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以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为例:特朗普执政利好银行业

2017-02-08 13:00

本文来源seeking alpha,由华盛学院小詹编译,主要以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为代表,为您介绍了银行股的当前估值,并对其未来股价作出预测。

特朗普执政让投资者一改之前对银行股的态度。特朗普承诺公司减税以及放松金融管制。过去投资者都不愿买入银行股,理由是银行股难以获得回报或利率上涨可能性低,但这些顾虑现在不复存在了。笔者认为,除贴现盈利分析本身低估了银行股价外,加息、放松金融管制以及流回股东的资本增多会利好银行股。在此环境下,投资者买入银行股就能以最小风险获得回报。

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时,摩根大通(JPM)和美国银行(BAC)等大银行股价飙升,特朗普当选后的前四天两家银行分别上涨15%和17%。由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体量巨大,因此15%和17%的涨幅相当可观,很明显,这显示出投资者的态度出现了转变。过去几年中,这类银行的估值经常低于账面价值,有时甚至低于有形账面价值,因此投资者似乎没有买入理由。

笔者时常会想,银行是否会一蹶不振,成为表现最差的公司。事后看来,银行股价达到了先前的估算价格,这似乎十分怪异。但多年来,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股价一直低于其清算价值,即使公司获得巨大利润,大量回购股票并不断上调股息,股价仍然走低。

投资者目前似乎意识到应调整对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估值,让我们来看看以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为标准,这些银行应有的估值是多少。

摩根大通上月公布的2016全年营收为24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公布财务快报和电话会议上,CEO Jamie Dimon对未来经济增长十分乐观。定期关注Jamie Dimon致股东的年度公开信的人都知道,在过去5年间,他一直都很乐观,因此他对于美国经济的乐观言论参考意义不大。

摩根大通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对2017年经济的预期。该行预计全球名义GDP增长率为5.4%,美联储会在2017年进行两次加息。Jamie Dimon认为该预期基于住房信息、零售额、汽车销售额、消费者信心、商业支出以及薪酬收入的数据得出。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导致银行业营收下降的首要因素是恶劣的经济条件,而摩根大通对未来经济的乐观估计使投资者看涨其未来营收。

总之,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季报中称,利率每上涨1%,银行净收入会上涨28亿美元。考虑到加息及整体经济增长会带动银行增加营收,摩根大通预期2017年每股收益为6.55美元,201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每股收益增至7.38美元。从动态每股盈余来看,摩根大通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1.7倍。由于分析师预期明年和之后几年每股盈余增长分别为12%和6%,那么按照贴现未来收益计算,摩根大通股价应处于每股95至100美元区间。这丝毫不足为奇,因为按照明年预期每股收益7.38美元计算,市盈率将仅为13。

由于摩根大通股息率为2.2%,如果今年它的股价确实达到笔者预期的95至100美元之间,投资者将会获得约15%的总回报。考虑到摩根大通风险极低、曾被认为是过度资本化,而且银行当前由最出色的CEO掌舵,加上15%的回报,这可谓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以同样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美国银行更是被严重低估的结论。尽管去年末股价大涨,但美国银行24.04美元的股价仍然低于账面价值。2016年美国银行营收为179亿美元,每股盈余为1.5美元。从分析师预期看来,预计美国银行2017和2018年每股盈余涨幅分别为15%和17%。按照2017和2018年营收分别上涨15%和17%,2018年以后涨幅为8%进行贴现计算,美国银行股价应为29美元左右。正如摩根大通,29美元的价格也不足为奇,因为在此价格下,市盈率仅为14,这在目前市场上看来,完全没有被高估。

由于进行了大量股票回购,加息也使得杠杆作用显著加强,因此美国银行股价在接下来几年中应该不难实现上涨。美国银行的最新季报显示,利率每上涨1%将使美国银行净利润上涨52亿美元。由于预计2017年美联储还会进行两次加息,而且美国银行将进行大量股票回购,在接下来几年中实现15%至17%的增长对美国银行来说绝非难事。美国银行的股息率为1.3%,如果该银行股价今年就能涨至笔者预期水平,那么投资者将共获得约25%的回报率。

​​​​​​​

特朗普颁布政策和放松金融管制的决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无法知道具体会产生什么影响,但特朗普是一位利好银行和商业的总统,这种说法是比较稳妥的。在现有规则上发生任何改变都会利好整个银行业。由于美联储将会加息,银行会更愿意借款,这会刺激目前表现不错的经济实现进一步增长。简言之,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有许多利好银行业的因素,银行股上涨阻力最小。

总之,笔者预期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股价将继续上涨。尽管近日股价有所上涨,但这两家银行仍然是被低估的。资本回报增加、金融管制放松以及加息将在2017至2018年继续利好银行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我们将竭力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