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02-06 11:00
其实这个标题我也可以改成淘宝和中国零售业的对决;主旨都一样就是讨论传统零售行业面临的网上购物的挑战。关注美国零售行业的都知道过去一年美国的零售业不好过,从梅西百货的股价腰斩,到金佰利的债券违约,再到limitedbrand的申请破产;这一切都在显示着传统零售的日子不好过。 我曾经跟踪零售公司有过比较惨痛的经历。
在中国由于淘宝的存在,多少低端的零售品牌深陷泥潭,没有活路;曾经的达芙妮、美特斯邦威风光无限,现在却巨亏,不管怎样转型或者营销都无法拯救过弃的商业模式。
美国的互联网来的没有中国智能手机来的迅猛,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各种生产商淘宝给了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实体店也没有退货服务,运输费用又便宜,经常江浙沪包邮。所以现在美国的零售商感受到的痛苦感觉也没有中国那么激烈,但是网购确实是在不断的扩大。大家来看下图,到2015年底,基本上网购占到14.6%。
在所有网购当中,亚马逊占到了前500家企业的32%市占率。
在所有的网购当中,电子产品和衣服占比最大
而从年增长速度来看,也是服饰类的增长最快最稳定
那么未来零售业会是什么样的格局呢?会不会和书店和blockbuster一样成为昨日黄花呢?又有什么出路呢?我来猜想一下:
首先,从网购的决定因素来看,物价是第一位,其次是运输费用。所以由于网购的透明性,为了和网购竞争零售行业的毛利率会降低,除非是一些有品牌区分附加的产品。从而促使零售商们不断关闭和合并门店,门店的部分功能变成网购的服务中介,Omnichannel增强用户体验。
其次,运输费用来说;因为网购的增加,运输的需求增加;所以物流随着网购而成长;而仓储型地产也相应有了需求。
再次,零售商会区别其商品类别,或者以折扣店的形式出现。我们知道在零售领域,过去几年变现最好的是Ross和TJMaxx,同样是以衣服为主的杂货店,他们可以将treasuryHunting淘宝体验呈现。总的来说,就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又要质量好(款式新)又要价格便宜;所以Ross和TJMaxx迎合了这个;而Zara,Uniqlo也符合这样的要求;被淘汰的就是没有太大差别又不便宜的公司。百货店当中,最先采用折扣店形式的Nordstrom就比Macys的表现要好;总的来说,中档的日子最难过。再深一步去想,这样的趋势实际影响到的是商业地产,因为大量没有太多区别的零售商因为网购和削减成本而不得不关闭门店。
关于零售股,我倒觉得不必担心所有的都死无葬身之处。一些售卖新鲜品的或者运输麻烦的还是很有市场,另外由于开辟了网上购物,在揽客源方面有优势,再直接配送到实体店自取。既增加了销售也没有影响成本,而且实体店自取说不准还能带来额外的销售。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包括Costco和HomeDepot,卖大件的或者日常鸡蛋牛奶什么的。当然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考验,还是要结合他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特征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雪球)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我们将竭力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