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7-12 14:31
致命投资信念一: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
现实:在对市场的预测上,成功的投资者并不比你我强。
这可不是信口雌黄。
在1987年10月股市崩溃前一个月,乔治索罗斯出现在《财富》(Fortuhe)杂志的封面上。杂志刊登了他的这样一段话:
美国股票飙升到了远超过基本价值的程度,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暴跌。不能仅仅因为市场被高估就断定它不可维持。如果你想知道美国股票会被高估到什么程度,看看日本就行了。
尽管他对美国股市持乐观态度,但他也感觉到了股崩的逼近……日本的股崩,在1987年10月14日《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上的一篇文章中,他重申了这一看法。
一星期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随着美国股市(不是日本股市)的崩盘而剧损3.5亿多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几天内被席卷一空。
索罗斯承认:“我在金融上的成功与我预测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巴菲特呢?他对市场下一步将如何变化根本不关心,对任何类型的预测也毫无兴趣。对他来说,“预测或许能让你熟悉预测者,但丝毫不能告诉你未来会怎样”。
成功的投资者并不依赖对市场走势的预测。事实上,巴菲特和索罗斯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如果他们依靠的是市场预测,他们一定会破产。
致命投资信念二:“权威”信念——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么一个人。
如果一个人确实能永远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他(她)就会避开世界媒体对这类人物的无休止搜寻。那位叫“无名氏”的圣人说得再正确不过了:“预测是很难的,尤其是对未来变化的预测。”
媒体“权威”是靠谈论投资、出售建议或收取资金管理费来赚钱的。但正如约翰特雷恩在《点石成金》中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美元的报酬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更别说在CNBC上免费告诉你了。
这就是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靠实际投资赚钱的投资大师很少谈论他们的行动,也很少预测市场的原因。通常来讲,就连他们的基金股东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被投到了什么地方!
致命投资信念三:“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
现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者之一。他最喜欢的投资“消息”来源通常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公司年报。当乔治索罗斯于1992年用100亿美元的巨额空头冲击英镑时,他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称号。
他并不孤单。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英镑濒临崩溃的迹象。就算没有数千,也有数百其他交易者随着英镑的急剧贬值发了财。
但全力投入的只有索罗斯,也只有他将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带回了家。
现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已名扬天下,已经有高高在上的资格了。但当他们开始投资时,他们什么也不是,也别指望受到特别欢迎。而且,巴菲特和索罗斯在出名之前的投资回报都比现在要高。可见,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现在以任何方式利用内部消息显然不会有太多好处。
就像巴菲特所说:“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致命投资信念四:分散化。
现实:沃伦巴菲特的惊人成就是靠集中投资创造的。他只会重点购买他选定的六家大企业的股票。
根据乔治索罗斯所说,重要的不是你对市场的判断是否正确,而是你在判断正确的时候赚了多少钱,在判断错误的时候又赔了多少钱。索罗斯的成功要诀与巴菲特的完全一样:用大投资创造远高于其他投资潜在损失的巨额利润。
分散化策略的效果则恰恰相反:你持有许多公司的少量股票,就算其中的一只股票疯涨,你的总资产可能也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