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6 00: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11月25日晚間,阿里發佈2026財年二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三季度)財報,即時零售與雲業務成為拉動阿里的兩駕「馬車」。其中,即時零售業務以六成收入增速撐起阿里國內電商大盤的增長。當然,阿里的利潤表現也付出代價,經營利潤下滑超過八成。
今年以來,阿里與京東、美團在本地生活戰場鏖戰半年多。儘管戰役投入巨大,但各家似乎都沒有收手的意願。很顯然,巨頭在意的不是短期的利潤得失,而是故事的可持續性。

增長極換擋
即時零售一躍成為阿里電商攻勢最猛的業務。2026財年二季度,阿里即時零售業務收入達229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首次超過國際電商業務。阿里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今年4月底上線的淘寶閃購帶來的訂單增長。
阿里國內電商的客户管理收入、批發業務增速則與上一季度的增速保持一致。其中,客户管理收入789.3億元,同比增長10%;批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這意味着,本季度阿里國內電商大盤收入能同比增長16%,還是得益於即時零售的顯著拉動作用。
此前,阿里電商的增長亮點主要來自國際電商業務。不過,從今年的表現來看,國際電商業務的整體增速正在放緩,從上一季度的19%降至財報期內的10%,收入為348億元。
對於國際業務的收入浮動,阿里方面歸結於匯率波動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速賣通以及多項業務效率提升,今年國際業務首次在財報期內實現經調整EBITA盈利,從去年同期虧損29億元扭轉至盈利162萬元。
相比電商業務增長極的變化,阿里的雲業務發揮較為穩定。基於強勁的AI需求推動和公共雲收入增長帶動,阿里雲季度收入繼續加速增長34%,為398.2億元,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9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
整體來看,阿里集團本季度收入2477.95億元,同比增長5%。剔除已出售業務影響,收入同比增長15%。
投入持續擴大
今年4月,阿里以淘寶閃購為排頭兵兇猛進攻美團腹地,與美團、京東掀起外賣大戰。公司在即時零售市場的巨幅投入也清晰呈現在2026財年二季度財報中。
由於在即時零售、用户體驗和科技方面的投入,阿里該季度的經營利潤為53.65億元,同比下降85%,上一個季度降幅為3%。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78%至90.73億元。不僅如此,阿里中國電商集團的經調整EBITA也同比下滑76%。
阿里的銷售和市場費用也增幅明顯,佔收入比例從去年同期的13.7%上升至26.8%,為665億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降幅再次擴大,同比下滑68%至101億元。
除阿里外,今年三季度,京東也因京東外賣等新業務影響利潤表現,歸屬股東淨利潤53億元,同比下降55%。儘管美團還未公佈三季度成績,但其在二季度也深受外賣大戰的影響,調整后淨利潤為15億元,同比下滑89%。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認為,公司正處投入階段,構建AI技術和基礎設施平臺,以及生活服務與電商結合的大消費平臺,創造長期戰略價值。
此前,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羣CEO蔣凡也曾提及,閃購與電商業務產生了協同效應,拉動電商增長。他認為,閃購拉動手淘8月DAU(日活躍用户量)增長20%,流量上漲帶來廣告和客户管理收入上漲,並提升用户活躍度,起到拉新與減少流失作用,為平臺降低了相關費用的投入。
增量戰還是消耗戰
今年以來,京東、美團、阿里在即時零售市場的「三國殺」進入白熱化階段,三方均投入鉅額成本爭奪市場,盈利表現普遍受損。巨頭們既喜悦於高頻消費對低頻消費品類的交叉帶動作用,以及主站持續增長的用户活躍表現,也苦於激烈戰役對資源、成本和履約的多重擠壓。
鉅額補貼難以持續,局中每個玩家都心知肚明。外賣大戰后,三家巨頭分別將競爭焦點從價格戰逐步轉向履約效率、生態協同等多維度。阿里打通飛豬、盒馬、餓了麼等多個會員權益,構建大會員體系。與此同時,淘寶閃購加速遠近場電商融合,約3500個天貓品牌將其線下門店接入即時零售,並推動淘寶便利店佈局。京東、美團也相繼整合旗下關聯業態,強化資源共享和流量複用。
據京東集團CEO許冉介紹,今年三季度,京東外賣在單量增長的同時,訂單結構變得更加健康,正餐訂單佔比持續提升,能佔到總訂單的絕大部分。另外,客單價環比二季度也有所提升。平臺也在針對不同地域、用户羣體以及訂單類型做更加精細化的運營和策略。
「從數據來看,即時零售和貨架電商平臺的融合形成的大消費平臺將讓阿里繼續保持行業龍頭的領先地位,雖然短期的利潤受到影響,但是長期看還是非常值得投入的。阿里的經營效率也在提升,實現了多業態多模式的融合和協同發展。」百聯諮詢創始人、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以淘天表現來看,今年「雙11」期間,截至11月5日,淘寶閃購帶來的新用户在「雙11」期間的電商訂單數已超過1億。19958個餐飲品牌、863個非餐品牌的成交額相比「雙11」前增長超100%。
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認為,隨着老客佔比提升、補貼效率優化,疊加高客單價訂單佔比提升與生態協同降本,電商平臺將逐步進入顧客價值釋放期,且即時零售未來萬億級增量空間,能為顧客終身價值變現提供足夠支撐。
「當前補貼導致的利潤承壓,本質是顧客經營初期的投入。」趙振營認為,阿里這步棋是放棄單次交易利潤、搶佔顧客資產與終身價值的長期佈局。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