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7-31 16:00
1988年,林奇看到福特汽车1987年的年报。林奇注意到福特流动资产中包括56.72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还有44.24亿美元的有价证券。两项加起来,公司目前全部现金资产达到约101亿美元。同期公司长期负债17.5亿美元,从101亿美元的现金头寸中减去17.5亿美元的长期债务,等于83.5亿美元,这就是林奇算出来的福特公司的净现金头寸(同时福特的短期债务为18亿美元,之所以将其忽略,是因为林奇假定公司的其他资产,如存货等,足以抵消短期债务。)
福特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竟然高出债务总额有53.5亿美元之多,意味着不论发生什么情况,福特都不会破产。而且83.5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资产除以福特5.11亿股的流通股,得出的结果是当时福特公司每股净现金价值为16.3美元。
林奇认为这是一个现金红包,意味着此时买入福特股票,股价并不是当前的市价每股38美元,而是每股21.7美元(38美元减去16.3美元等于21.7美元)。许多分析师预测福特公司的汽车业务可以获得每股约7美元的收益,这样用扣除小红包之后的股价计算出来的市盈率是3.1倍。这是非常诱人的数据。而且从报表上林奇发现公司正在不断回购自己的股票。
在随后的日子里,林奇大胆买入福特公司股票,不断加仓,直到其成为重仓股。
现金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看到大量现金资产,是一件让人挺纠结的事情。让人欣慰的是,公司现金流充沛,不用担心有破产的危机;但让人心里觉得沉重的是,这些积累起来的巨额现金,不能给股东带来收益,而是躺在银行账户里睡大觉。
上市公司保有一定的现金肯定是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关系公司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但关键是货币资金保有量多少才算合适,却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
过低的的货币资金保有量会绷紧投资人的风险神经,严重可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过高的货币资金保有量则降低了资金收益率。由此深入的另一个问题是——应该如何运用货币资金?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衡量价值创造时一个错误的观点是只关注收入,因为产生长期现金流的能力才是收入的真正动力。在巴菲特的投资里,有很多公司每年都产生大量现金流,如喜讨糖果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主要是保险公司的浮存金)等。对这些资金,巴菲特来者不拒,不断地将其用于再投资事业上。
因此,对保有大量现金的事情,最好能够辩证地看待。如果管理层能力确实卓越越,就没必要保有超额现金;如果管理层能力平庸,保有大量现金恐怕也是一件好事。
而林奇在1988年发现福特保有大量现金时,尽管公司多余的现金仍然不断积累增加,福特公司也一直在提高股息,并且积极地回购股票。但是,福特在经营、收购方面表现得十分谨慎,其所收购的公司基本都能与汽车主业相配套,创造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有所选择的收购行业使得福特公司避免了因多元化发展而导致经营恶化的局面。
恐怕这才是林奇投资福特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