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5年觀察1,200個千萬富翁!歸納11個窮人思維!你中了幾多個?

作者的头像

KH

2021-12-21 22:24发表了文章

西爾博德(Steve Siebold)是一位白手興家的富翁,他花了25年的時間觀察這1,200位千萬富翁,發現一個人的想法對其的財富多少是具有影響力。因此他把1,200位世界級富豪的共通點輯錄成書,名叫《富人如何思考》(How Rich People Think)作者。當中更歸納出窮人的11個思維想法,當中包括:


窮人思維11:不認為自己可成為富翁
一般人大多都認為自己不配坐擁巨大財富,更會自問自己憑甚麼成為富翁。可是,會成為富翁的人會問:

「為什麼不是我?」
「我跟別人一樣好,就是應該當有錢人」
「如果我能解決別人的問題,憑什麼我不該拿到一筆財富?」
Steve Siebold解釋,因着富翁有這種信念,驅使他們努力往夢想前進。


窮人思維10:想要穩定薪金
Steve Siebold指出,一般人只會選擇穩定的月薪及時薪,但是富豪會選擇取決於工作結果而定的回報,普遍為自僱人士。

他澄清,並不是世界上沒有富豪是靠時薪或月薪工作而致富。雖這個方法較安全,但致富方法算是較為緩慢,而大多富豪都知道自僱才是最快的致富方法。


窮人思維9:過分著眼慳錢
Steve Siebold指出,一般人過份專注在慳錢及節儉生活上,因而有機會令自己錯失良機。雖然富豪了解慳錢及節儉很重要,但他們亦知道要變得富有的關鍵在於收入。

有見及此,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賺取更多的錢以及投資比例上,餘下的錢就可以隨心所欲。

窮人思維8:享樂行先
Steve Siebold指出,一般人只會閱讀小說、八卦周刊及娛樂雜誌或享受娛樂樂。可是比起享樂,富豪花時間去學習。

因為他們知道學習,可讓他們進步。他解釋,當你踏入富豪的家中,你會發現他們有大量能夠令他們增長知識的藏書,並透過閱讀書籍令自己變得更成功。


窮人思維7:追求安逸
不少人都喜歡留在「舒適圈」,而富豪則喜歡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Steve Siebold指出,很多人首要目標是尋求生理、心理、情緒上的安穩。

但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知道要成為百萬富翁並不容易,追求安逸只會帶來壞結果。所以他們會不斷學習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保持心身安穩。

窮人思維6:認為有高學歷才能當有錢人
一般人都認為要當有錢人要先得到高學歷,不過真正的有錢人相信只要具備特定知識,就能夠做到。Steve Siebold表示,優秀的人尊重高學歷,但也知道有機會靠獲取、販售特定知識致富。

當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不過這並非變有錢的先決條件。解決問題、獲得報酬,重覆這個過程才可令人致富。


窮人思維5:只想賺夠退休金
一般人的主要目標就是65歲退休、有足夠的錢活到死掉。Steve Siebold點出,有錢人會把眼界放在如何用財富影響世界。

因此Steve Siebold建議不用害怕實現夢想,因為一般人其實都擁有足夠的條件,去賺到花不光的錢。

窮人思維4:認為必定要作出犧牲
Steve Siebold指出,一般人認為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與成功、賺大錢必定不能兩全。因此需要作出犧牲,但有錢人知道可以兩者兼顧。


窮人思維3:低期望值
一般人會為自己訂定一個較低的期望值,令自己永遠不會失望。不過,有錢人會把期望值定高,並不怕任何挑戰。將期望定得低一點這個做法無疑可以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但同時限制個人發展。

Steve Siebold表示,贏家不是等待事情發生,而是讓事情發生。一旦有錢人定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他們就會立即開始尋找解決方案。

窮人思維2:懷緬過去
Steve Siebold表示,一般人都喜歡懷緬過去,但是富豪則會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並抱住樂觀心態展望未來。

Steve Siebold指出,大多喜歡懷緬過去的人很少會變得富有,因為他們經常在不幸和沮喪中掙扎。但是有錢人會把自己的夢想、目標和想法投射到未知的未來。


窮人思維1:只與玩樂的人作伴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際關係的影響遠比你想像中大。Steve Siebold指出,事實上,你選擇與誰作伴或會影響你的淨資產。

他指出,成功人士普遍都認為思想是有傳導性的,接觸成功人士可以幫助你擴闊思維並增加收入。朋友之間會變得相似,同時亦解釋了為甚麼成功人士之間會互相吸引。

1.08万次浏览

全部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