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8 20:30
當整個行業都在追逐AI風口、大談機器人業務時,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卻選擇了一條更務實的道路。在11月26日舉行的三季度財報媒體溝通會上,這位曾經被貼上「理想主義者」標籤的企業家,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經營哲學。
「在年銷量3000萬的中國市場,我們只有1%多的份額,哪有資格扯別的事。」李斌直言不諱,「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我們都會聚焦做好汽車產品,老老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賣車。」
三季度財報背后的質變,是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
這番表態的背后,是一份堪稱拐點的財報。2025年第三季度,蔚來交付新車8.7萬輛,同比增長40.8%;營收217.9億元,同比增長16.7%,這兩項數據均創下品牌歷史新高;整車毛利率回升至14.7%,綜合毛利率達到13.9%,創近三年新高;此外,這個季度蔚來實現了正向的經營性現金流與自由現金流,現金儲備增至367億元,環比增長近百億。更關鍵的是,蔚來三季報中給出了第四季度營收指引為327-340億元,同比增長66.3%-72.8%。
這些數據背后反映的是蔚來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
「我們現在對自己稍微滿意的一點,是開始真正把經營做細。」李斌分享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在廣州車展彩排環節,有同事告訴他若能早一點到場彩排就能省下三萬塊場館加班費,他便立即改簽機票提早到達。「這種對經營細節的關注,在過去的蔚來是不可想象的。」
純電趨勢加速演進,多品牌戰略深化落地
對於市場關注的技術路線之爭,李斌用詳實的數據説話:「今年三季度,純電銷量同比增長26%,增程和插混分別同比下滑12%和7%。」更具體到細分市場,「10月份純電大三排SUV銷量39921台,增程只有24562台,從9月份開始就處於是領先位置,連續兩個月保持這一態勢。」
「用户已經拿自己的錢去作出了這個選擇。」李斌強調,「增程大三排SUV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純電大三排SUV的時代已經到來。」
這種趨勢在高端市場尤為明顯。李斌指出,在30萬以上高端市場,純電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去年全年純電滲透率12%,今年三季度提升到18%。今年前三季度,30萬以上純電車型同比增長33%,插混車型同比下滑10%。」
此外,蔚來的三品牌戰略正在展現出清晰的協同效應。「三個品牌的分工也是越來越清晰的。」李斌闡述道,「蔚來專注高端市場,核心競爭對手就是BBA,希望BBA的下一輛是蔚來。」
這個定位正在被市場驗證:「1到9月在中國的銷量超過了BBAP核心德系競爭對手的純電車型組合。」更令人驚喜的是用户構成:「全新ES8的增換購用户中,62.4%來自傳統豪華品牌油車。」
李斌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這里有很多的用户,是從轎車用户轉過來的,這里面15%的用户來自於56E。」這説明蔚來正在突破原有的市場邊界,形成獨特的「引力場」。
從擴張到聚焦的戰略轉向
過去的蔚來,一度是新勢力中以業務版圖的廣度見長的企業。除整車研發與製造外,還重金建設換電站網絡,組織車主社區,銷售超過500萬件周邊產品。在2020年疫情時期,「缺芯少電」困擾着整個行業,蔚來又開啟了自研動力電池、自動駕駛芯片和手機的進程,甚至收購了澳洲鋰礦股權。
然而,現在的李斌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過去蔚來做了很多探索,並在探索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年銷量3000萬的中國市場,我們只有1%多的份額,增長空間還很大。」
當被問及對友商佈局機器人、AI終端等非車業務的看法時,李斌表示:「基於汽車的智能化做延展探索是可以理解的,蔚來也做過AR眼鏡等嘗試。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汽車這個巨大市場里,我們的份額還很小。」
他進一步解釋:「機器人市場很大,但我們不會自己做,更傾向於通過投資、合作參與,比如我們的芯片能力可以用於機器人,或者未來佈局‘機器人換電’網絡。」這種務實的表態,成為蔚來衝擊四季度扭虧為盈的關鍵。
隨着第三代產品周期的開啟,儘管四季度12萬-12.5萬台的交付指引與部分市場預期存在差距,但李斌強調蔚來對「高質量增長」的追求更為重要。
「我們不簡單是量的增長的追求,我們其實還是追求一個高質量的一個有機增長,更看重毛利總額的增長。」李斌表示,「哪怕量稍微少一些,但是要保證毛利率,保證這個毛利總額的這個增長。」
「原來業內都想着有翹尾效應,10月下旬大家心存僥倖。但事實上因為置換補貼的突然退坡,整個行業新增訂單大幅下降,消費者大多在持幣觀望。」李斌分析道。
在這種情況下,蔚來的策略是保持價格穩定。「因為我們還有像全新ES8這樣的存量訂單,在細分市場表現不錯,這讓我們的情況相對好一些。」李斌表示。
經營理念的根本轉變
李斌強調,公司經營理念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公司從今年開始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不再設定‘必保多少輛’的銷量目標,而是追求真實的經營結果,我們更關注‘銷量×單價-成本’得出的毛利總額。」
「一線團隊現在也要看經營報表,覈算每輛車的盈利情況。同樣是賣三輛車,賣ET9和賣打折的車對公司利潤的貢獻天差地別。現在全公司的經營理念是算清楚賬,看最終為公司賺了多少錢。」
這種轉變也體現在李斌個人的管理認知上。「第一個我個人肯定變得更加務實了,在經營的細節方面,我認為肯定是有進步的。」他反思道,「但更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事情是管理者要搞清楚哪些是要堅持的,哪些是要變化的。該變的時候要堅決改變,該堅持的時候要堅定不移。」
結語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李斌對蔚來的發展方向充滿信心。「決賽沒有盡頭,我們要做的是比同行效率高3-5個點。」他認為,汽車行業的競爭最終會迴歸到本質,就是體系能力的競爭。
「如果我們能在每個環節都比同行效率高1-2個點,整體就能高出3-5個點,這就是卓越公司與普通公司的區別。」李斌舉例説,「比如我們現在推行的百萬倍思維,一個零件便宜5塊錢,一百萬輛車就是500萬;一個流程節省1分鍾,一百萬次操作就是上萬小時。」
從構建生態帝國到聚焦造車主業,從不計成本到精打細算,從追求增長速度到關注經營質量,從單品牌試水到多品牌協同,從技術積累期到市場收穫期,在這場造車馬拉松賽中,蔚來正在用更穩健的步伐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