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7 16:14
最近,海外遊戲市場又有新的動向:
FunPlus旗下微觀世界SLG《Micro Hunter》9月下旬在部分市場上架,並在10月開始增加效果廣告投放量。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Micro Hunter》整體表現並不突出。在美國市場,該產品的最高排名為策略品類榜第55名。
據悉,《Micro Hunter》並不是FunPlus首款微觀世界SLG,而《Micro Hunter》更是FunPlus在3年曆經6個遊戲名反覆測試的產品。
換言之,FunPlus一直瞄準微觀世界題材。而從目前來看,網易、騰訊的頭部大廠也開始盯着這條小眾賽道。
《Micro Hunter》具體表現如何?有哪些營銷動作?今天,DataEye研究院就來聊聊這一款遊戲。
點點數據顯示,《Micro Hunter》前身為《Tiny Survivors》,並在今年2月就已經在菲律賓、西班牙、德國、美國、墨西哥、巴西開啟小規模測試。直到9月23日才正式更名為《Micro Hunter》,並以《Micro Hunter》繼續在部分市場上架及進行效果廣告投放。
截至11月23日,《Micro Hunter》正式更名已達2個月,雙端全球累計預估下載量約為71.7萬次,其中Google Play的下載量佔比大盤84%,而蘋果商店下載量佔比為16%,兩者差距比較明顯,這主要原因是《Micro Hunter》更名前就已經上架了谷歌商店,而iOS端屬於冷啟動,在9月27日才收穫下載量。
從趨勢來看,產品正式更名后,下載量有稍微提升,而進入10月之后,配合效果廣告投放,下載量明顯提升,單日下載量峰值約為2.6萬次。
在下載領先的市場分佈方面,巴西以下載量11.3萬次領跑,成為《Micro Hunter》的第一大下載市場。而美國市場以下載量7.6萬次排名第二,菲律賓、印度以及俄羅斯等地區則緊隨其后。而觀察下載量TOP10地區,東南亞地區有三個席位。
《Micro Hunter》更名以來雙端累計預估收入呈現緩慢上漲的趨勢。截至11月23日,《Micro Hunter》雙端累計預估收入約為55萬美元,單日預估收入峰值出現在11月2日,約為1.3萬美元。
從地區收入數據來看,美國市場以34%的收入佔比成為《Micro Hunter》的第一大收入市場,而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發達地區排名第2/3/4名,印尼排名第五名。巴西作為下載量最高的地區,其收入佔比僅為1.85%。
DataEye-ADX海外版數據顯示,《Micro Hunter》iOS端上線后並沒有立即進行效果廣告投放,而是在10月之后纔開始增加素材投放量。不過在10月末,《Micro Hunter》投放素材量開始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直到11月初整體停止投放的狀態。整體投放時長在1個月左右。
具體數據來看,《Micro Hunter》iOS端在投放力度上並不算特別大,單日投放素材量峰值出現在10月13日,接近200條。而從整個投放周期來看,《Micro Hunter》大約投放1100條創意素材。
DataEye-ADX海外版數據顯示,《Micro Hunter》iOS端近30天投放素材的目標受眾中,男性用户佔比約為78%,而女性用户佔比也超過21%。
年齡層分佈方面,25-34歲用户是主要受眾羣體,佔比約為39%。35-44歲用户佔比接近30%,排名第二。18-24的青年用户人羣佔比約為14%。
《Micro Hunter》的創意素材主要圍繞「微觀」的遊戲內容進行展開,例如通過畫面小人在大世界里的生活場景,戰鬥方式。同時展現出人類變小之后,一些本身非常尋常的事情會變得特別困難,包括被昆蟲襲擊等等,進而體現出策略SLG的掌控感;而在創意形式方面,不少創意素材主要以動畫+口播的形式展現,畫面表現張力強。
以下為DataEye-ADX海外版展示的遊戲近期高曝光度素材創意,主要分為3個類型:
①「微觀」世界展示+口播解説:在《Micro Hunter》的高曝光視頻類型中,這類型素材投放佔比最多,具有較強的內容發散性。常見為展示小人物在微觀世界的生活方式,例如進入水管生活,或者是改造牛奶盒子形成住所等等。同時因為人物變小,昆蟲等生物變成了boss需要進行戰鬥等,進而形成獵奇觀感,吸引對題材感興趣的用户。
②大事件緊急+展示建造策略:這類素材內容主要是類原生視頻,重點突出角色遭遇危機時的操作,例如建造防禦系統、武器裝備等,最后打造屬於自己的「基地」,進而點題SLG品類。而該類型素材比較常見,此前會出現在末日SLG、冰雪SLG類型,整體思路依然:危機-反擊-建成基地。
③角色人物的展示:這類素材表現方式比較簡單,素材內容的核心就是對角色造型的展示,包括遊戲內的角色造型和角色立繪,例如展示昆蟲與人物的比例大小,突出「微觀」元素。同時高品質的素材內容是項目爲了體現產品的品質感,進而獲得更多目標用户的認可,增加轉化成功率。
整體觀察來看,FunPlus微觀世界SLG產品《Micro Hunter》儘管沒有取得亮眼突出的成績,但根據小規模上線測試和擴量投放情況來看,項目組大概率還需要對產品進行打磨優化,為下一次產品大推做準備。
與此同時,FunPlus在「微觀世界」賽道已經死磕了超過3年,足以説明這家SLG頭部廠商對於此賽道有着足夠的信心。
事實上,「微觀世界」這一細分賽道在近些年已經被頭部廠商所關注,網易在去年10月海外發行了相關題材產品《開放空間》(2025年2月網易宣佈終止合作),而騰訊旗下經營類產品《粒粒的小人國》也是採用了「微觀世界」這一題材。而再往前看,《小小蟻國》等SLG產品同樣涵蓋了「微觀世界」元素。
至於「微觀世界」賽道為何被頭部廠商集體盯上?DataEye研究院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是微觀世界題材遊戲爆火,具備市場潛力。TGA年度遊戲獲得者《雙人成行》就是一個「微觀世界」,且名利雙收。微觀世界本身的「獵奇」特點讓產品具有辨識度,或許也能提升現實玩家的探索慾望,並與市場上的產品形成明顯的差異性。
另一方面是微觀世界具備輕松休閒特點。近年來,休閒SLG的爆火讓更多廠商嘗試新的題材內容,進而避免同質化。而微觀世界本質上就是將人類縮小的一個幻想童話世界,也意味着避開了「國戰」「西方魔幻」等傳統題材產品。
總而言之,「微觀世界」受到越來越多頭部遊戲廠商的關注,也具備了一定的行業潛力,但小眾題材本身的侷限性並不適合所有廠商盲目入局。不過,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微觀世界」搶量大戰卻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ataEye」(ID:DataEye),作者:DataEye,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