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3-17 16:00
美股市场目前一片大好,而且伴随美国经济的复苏,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一直在下降。但是一个根本的现实仍然存在,那就是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盈利。
1987年10月的崩盘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股价在1985-1987年几乎翻了一倍,但是在此期间,公司的GAAP收益累计下降了15%,股价和盈利产生了背离,因此,才会出现1987年预期幻灭的大跌。当然,随着1987年底,企业利润的回升,股市才又恢复信心。但是,类似的是,当时美国企业盈利恢复采取的是和现在一样的手法,因为美联储有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投放市场的真金白银大大帮助了1987年的那些企业。
可以说,当股价和企业盈利发生偏差时,只能是企业盈利必须加速赶上股价的上涨,就像80年代后期发生的情况;或者只能股价下跌。
科技泡沫
回顾20世纪90年代末,股票估值更是水份极大。通过下图可以看出,90年代初期,股价和企业盈利保持一致的速率增长,但是随着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濒临破产,企业利润迅速恶化,标普500进行调整,随后像80年代那样,企业盈利恢复,重新和股价一起回升。但是盈利的重要因素还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被迫拯救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造成的道德风险。
最终,美联储在1999年6月开始,截止2000年5月,上调利率1.75BP;至此,进入紧缩周期后,公司盈利水份挤破,一路下挫,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熟知的“科技危机”,直到03-07年后,公司和股价才最终回归,盈利恢复,股价上升。
离得最近的一次
08年金融危机,在经历了长期的紧缩周期后,公司盈利开始下跌,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大幅跳水,而当时美联储则采用了最为特别的QE政策,最终才使得公司和股价找到了立足点。
如今怎样
如今,市场一片大好,完全一片牛市行情,投资者是否已经淡化风险管理,是否想要一只握住股票,让利润奔跑?
然而,在2013年美联储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为积极的Q3刺激计划后,企业盈利的脚步才能和股价保持同步,但从15年下半年之后,二者出现再次背离,而且此次相差极大,比之前90年代末那次更大。
如果弥补这样的缺口,那么就需要公司的盈利达到每股105美元,但是在短短两个季度内是不可能的,即使公司盈利截止到2017年年初有明显回暖,但是据统计在过去一个月内再次出现放缓趋势。而且,美联储已经宣布加息,市场失去了宽松的货币环境,因此,要么是在未来企业盈利上去,要么就是股价进行调整。在此,投资者需要加强风险管控,不要放松警惕。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我们将竭力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盛证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