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6-01 13:30
基本数据
微信于2011年推出,主要是移动端;微博于2010年推出,活跃度最开始在PC端。
微信月活9.38亿人次,广告加载量1%;微博月活3.4亿人次,日活1.54亿,广告加载量4.1%。
产品形态
微信是一个基于熟人圈子的封闭社交平台,传承的是腾讯“交流”的基因,就像离不开手机设备一样,强关系之间的交流是强需求,对话也是双向的。与之相对,微博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平台,具有很强的媒体消费属性。微博用户之间属于社交弱关系,没有强烈的交流需求,更多的是一对多的传播形式,信息传播极快且广。微信信息传播相对更慢但是传播更为有效。
用户画像
微信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更高,用户有相对稳定广泛的交际关系。微博用户多在三四线城市,用户人际关系网简单,对自身圈子外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很多想要表达自己,热衷于热点话题的年轻一代更喜欢微博,此外,微博有大量明星,大V入驻。
内容形式
微信主要的内容形式是文字和突破,也支持视频,但是视频大小和长度的限制对用户使用不是那么友好。微博的形式更加丰富,除了基本的文字图片,还包括长文本,视频多媒体。丰富的产品形式和相关工具支持使得微博成了原创内容最佳平台,微博有34万V用户,和1.5万头部用户(每个月阅读量超过10万的作者),平台将近80%的社交关系都集中到了头部用户身上。而超级头部用户(月阅读量大于1000万的用户)为1.5万。
变现
微信的变现方式相对比较温和,注重用户体验,而微博的变现则更加现实,去年广告营收达到5.7亿美元,微博的变现除了广告,也包括了付费问答等多种方式。
总体而言,微信和微博都是优秀的社交媒体,有各自不同的产品特点和用户群体,优势互补,相信未来还会有各自的惊喜。
免责声明:华盛独家资讯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华盛通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证券价格有时会大幅波动,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华盛通,华盛通所属深圳市时代华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