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7-13 15:00
外国也剁手
Prime Day是亚马逊举办的促销日,和国内的双十一一样,如今已成为了盛大的夏季购物节,国外朋友在这一天也纷纷剁手,而且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传统购物季,如“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本周在Prime Day刚刚发酵,美股传统零售股就开始暴跌,梅西百货、GAP纷纷躺枪。而与之相反,亚马逊则是在宣布了今年的购物狂欢节延迟到30小时候,股价开始一路反弹。
情况或许没那么好
不可否认,Prime Day是能够大量提高公司的订单量和销售数据,数据显示购物节销售额提高60%,而且促进公司会员数量的增长。此外,公司极力推动了智能语音音响Alexa的销售。
但是,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也是有成本的。据报道,在Prime Day商品的标价本身已经很低,由于公司的让利,会员们更是享受了数百万的折扣。
回顾去年第三季度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出,公司没有达到预期,而且距离预测的EPS具有很大幅度的差距。公司去年客户订单量同样增长了60%,但是销售额仅仅增长了29%,比去年上一季度31%的增速有所下降。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利润率明显下降,巨大的折扣让利,对于公司的利润没有好处。去年公司第三季度净收入仅为2.52亿美元,相比于此前的预估,每股少了0.26美元,说明分析师和投资者都没有正确搞清Prime Day的折扣成本。
今年,分析师预测公司下一季度EPS为1.14美元,鉴于去年第三季度营业利率仅为2%,公司没有太大的余地去给消费者让利,也没有大幅提高利润的能力。事实上,分析师已经在公司7月份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就已经下调了公司下一季度和全年的预期,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公司第三季度可能会和现在Prime Day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有所差异。
有投资者说去年第三财季的未能达到预期,没有影响公司股价的持续上升,但那是站在长线的角度,通过下面的K线,可以明显地看出,公司去年在十月份财报未能达到预期之后,股价出现回调。因此,对于今年Prime Day诸多火爆的数据,投资者需要认清楚这些数字是否真的对接下来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