连续三年下降,由此带动全球奢侈品行业上涨。

从2012至2016年的奢侈品指数和全球指数对比图中可以得出,二者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的结论,虽然涨跌幅不尽相同,但时间上来看几乎是同涨同跌。

三、2017年奢侈品发展如何?

(1)数据表明全球奢侈品回暖

2017上半年,奢侈品指数高涨20%以上,短短半年超过了2013-2016年四年的整体涨幅。除了是全球股市稳定向上之外,中国政府推行刺激消费政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所谓见微知著,从各大国际品牌的业绩也能看出全球奢侈品行业在快速回暖。

2017年5月,著名会计事务所德勤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奢侈品公司100强榜单,下图是排行前十的企业:

他们的销售总额为1020亿美元,占100强大公司的48.1%。因此,每年奢侈品行业的兴衰,都可以通过这个排名中的企业得到很多信息。

周大福:

我们先来看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家进入排行前十的周大福(排行第九)(1929.HK)。根据2017年报,周大福营业额同比下降9.4%至512.4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年销售表现录得负增长,但经营业务于2017财政年度下半年(2016.10-2017.3)开始回升,营业额增长4.4%,较上半年度下降23.5%有明显改善。

也就是说2016年10月开始周大福的销量开始好转。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讲下耳熟能详的三大国际奢侈品牌的业绩:

路易威登(LVMH):

据路易威登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内,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14.6%至197.14亿欧元,净利润则大涨24%至36.4亿欧元。

古驰(GUCCI):

2017年4月25日,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受Gucci的业绩强劲推动,集团总收入大涨31.2%至35.735亿欧元,旗下奢侈品部门收入同比增长31.6%至24.17亿欧元。

财报显示,Gucci的销售额为13.54亿欧元,同比增长51.4%,增速好于分析师预计的21.4%。

这也是Gucci过去2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个季度。

爱马仕(Hermes):

2017年第1季度,爱马仕集团的销售总额达到13.52亿欧元,增幅为13.5%。

1.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大幅增长(+16%),中国大陆的销售呈现积极趋势。

2.尽管美国经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美国仍取得了可喜的销售增长(+14%)。

3.除法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地区的销售继续取得显着增长(+9%)。

因此,通过今年奢侈品指数出现从2012年后增幅最高的上涨,以及知名国际奢侈品牌业绩的大幅增长,可以明确地说,奢侈品行业彻底度过了寒冬,步入初春回暖期。

(2)重要的一员中国市场也不差

奢侈品行业彻底度过寒冬跟中国奢侈品市场反弹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来看下面一组数据,中国人已连续两年买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并且这趋势还在持续增加。

这说明了中国在全球奢侈品行业的重要地位。2014年奢侈品行业陷入寒冬很大一部分源于中国反腐政策。如今政治环境相对轻松,中国富豪再次兴起了奢侈品消费潮,而之前“压制”的奢侈品消费也将迎来报复性反弹。

而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拥有多个奢侈高端商场的恒隆地产(101.HK)亦能引证这一点,公司旗下拥有的上海恒隆广场购物商场被称为“内地奢侈品零售风向标”。

根据其2017年上半年报,上海恒隆广场购物商场上半年收入由跌转升同比大涨23%,零售销售则同比大涨29%。董事长也公开表示:中国内地零售市场的寒冬已经过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今年全球股市稳定上扬,配合中国奢侈品行业反弹,全球奢侈品行业在经历自2012年以来的好景气。

于美国上市的法拉利刚刚就公布了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36亿欧元,比预期中要好。

8月3日(明天)于港股开市时间,在德国上市的宝马集团将公布2017上半年的财务报表,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区奢侈品的代表华晨宝马(1114.HK)的业绩。

我认为,它销量和盈利增长超预期将是大概率事件,拭目以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