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二十年来,从潍坊小厂到千亿科技企业,歌尔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回顾歌尔走过的来时路
2001年创业伊始,歌尔建起行业内领先的消音室,打造了同行业首个无尘净化车间;
03年,在“大客户战略”的指引和摸索下,歌尔自主开发的第一条麦克风全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在业界声名鹊起;
08年,奥运会前夕,歌尔声学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跨上新台阶。
这就是歌尔未进入苹果产业链的前几年,俨然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
苹果的机遇与立讯的逆袭
2010年,拥有良好口碑的歌尔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给iPhone、iPad供应扬声器模组、麦克风,以及有线耳机等,苹果作为歌尔长期的第一大客户,为歌尔后十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年之后,对手立讯也通过收购昆山联滔切入苹果供应链,为其提供连接线、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Apple Watch无线充电/表带、MacBook Type-C以及iPhone转接头等。
在苹果的订单加持下,2010-2016年,二者业绩逐年飙升,歌尔市值翻了几十倍,立讯也增长十倍有余。
17年7月,立讯凭借接近100%的良品率获得苹果青睐,拿下60%-70%的代工份额,随着AirPods千亿市场的打开,立讯成功卡位代工龙头,在2018年反超了歌尔。
歌尔虽后知后觉,但还是声学算法技术和丰富的硬件集成经验在2018年进入AirPods供应链,提供MEMS麦克风零件,并拿下25%-30%的代工份额,重回高速增长的轨道。
不过,这一年的光景和超过一半的份额碾压,让歌尔至今也没能再赶上立讯。
TWS:奠定短期增长立足点
公司针对苹果的 TWS 产品 AirPods 深入布局海外越南生产线,具备每年生产约 4700 万件以上的生产能力。AirPods 作为苹果近两年来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其销售量 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销售前景的确定性也较强。以 AirPods 为代表的可穿戴 及配件业务,占苹果年度销售总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公司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下游消费电子公司的产品创新, 爆款产品或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开发上市,能刺激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因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一般下半年会显著高于上半年。
今年下半年苹果除了会发布第三代AirPods,还很有可能发布第二代AirPods pro。新款将会移除耳机底部的短柄,形状更为圆润。下半年将很可能会看到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

VR/AR:新旧动能转换
公司自 2012 年起布局 VR/AR 业务率先卡位 VR 领域,能够提供最新的AR/VR 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制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前卡位电子行业下一个划时代产业。
去年成功发行可转换募集了 40 亿元资金,其中 11 亿元用于 AR/VR 及相关光学模组项目。公司以纳米压印技术为切入点, 布局精密光学镜片和模组加工产业,从而提升公司在新兴光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公司在 AR/VR 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歌尔股份,不仅在解决VR头显眩晕感的光学模组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是VR设备代工全球总龙头。
歌尔股份自 2016 年起对 Oculus 和索尼两家公司独家供货,在国内品牌中,歌尔也对Pico Neo、华为VR Glass等中高端品牌供货,其中有国内第一VR品牌之称的Pico Neo是由小鸟看看发布,其背后的第一大股东正是持股35.08%的歌尔集团。几家VR厂商先行者几乎都被歌尔掌握,全球70%的PC端VR产品都已经由其代工。

代工界的梦想家
“零件+成品”+“大客户战略”,为下一个 5 年成长保驾护航

公司作为全球声学零部件龙头企业成功战略转型为声光电领域的精密制造领先者,凭借“零件+成品”的发展战略,以点及面,积极开拓智能声学整机与智能硬件业务。从短期来看,公司作为苹果 AirPods 代工厂商, 产品良率不断爬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受益于 TWS 行业高景气,业绩有望爆发式增长。从长期来看,随着掣肘 VR/AR 发展的痛点逐一消除, VR/AR 设备出货量将稳步增长,公司将随之受益。
从主要从事的业务和技术方面,可以看出歌尔股份的愿景会是一家科技公司,而立讯精密的目标是超越鸿海精密。两家公司定位不同使得未来将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歌尔经过多年积累,以及前瞻性战略布局,将在下一个 5-10 年将获得全面发展,不再依赖单一产品种类或者单一客户。预计5年内公司的收入规模将达到2500亿,利润达到180亿,年复合增速超过40%。
VR/AR很可能会在最近5年内有超越市场预期的飞升,而在更远的未来,将接棒TWS,拉动歌尔的长期发展,从立讯手中重新夺回老大,估计只是时间问题。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