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人工智能狂熱三周年:ChatGPT如何重塑股市

2025-11-25 20:56

  三年前,OpenAI(股票代碼:OPAI.PVT)推出 ChatGPT,在華爾街掀起了一股圍繞人工智能(AI)的狂熱浪潮。自此之后,股市格局徹底改變。

  市場押注這一突破性技術將重塑社會,這不僅催生了新的市場龍頭,還讓本就集中度較高的標普 500 指數進一步向頭部企業傾斜,而那些被認為面臨 AI 替代風險的企業和行業,則陷入了難以跟上節奏的困境。

  誠然,市場仍存在擔憂:由於 AI 領域的鉅額回報迟迟未兑現,當前與 AI 相關的狂熱投資可能難以為繼。但值得注意的是,對 AI 技術的投資,一直是美國股市牛市的核心驅動力 —— 這輪牛市始於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發佈前不到兩個月,且目前來看,這一驅動邏輯尚未發生顯著變化。

  信託諮詢服務公司(Truist Advisory Services)首席投資官兼首席市場策略師基思・勒納(Keith Lerner)表示:「每一輪牛市都有一個主導主題,本輪牛市的主導主題就是科技與 AI,而 ChatGPT 的推出真正讓這一主題全面啟動。如果你相信我們仍處於牛市(我們確實這麼認為),就不會過早放棄這一領域的龍頭企業。」

  下文將解析 AI 如何塑造當前的市場格局。

一、市場龍頭的崛起

  市場預期全球頭部科技企業將成為 AI 領域的主導力量,這一預期推動了 「大型科技股」 的復甦 ——2022 年,這些企業曾因利潤下滑和利率上升而遭受重創。

  富爾頓・布雷克菲爾德・布羅尼曼公司(Fulton Breakefield Broenniman)研究總監邁克爾・貝利(Michael Bailey)指出:「從歷史上看,任何時期的 AI 增長都會推動這類股票上漲。但此次上漲始於市場對它們的低預期,這使得 AI 浪潮的影響顯得更為顯著。」

  ChatGPT 發佈后,標普 500 指數累計上漲 64%,而 AI 熱潮引發的漲勢正是這一漲幅的主要推手。彭博社匯總的數據,標普 500 指數中市值最高的 7 家企業 —— 英偉達(Nvidia Corp.,股票代碼:NVDA)、微軟(Microsoft Corp.,股票代碼:MSFT)、蘋果(Apple Inc.,股票代碼:AAPL)、字母表(Alphabet Inc.,股票代碼:GOOG、GOOGL)、亞馬遜(Amazon.com Inc.,股票代碼:AMZN)、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 Platforms Inc.,股票代碼:META)和博通(Broadcom Inc.,股票代碼:AVGO)—— 均為科技領域的核心玩家,且在此期間貢獻了標普 500 指數近一半的漲幅。

二、英偉達的爆發式增長

  在 AI 投資熱潮中,沒有哪家企業比芯片製造商英偉達獲益更多。目前,全球每年在計算設備上的支出高達數千億美元,而英偉達主導 AI 市場的圖形處理器(GPU)需求似乎無窮無盡。自 ChatGPT 發佈以來,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 979%,在同期標普 500 成分股中漲幅排名第三。

  貝利表示:「如果要量化 AI 產品周期的影響,核心就是英偉達,核心就是 AI 芯片。」

  彭博社匯總的分析師平均預期,英偉達今年營收預計將超過 2000 億美元,較 2022 年的 270 億美元大幅增長。未來 12 個月,該公司淨利潤預計將突破 1700 億美元,超過標普 500 指數中三分之一企業的預期利潤總和。

  不過,這一高利潤前景近幾個月也吸引了更多競爭者。11 月 24 日(周一),《The Information》援引一位匿名知情人士消息報道,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正洽談斥資數十億美元採購谷歌的 AI 芯片。該消息發佈后,英偉達股價下跌,而字母表(谷歌母公司)股價則應聲上漲。

三、AI 背后的 「能源動力」

  儘管大型科技企業在 AI 計算基礎設施建設競賽中佔據主導地位並不出人意料,但電力供應商隨之掀起的漲勢卻有些令人意外。過去三年,維斯塔公司(Vistra Corp.)股價累計上漲 620%,在標普 500 成分股中漲幅排名第四;NRG 能源公司(NRG Energy Inc.)和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同期股價漲幅也均超過 250%。

  託託斯資本顧問公司(Tortoise Capital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馬特・薩利(Matt Sallee)表示:「市場或許尚未充分認識到,未來 AI 需求將對這些企業(尤其是能源和公用事業公司)的業務產生多大影響,也未充分意識到這種需求的持久性。」 該公司持有多隻 AI 能源相關股票。

  AI 領域的能源需求極爲龐大,以至於科技巨頭開始尋求各類新舊能源來源。近年來,納米核能公司(Nano Nuclear Energy)、奧克洛公司(Oklo)等核能初創企業股價飆升;星座能源公司則獲得美國政府 10 億美元資金支持,用於重啟 2019 年關閉的三哩島核電站。

四、AI 浪潮下的 「失意者」

  AI 帶來的狂熱聚焦於技術領域的贏家,但技術發展也催生了眾多輸家。

  對 「被 AI 顛覆」 的擔憂,導致資金紛紛撤離那些被認為面臨高替代風險的企業,包括軟件開發商、人力資源公司,甚至廣告公司。瑞銀(UBS)編制的 「AI 風險企業籃子股」 自 ChatGPT 發佈以來已下跌逾三分之一,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同期已實現翻倍。

  貝利指出:「此次科技浪潮和產品周期的推進速度極快,或許這些企業根本來不及適應。」

  客户支持軟件開發商 LivePerson 公司(LivePerson Inc.)和在線教育企業 Chegg 公司(Chegg Inc.)自 2022 年 11 月 30 日以來股價已暴跌 97%;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萬寶盛華集團(ManpowerGroup Inc.)和羅伯特・哈夫公司(Robert Half Inc.)同期股價跌幅也均超過 65%。

五、市場集中度加劇

  大型科技股的漲勢,讓本就向頭部傾斜的股市進一步依賴少數幾家企業。目前,標普 500 指數中市值最高的 7 家企業,在這一以市值為權重的指數中佔比約 35%,遠高於 2022 年底的 20% 左右。

  塞特拉金融集團(Cetera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吉恩・戈德曼(Gene Goldman)表示:「這種集中度是前所未有的。如果這少數幾家股票開始走弱,整個市場都將面臨風險,這一擔憂正日益加劇。」

熱門科技新聞

  1. 有報道稱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正洽談斥資數十億美元採購谷歌 AI 芯片,這表明谷歌在挑戰英偉達 AI 加速器(行業最暢銷產品)的競爭中取得進展,受此影響,英偉達股價下跌。
  2. 蘋果公司(Apple)裁減了數十個銷售崗位,以簡化面向企業、學校和政府客户的產品供應流程 —— 對這家 iPhone 製造商而言,此類裁員較為罕見。
  3. 小米集團(Xiaomi Corp.)創始人雷軍增持了約 1 億港元(合 1290 萬美元)的公司股票。此前小米股價從 7 月高點下跌逾 30%,此次增持或有助於提振市場對該智能手機制造商的信心。
  4. 未來兩個財年,日本政府將再向 Rapidus 公司注資 1.1 萬億日元(合 70 億美元),以支持這家政府扶持的企業推進先進半導體生產計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