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3-30 16:00
理论基础
选择发股还是发债要看公司的资本结构如何,怎样能使公司的资本成本降到最低。下面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E是公司权益资本的市值,D是债务的市值,re是权益成本,rd是负债成本,t是公司税率:
WACC代表公司整体资金成本,公司最优的资本结构是使WACC最小化的股债比例。上述公式中,负债成本基本等于公司债的利息水平,有效负债成本不仅要考虑利息,还要考虑负债对税收的影响。
相比债务成本,权益成本相对而言更加复杂(也更有趣),有多种方法衡量权益成本,学术上用的最多的是资产定价模型。权益成本理论上等于公司付给股东的投资回报。一般而言,如果税后债务成本不超过权益成本,发债都是公司融资的优先选项,换句话说,原则很简单:哪一个成本低就选择哪一种方式。
美光案例
我们来看看美光的例子:
美光在Mark Durcan时代做了好几桩财务决策。
1)2013年收购尔必达
美光25亿美元收购尔必达,其中现金7.5亿美元,负债17.5亿美元。这桩收购提高了美光的晶圆能力约45%,美光目前市值340亿美元左右,很难说收购尔必达对公司来说是捡了便宜。
宣布该收购的时候,也就是2012年7月,当时美光的股价还在个位数。所以说公司选择负债而不是增发可以算是很明智。
2)2014年10月美光宣布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
美光2014年10月宣布回购,宣布当天的股价为32.3美元,距离后期附件高点36.02美元大约有5周时间左右。选择回购的这个时机真是有点差啊,这一轮,差评。
3)在2016年上半年公司没有再发起回购
公司股价在去年上半年表现并不好,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美光的股价确实低估了,后来从2016年的低点,股价涨了三倍。美光的CFO在距离低点不远处还加仓了不少,但是公司却没能意识到要再次回购,再次差评。
4)2016年12月收购华亚科技Inotera
收购华亚的交易到2016年底才完成,但是宣布是在2015年。公司如果用负债的方式(利息大约3%)是最划算的,但是当时CFO却说用10美元的公司股票补充收购资金。。。公司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是不是该反思了。
5)2017年3月赎回债券
随着10亿美元的债券赎回计划,公司负债下降。对目前的债券市场,笔者相信联邦利率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说债券价格会下降。虽然利率只是债券定价的其中一个因素,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光选择在利率几乎肯定上升的大环境里赎回公司债券简直是糟糕。
公司CFO不止一次提过要降低公司杠杆,嗯,没有哪一个新任CFO不想要低D/E的公司,因为以后的灵活度会很高,不过笔者还是不赞同现在这个时机降杠杆。美光可以把股票拿来回购嘛,或者积累资金用作未来的资本开支。
小结
美光几次大的收购时机都很不错,但是财务方案做的就不是那么好了,笔者认为目前美光低估,赎回债券不是一个好决定,从杜邦公司的分解看,应该提高杠杆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而不是降低。注:笔者持有美光,不免屁股决定脑袋。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我们将竭力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盛证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