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5 23:52
今年,權益類基金迎來高光時刻。
將近年底,市場情緒回落,科技股、創新葯都出現了大幅回撤。
這一輪市場調整,基金「業績過山車」的現象頻頻發生。
百億私募大佬梁宏,近期因業績回撤20%,在周報中罕見致歉與反思。
首先,他反思在個股和投資操作上的失誤;
其次,他反思自己在市場高位時過於興奮,過於追求宏大敍事,而忽略了漲幅風險,忽略了性價比;
最后,他反思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貪婪。
梁宏的三大自我檢討和反思,對普通投資者也非常具有警醒意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 1 -反思創新葯、小米和穩定幣三大失誤
梁宏,百億私募希瓦投資的創始人、董事長、首席投資官。
11月22日,希瓦資產發佈周報,旗下多數基金預估淨值下跌7%左右,從最高點累計回撤幅度約20%,本次回撤大幅跑輸主要指數。
梁宏,向來心直口快,「懟天懟地」的脾氣在投資圈也廣為人知。
本次在周報中,梁宏坦言,這波回撤重創,讓人失望,深表歉意。
「主因還是個股問題,其次是科技互聯網貝塔原因」。
梁宏總結反思三個主要原因疊加導致回撤重創:
第一大致損原因是創新葯。
推測可能是博瑞醫藥。他曾經重倉獲利180%,高位兑現部分倉位后,剩余倉位期待公司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業授權合作)業務,卻遭遇黑天鵝。
「第一階段的回撤是9月26日那周,因為重倉的創新葯股下跌,大概產生了4%以上的回撤。」
該股曾在高位為基金貢獻超過8個百分點的淨值增長,實現利潤亦達3個點以上。
「操作上的問題是過於相信BD能成功,高位沒有根據價值兑現大部分倉位,主倉位在浮盈近200%高位依然拿着,BD失敗消息出來后,賣出決策又不夠果斷,導致后續賣出價格不好。」
梁宏坦言,自己對利好預期過度樂觀,忽視了及時鎖定收益的重要性。
第二大致損原因是硬件龍頭公司。
「最近兩個月,第一重倉硬件龍頭公司,持續下跌,跌幅超過37%,在這兩個月回撤里面9%以上的淨值負貢獻。」
大概率是小米,重倉佔比高達30%。
梁宏介紹,該股最初建倉於30多元,后期在高位加倉,平均成本約40多元。
儘管他非常看好人工智能時代硬件入口邏輯,但隨着芯片價格上漲影響,消費電子終端銷售承壓,疊加負面輿情發酵,尤其是成都事故引發輿論關注,汽車業務前景被重新評估。
公司明年預期利潤從原先預計的700億下調至500-550億,股價隨之持續下跌。
因此,該股操作上的問題是高位估值合理階段不應該持有達30%那麼重倉位,如果是20%會合理很多。
第三大致損原因是美股穩定幣股。
「這筆操作應該是我今年最大的問題」,忽視加密熊市風險。
「前幾個月我們重倉介入了美股穩定幣股。該股上市后一度衝到300美元,后來調整50-60%以后形成平臺,我們買入了。那時候300億美元市值。」
基於對公司未來五年穩定幣規模有望實現50%-60%複合增速的判斷,並認為美國通脹環境下十年期國債利率難快速跌破3%,降息帶來的收入負面影響有限,梁宏將其定義為「5倍股」,並配置了高達10%-11%的倉位。
但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短短四周內,該股暴跌逾60%,雖在圖形破位時進行了減倉,但仍造成4-5個百分點的淨值損失。
他深刻反思自己,投資穩定幣個股忽略了三大風險:
一是買入靜態PE估值70-80倍;二是該股屬於新股上市,后續出現了巨量低成本股份解禁;三是過去幾年是加密貨幣牛市,忽略了加密貨幣如果轉熊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
- 2 -深層反思貪婪、興奮與宏大敍事的陷阱
個股的下跌造成回撤是直接原因,梁宏的反思並未止步於此。
他在周報中深層次挖掘原因: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貪婪,造成淨值波動很大,投資人體驗不好。
「去年六月份的硬件股,高位的創新葯,包括我介入穩定幣雖然已經調整了50%多,但是相比新股發行還是漲了好多倍」。
梁宏坦言自己犯的錯誤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高位時候過於興奮,過於追求宏大敍事,而忽略了漲幅風險,忽略了性價比。
「過於追求宏大敍事」,尤其是在投資沒有業績支撐的板塊,習慣於押注產業趨勢、描繪未來藍圖是多數基金經理的共性。
這種思維極為容易演變為一種情緒驅動下的非理性擴張,在估值已高、風險積聚之時,模糊了安全邊際的底線。
「我知道因為這波回撤重創,讓人失望」。
梁宏稱,過去一直堅持長線持有優秀公司,不控回撤,這個想法已經堅持八九年了,但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最后,梁宏再次誠懇道歉。
梁宏表示,畢竟很多2021年買入的投資人已經4-5年時間遭受不好的體驗。今年表現都已經差於指數平均水平,深表歉意。
- 3 -對我們的意義:一個優質覆盤樣本
梁宏,坦承刨析和反思,挺有勇氣。
對普通股民而言,每一次追逐熱門股、相信「這次不一樣」的背后,都是貪婪在驅動。
「長時間看,還是買的便宜是王道,很多虧損都是源於買貴了」。
我們要時刻警惕,當某個個股、某個賽道被所有人議論追捧時,市場價格往往已充分反映甚至過度透支了未來利好。
很多時候,你買得太晚、太貴,在不自知的情形下變成了解盤俠。
這一次,梁宏的反思,其價值不在於他具體做錯了什麼,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詳細的覆盤樣本。
我們不妨,從個股操作到情緒迷思再到認識人性弱點,來一起復盤下自己的持倉操作。
首先,看看持倉是否擁擠在過熱的宏大敍事里?重新從估值定價邏輯再看一遍持倉個股,看看持倉比例是否合適。
其次,審視交易記錄,看看有多少次是敗給了貪婪和恐懼?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