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蔚小理大洗牌,理想跌落神壇,小鵬異軍突起

2025-11-28 21:16

(來源:新行情)

財報季剛剛落幕,新能源汽車賽場傳來巨響。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劉峰

2025年臨近尾聲,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競爭格局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重塑。

沒有温情,沒有濾鏡,也沒有人為誰留情面。

市場收回了它曾經給出的光環,開始把一切放回現實的秤上重新稱重。

最能反映這一點的,就是「蔚小理」突然被按在地上重新分了班。

曾經最穩、最賺錢、最被看好的理想,直接來了一個「斷崖式下墜」;

曾經最被唱衰的小鵬,卻以一種幾乎「不可思議」的方式完成了反轉;

而常年被虧損困住的蔚來,反而在這個混亂的節點上,顯出了少有的穩。

熟悉的新能源「三強」座次,被徹底打亂。

理想為什麼突然「翻車」了?

放在三年前幾乎沒人能預料到「蔚小理」的格局會以今天這種方式被改寫。

先説最讓人震驚的理想。

2024年之前,理想是所有車企都羨慕的對象:單車毛利常年20%+,經營利潤率一度衝到10%以上,2022-2025連續11個季度盈利,是中國造車新勢力里唯一實現長期持續盈利的公司。

李想本人也成了新能源圈最硬氣的CEO,敢公開説「2025年要干翻BBA」

可這一次,理想失算了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交出了一份令人感嘆的成績單:營收274億元,同比下滑36.2%;車輛交付93,211輛,同比下降39.0%;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28億元驟降至-6.24億元。

圖源:新浪財經

更為嚴峻的是,曾經讓理想引以為傲的毛利率也出現了顯著下滑——16.3%的整體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個百分點。

理想汽車首席財務官李鐵表示,若不是MEGA車型的召回事件帶來的額外成本,理想本可以維持20.4%的毛利率水平——但這是一個「沒有如果」的假設。

虧損不可怕,但對一家「以增長著稱」的公司來説,這是一個信號。

圖源:同花順財經

圖源:同花順財經

信號是什麼?很簡單:它之前賴以增長的那套邏輯,突然不靈了。

理想的邏輯是什麼?——高家庭大車

當中國家庭從「第一次買新能源車」進入「第二次換車周期」,這套邏輯就不再穩賺。

因為現在的用户越來越務實:

車不能只大,要好看;

不能只好開,要性價比;

不能只適合一家人,要適合每一個人;

不能只智能,要智能到位。

一句話以前講「剛需」,現在講「值不值」。

理想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它的成本太高,定價必須撐住。可一旦用户覺得「不值」,理想就沒有太多回旋空間了。

這就是為什麼銷量、營收、毛利率、現金流理想多數關鍵指標,幾乎同時掉頭向下。

跌得快,不是因為它弱,而是因為它之前走得太順,衝得太猛。

財報電話會上,李想承認錯誤:「我們變成了越來越差的自己。」他表示,公司將回歸「創業公司管理模式」。

潛臺詞的意思是,過去兩年那個龐大、臃腫、試圖對標華為等矩陣式管理的理想,重新找回初心,以創業公司的態度迎接未來的市場廝殺。

往后,沒有什麼「神壇」,只有周期的潮水。

小鵬為什麼突然「起飛」了?

與理想的困境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小鵬汽車的全面崛起。

去年在行業里流行的一句話是:「小鵬要涼了。」

產品節奏慢,虧損劇烈擴大,成本壓不下來……所有能發生在「困難車企」身上的事,小鵬那一年幾乎全佔了。

但今年,小鵬突然一個「爆發式轉身」。

三季度,小鵬營收達203.8億元,同比增長101.8%;汽車交付量116,007輛,同比激增149.3%,創下歷史新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鵬的淨虧損已收窄至3.8億元,距離盈虧平衡僅一步之遙。

圖源:新浪財經

圖源:新浪財經

小鵬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小鵬的強勢增長並非偶然。從財報來看,「服務及其他」業務板塊已成為重要的增長引擎,三季度營收23.3億元,利潤率高達74.6%

這一數據的背后,是小鵬與大眾汽車技術合作的成果開始顯現,也為整個行業開闢了「技術變現」的新路徑。

此外,MONA M03和小鵬P7+/P7的成功,更說明了沒有賣得不好的車,只有賣得不好的價格。

過去,小鵬被人詬病「技術太超前,用户感知不到」。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鵬終於學會了如何把技術賣出去——那就是把高階智駕的價格打下來

當然,需要警惕的是,小鵬Q3的汽車毛利率為13.1%,較Q2有所下滑,需注意平衡銷量與盈利,警示價格戰風險

圖源:微博

圖源:微博

與此同時,蔚來汽車仍在負重前行。年一季度,蔚來累計淨虧損已達1300億元,資產負債率飆至92.55%。

並且到了第三季度,蔚來還在虧錢,Q3財報顯示,淨虧損為人民幣34.8億元,好在已大幅收窄,同比收窄31.2%,環比收窄30.3%。

甚至可以説,這份財報堪稱蔚來「史上最強」:2025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交付量87,071輛,營收217.9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在樂道品牌交付37,656輛、螢火蟲品牌交付12,487輛的強勁推動下,蔚來三季度總交付量達87,071輛。

尤為難得的是,在保持可觀銷量的同時,蔚來的綜合毛利率逆勢攀升至13.9%,同樣創下近三年新高。

圖源:蔚來

圖源:蔚來

我們都知道,蔚來是三家里最重資產的:換電站、服務體系、研發體系、品牌體系……這些都是別人模仿不來的。

問題在於,它的模式太重,回報周期太長,需要規模才能攤開成本。

過去幾年它一直在「沒有規模的情況下做重投入」,當然虧。

但今年情況開始不同了:它的多品牌策略在起效;它的降本動作開始顯現;它的換電體系開始商業化;它的用户體系仍然牢固;它的海外佈局也在推進。

蔚來不會馬上轉虧為盈,但它的「跌勢」已經明顯被剎住。

甚至可以説,它不一定是最光鮮的,但它可能是三家里「長期最有壁壘」 的。

行業重構加速,未來之戰即將爆發

隨着2026年新能源汽車新政的臨近,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速。

根據新政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續駛里程門檻將從現行的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購置税減免也從全額免徵調整為減半徵收。

這些政策變化將徹底改變市場競爭的基礎規則。

業內分析指出,目前在中國銷售新能源汽車的129個品牌中,到2030年,15個能保持財務活力,行業淘汰賽正在進入白熱化階段。

面對即將到來的變革,頭部車企已開始調整戰略部署。

理想汽車正全力突破供應鏈瓶頸,力圖將i6和i8積累的10萬+訂單轉化為實際交付。

理想汽車首席財務官李鐵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正在與供應商緊密合作,逐步改善零部件供應狀況,預計第四季度交付量將回升至10-11萬輛。」

同時,理想也在積極推進「增程+純電」雙線並舉的產品策略,力求覆蓋更廣泛的價格區間。在30萬-50萬元的主戰場,理想將繼續深化家庭用户定位,但在營銷策略和渠道建設上可能需要更多創新。

小鵬汽車則憑藉技術優勢,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繼G9、P7+等車型在歐洲市場獲得良好反響后,小鵬計劃在2026年進入東南亞和中亞市場。

何小鵬透露:「全球化是小鵬下一步的戰略重點,我們將以差異化技術優勢切入海外市場,避免簡單的價格競爭。」

蔚來汽車則進入了戰略調整的關鍵期。李斌在近期內部信中強調:「效率將成為蔚來下一階段的核心關鍵詞。」

據悉,蔚來正在推進全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效措施,包括優化換電網絡佈局、調整NIO House運營模式等。

在這場未來之戰中,核心競爭力已不再是單一的產品或技術,而是系統性的創新能力——包括技術研發、商業模式、組織效率和全球佈局等多個維度。

那些能夠在這幾個方面建立協同優勢的企業,纔有可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回望這場剛剛開始的洗牌,理想的暫時跌落提醒着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進化的玩家

小鵬的異軍突起,證明在資本、規模之外,技術沉澱與商業模式創新同樣能構築堅實的護城河。

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資格賽,下半場纔是淘汰賽。2025年的這場變局,僅僅是個開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