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逻辑与调控的博弈

作者的头像

老Q顺水等鱼

2021-08-30 10:48发表了文章

开篇

周末看到一张朋友圈截图,图片内容是煞有其事地调侃美股市场没有技术含量,每天都是一个模式走到底,A股就不一样了,参与A股投资每天都在长知识,金融专业在A股市场都是妥妥的弟弟,理工科才是王者。

 

恰好就在本月初,某大型券商发表一篇雄文,题目大概是决战元素周期表。好家伙,这就是活生生地逼着文科生回炉重造,否则就踏不上致富的征途。我们也随大流地打开元素周期表一顿补习,结果发现这跟元素周期表也没有啥关系啊,其实就是一个逻辑:涨价!再无其他了。

  

涨价是不是好逻辑呢?绝对是最好的逻辑。从经济规律来看,经济活动本身是利益最大化的,在成本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能增长盈利的方式无非就是增量和涨价。参考经济学原理公式:销量*价格=利益最大化,从而计算销量、制定价格。

 

疫情突如其来,破坏人身健康、打乱社会秩序,打破了生产规律平衡。一旦生产领域供需关系失衡,涨价随之出现,企业在没有大规模成本支出的同时却价格暴涨,自然就盈利暴增。这条公式计算的结果简单易懂、深得人心,比起讲生态、模式、赋能、黑科技是不是更简单呢?归根结底还是供需失衡,上游企业迎来非经济周期内的价格上涨,狠赚一把。

 

纵观全球市场,为什么只有A股市场对涨价炒作这么敏感有效呢?这与市场参与者结构有关。我们曾经做过不同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盈利预测对应的估值体系的差异比较,很明显A股的机构参与者更看重未来2~3个季度的数据。机构都是明白人,清楚涨价逻辑的持续性不足,所以参与节奏肯定是短平快,动作要快、波幅要大、以交易博弈为主。

 

上游企业利润暴增,必然中游企业成本大涨,同时抑制了下游需求,如此暴涨势必引发宏观调整干预,这就形成了涨价逻辑和调控之间的博弈局势。今年以来被盯住的行业不少,铁矿石、铜、铝、芯片,还有最近的煤炭等等。调节措施从中间商的角度出发,希望减少囤积,但无法解决供需关系的本质问题。这样的调控平衡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毕竟疫情后都是特效环境。

 

抑制价格最好的方式肯定是加大供应,因此最近对煤炭的调控就是适度开放煤炭开采。煤炭价格上涨,对动力、发电等行业的影响会更广泛一些。适度开放煤炭开采,能够抑制煤炭价格,但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会不会也是利好呢?同时对于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是否也是一种利好呢?对环保企业会不会也有利好预期呢?这些都是政策的博弈,也是调控后的结果。没有办法线性地预测和判断,所以A股市场目前最好的策略还是博弈。


投资学有三角难平衡定律,高收益、高流通性和低风险,这三角很难平衡。调控的本质也是利益各方的平衡,但都只是小儿科罢了,美国目前玩的才是大场面:美元、美债、美股三角平衡术。

上图:美元指数(USDindex)
上图: $纳斯达克指数 IXIC$ 
上图: $10年美债主连 ZNMAIN$ 

周五,鲍威尔表示通胀是短期的,缩减QE规模并不意味着加息,随即美元下跌、美股新高、商品价格反弹、美债先跌后反弹。这手平衡术玩得就差个接盘侠了,不然这个套没法解。无论是阿富汗撤军的尴尬,还是周五病毒溯源报告的无奈,其实都是在为这个平衡套服务。

 

2008年中国成功解除了一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套,那么这次又将如何呢?明显中国轻易不会再合作。这才有了舍曼天津会谈一再提到美债问题,希望中国继续加大购买美债,一则解套美国财政困局,二则做个背书为美元和美债站台。现在已经不是上世纪,主流媒体公信力大大下降,各种套路都已经明牌。如果不转移矛盾,拜登政府应该是解不了美国的三角平衡套了。

上图:外交部回应中美天津会谈

只要短期不发生重大的政治和地缘冲突,美国这个三角套模式就还能维持平衡。美元短期偏弱会推高商品价格,美股依旧是大公司带着指数慢慢涨。这些公司不仅仅是美国核心资产,也是资金抗通胀的最佳选择,目前不做美股重大危机的预测。

 

美国的这种平衡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资产估值差与利率差。看看近期中国的调控和政策整理方向,一是挤压非制造业的泡沫,例如互联网、娱乐圈、医美、服务业欺诈等;二是积极夯实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持续调控价格、抑制输入性通胀,虽然近期资源类股走势强劲,但是主要商品价格在过去三个月中却没有显著涨幅。

 

对于港美股投资人来说,今年确实是一个特殊又艰难的时期。在中美关系的大环境下,竞争博弈模式始终存在,离岸市场首当其冲,而港股市场结构又恰好对应中国政策调整面,这是大环境使然。目前的A股与美股市场同样是极其分化的状态,只是主权市场各有各的存量玩法。A股市场已经连续28个交易日成交量破万亿,权益市场依旧在跑步前行,美股的头部大型公司也在持续盘出历史新高。

 

8月即将完结,持续杀跌三个月的港股进入了长期估值的支持区,恒生指数历史上第四次破净。其实对于市场长期参与者来说,指数再差,意义都已经不大了,无非是躺平和加仓的问题。本周市场也有一些积极的迹象,科网股中的京东就大幅反弹回到了4月的价格水平,明显止跌并呈现中期底部区域。

上图: $京东集团-SW hk09618$ 

但美国三角套仍将继续加强中美对抗局面,这会抑制港股和中概的市场情绪,所以暂时谈不上能有显著的改善。跟着A股的市场博弈节奏,在港股找寻投资对标,目前来看还是最好的策略,涨价逻辑还能继续嗨一段。

 

2021.08.29深圳  

3.69万次浏览

全部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