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巴菲特:买入苹果的理由

2017-06-14 16:00

过去四个财年内,苹果公司(NASDAQ:AAPL)的累积净利润达1756亿美元,年均净利润达到439亿美元。期间,苹果拿出其中的1330亿美元(约占净利润的75.7%)用于回购股票。充裕的自由现金流加上低市盈率,使苹果可以持续通过股份回购为股东带来收益。此外,自由现金流也保障了稳定且逐渐增加的股息派发。另外,苹果这一国际名牌也持续为公司带来收益。综上所述,巴菲特看中苹果并不令人意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NYSE:BRK.A)(NYSE:BRK.B)买入苹果可因此获得一定收益。

相比回购股份,巴菲特决定买入苹果

巴菲特并不会闲置伯克希尔的现金,如果价位合适,他会考虑回购公司的股份。2017年1月,苹果的平均收盘价为119.57美元,市盈率为13.97,而伯克希尔的平均收盘价为162.27美元,市盈率为16.63。对比之下,很容易理解为何巴特菲优先考虑买入7200万股苹果股票而不是回购公司股份。

收益计算

下表预估截至目前巴菲特买入苹果股份的收益(资本增值加股息)。

表1

s1

期间两次派息的合计8600万美元将计入伯克希尔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资产增值但未变现的收益21亿美元则将计入全面净收益并加入股东基金。如果未来股价有所调整,对未变现的损失也会做同样的处理。

若未来四年苹果利润持平,那伯克希尔也可能获得最低10%的收益

回望过去

表2给出了苹果过去四年的各项财报表现。

表2

s2

2013年至2016年的四个财年内,股价上涨带来的年均收益率达13.46%,算上股息则收益率会更高。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部分是来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市盈率由11.58升至13.18。期间每股收益由5.88美元增至8.56美元,原因在于进行了股票回购。更进一步,相比不进行股票回购,截至2016年,逐步回购股份使每股收益大增了30.6%。

收益展望

表3列出了Zacks Research分析师对苹果未来利润增长的预期,数据载于纳斯达克官网。下面将使用一致期望增速、高增速及低增速来评估伯克希尔1月买入7200万股苹果股票在未来2017年至2020年将产生的潜在收益。之后,还会对利润持平的情况进行对应分析。

表3

s3

股息

表4是对未来4年苹果派发股息的预期,其中假设苹果会在每年第三季度将季度股息上调10%。

表4

s4

股票回购

从表1可知,过去四年间股票回购平均占净利润的74%,其中2013年比例最低为62%。以下股票回购与净利润的比例将确保下文情景1中的年均收益率达到10%。在其他的情景中,比例会稍有变化来说明苹果通过回购股份对每股收益的提升作用。

市盈率

下面进行的分析将假设市盈率分别为2013年至2017年四年间的平均市盈率12.84(如表1)和15,比苹果当前的市盈率17.01分别低25%和12%。

除非另有说明,下文各项模型的假设条件在各情景中保持不变。表2和表4所列的预计利润增速及股息水平在各情景也维持不变。所有情景中市盈率先使用表1的13.97。

情景1

如表5.1所示,2017年至2020年的四年期间,假设市盈率与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的市盈率相同,为12.84,按此市盈率计算相当于苹果当前股价下跌24.5%。所有情况下,股票回购与净利润的比例设定为满足年均收益率达到10%。

表5.1

s5

从表5.1的数据来看,为使4年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0%,苹果回购股票与净利润的比例将介乎11.8%(当利润增速高)至49%(当利润增速低),而利润持平时,这一比例增至125.9%。一致期望增速下,这一比例为30.2%,是过去四年苹果回购股票平均水平的40%。

利润持平的情况下,苹果需动用现有现金储备940亿美元。如果特朗普的税改政策得到实施,那么苹果可以从海外遣返大笔现金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股票回购。

情景2

如表5.2,假设四年间市盈率为平均市盈率15。利润持平及其他情况下,股票回购与净利润的比例分别设为70%和60%。

表5.2

s6

从表5.2的数据来看,除了当利润持平时年均收益率为8.86%,其他所有情况下年均收益率都远高于10%。如果提高股票回购水平来达到10%的收益率,那么除了净利润以外苹果还需要动用额外的273亿美元现金来进行股票回购。

小结

巴菲特今年1月份对苹果的投资很可能在未来四年内的年均收益率最低为10%。如果苹果净利润停止增长,这也不会阻碍公司通过回购股票来达到超过10%的年收益率。大幅度的回购股份会减少总计需要支付的股息,同时每股对应的股息还会每年增长1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1月买入苹果股票时公司的市盈率远低于当前水平。按当前的水平来算收益水平会如何,投资者可自行进行进一步分析。

文章来源:seeking alpha

免责声明:华盛独家资讯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华盛通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证券价格有时会大幅波动,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华盛通,华盛通所属深圳市时代华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