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定价176港元,阿里巴巴首日盈利空间还有多大?

2019-11-20 18:29

作者:Cynthia

阿里回港上市的发行价终于敲定了。

参考周二美股收盘价185.25美元,最终确定港股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76港元,算下来,港股阿里对应美股折价约3%。

好了,接下来该面对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了:即将于11月26日正式挂牌港交所的阿里巴巴,到底会以什么面目亮相?是闪亮登场大幅上涨,还是波澜不惊横盘整理,甚至爆冷来个破发收场?

虽然预测短线股价意义不大,但是猜想的过程,却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二次上市股的投资逻辑,并对打新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一定心理准备。这里我们先将阿里的长线投资价值按下不表,针对打新的短线赚钱机会做一番概率推演,仅供讨论,欢迎打脸。

一:最大概率:小幅上涨

猜想阿里港股首日表现,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事实是:阿里这次上市,跟前2次并不一样。

2007年阿里港股上市,首日收涨192%, 2014年美股上市,首日最高涨46.6%,两个数字都很振奋人心。但这次上市,出现了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稀缺性下降了。前两次上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渠道可以投资阿里。但这次,阿里已经在美股上市5年,而港股和美股又可以互换,因此美股的走势将具有锚定效应,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阿里巴巴美股走势

原理很简单,既然港美股可以互换,那么可能存在的套利动作自然会收窄两地价差。阿里港股发行价参考的是19日自身美股收盘价,在此基础上折让3%,而正式港股上市在26日。

假定在20日至26日之间,阿里美股是上涨的,那参与港股打新的投资者,理论上大约可以赚到3%加期间美股的涨幅(扣除费用前)。

如果不幸,这期间阿里美股下跌,盈利空间就要大打折扣,但是只要累计下跌不超过3%,还是大概率赚钱。考虑到阿里庞大的市值,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打新阿里,加个鸡腿的概率还是最大的。

那么为什么很难出现暴涨?还是因为美股的锚定效应。如果阿里在港股出现异常升幅,港美股投资者完全可以从中套利,卖出港股阿里,再从美股买入,从而缩小两边的价差。有人可能会说,要是港股上市当天,美股也大涨呢,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是阿里盘子巨大,没有特别的突发利好,想要大幅拉升股价并非易事。

我们也可以回溯一下近两年发行市值大于等于1000亿的几只新股首日表现。把发行市值接近千亿,现在涨到1870亿港元的海底捞也算上,可以看到,首日涨幅最高的是美团,收涨5.29%。

数据来源:自媒体统计

如果不看市值,只看募资规模,阿里的940亿,也远大于中国铁塔的500多亿、小米、美团的300多亿。所以基本上,在大盘股单日波动都比较小的规律下,期望阿里重现前2次上市的剧烈涨幅,不是很现实。

二:较小概率:横盘或微升

如果阿里美股在26日前持续微跌,甚至累计下跌差不多3%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可能要心头一紧了。

但好在阿里估值还是较为合理,大部分投行对它的后期展望也很正面,加上阿里主要业务聚焦在中国内地,回港上市有 “本土”优势,无论是地域,还是时区,都比美股便利。因此,这次回归港股,相信能够吸引大量机构资金入市。国泰君安就认为,阿里回归港股之初,相较于美股很可能有一定幅度的溢价。

已发生的折价,加上可能发生的溢价,让首日横盘成为仅次于上涨的一个可能结果。 

三、爆冷破发?可能性最低

说到爆冷破发,打新圈的老股民一定又会把保荐人中金拎出来焦虑一番。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金虽然是第一保荐人,但稳定价格的是瑞信。通过超额配售的部分,瑞信大概率还是能稳定住2.5%~10%的公开发售部分。因此在意这点的,其实可以稍微放宽心。

另一个可能导致阿里破发的因素,就是美股阿里在26日前的几个交易日,持续下跌,跌幅远超3%。

那么这种令人尴尬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由于阿里回港上市的传闻,大约是在二季度开始传出的,这里我们简单拉取近3个月阿里美股的单日涨跌幅来作为参考。

数据来源:wind,华盛证券

从数据可见,虽然单日涨跌超过1%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从平均水平来看,3个月日均涨跌大概是在0.11%,还算比较稳定。在没有重大利空刺激的前提下,深受机构偏爱的阿里巴巴,相信较难大幅下跌。

小结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一直是机构投资的心头好,无论是被动投资机构,还是主动投资机构,都对其极为重视。根据晨星最新数据,持仓阿里的3945只基金中,有1320只在最新一期进行了加仓。既然做了深入研究的机构,都在用真金白银投票,相信此次阿里港股上市,大概率还是不会让股民失望,但幻想通过首日实现暴富的投资者,或许要降低一些期望值。

对于阿里,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