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5 20:21
比特幣(BTC-USD)正朝着 2022 年 6 月以來表現最差的月份邁進,目前反彈動力不足。
當前比特幣價格徘徊在每枚 8.8 萬美元上方,較 10 月超過 12.6 萬美元的歷史高點下跌約 30%,且其面臨的問題似乎並未緩解。
隨着投資者與策略師深入分析本月下跌背后的原因,比特幣的三大核心挑戰逐漸顯現。
首先,11 月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金流出額已達 35 億美元,創下 2 月以來的最高紀錄。「這表明機構投資者已停止對比特幣進行資金配置,」10X 研究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庫斯・蒂倫(Markus Thielen)表示,「這些 ETF 已轉變為賣方角色,只要它們持續拋售,我認為市場將難以維持當前水平或實現反彈。」
第二個問題是:蒂倫指出穩定幣發行活動放緩,這一信號可能意味着流入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資金減少。該公司數據顯示,上周約有 8 億美元資金從加密貨幣市場流出,迴流至法定貨幣。儘管這一數額不算龐大,但進一步印證了資金未在市場內留存的趨勢。
穩定幣是一種加密資產,與比特幣不同,其價格理論上不會大幅波動,而是與其他資產(最常見的是美元)掛鉤。由於穩定幣能在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時提供 「避風港」,其市值通常會在市場動盪期間上升 —— 上個月加密貨幣市場經歷歷史性暴跌后的幾天內,就出現了這一現象。
然而,目前這一趨勢已發生逆轉。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截至 11 月 1 日,穩定幣總市值已下降 46 億美元。
「資金不僅沒有流入,實際上還在流出加密貨幣市場,」 蒂倫表示,「這也是比特幣市值佔比未能回升的原因。」
近期美聯儲官員發表的鴿派言論暗示 12 月可能降息,這一消息在周一推動比特幣及其他資產價格上漲。但 10X 研究公司的蒂倫預計,未來幾天或至 12 月 9 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前,這種反彈勢頭將逐漸消退。
即便美聯儲在 12 月實施降息,也很可能是 「鷹派降息」(即降息幅度有限或伴隨強硬政策指引)。這意味着當前的上漲應被視為市場極度恐慌情緒下的短期超賣反彈,而非可持續 V 型復甦的開端。自 10 月 10 日槓桿清算事件單日蒸發 190 億美元市值以來,比特幣的復甦進程一直步履維艱。
比特幣面臨的第三個挑戰是:長期持有者已開始在下跌過程中拋售,這可能是出於對比特幣歷史四年周期的預期。比特幣過去從高點到低點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每四年一次的 「減半」 周期(即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供應增速放緩)。但目前許多投資者認為,歷史走勢未必會重演。
「每一輪周期都有早期參與者(OG)在拋售,」 區塊鏈分析公司 Nansen 的研究分析師尼古拉・松德高(Nicolai Søndergaard)表示,「我認為他們只是到了某個節點會做出決定:‘好吧,或許我已經到了這個年紀,現在想把這筆錢用在其他地方’。」
此次拋售潮已波及數字資產市場的幾乎所有領域:加密貨幣總市值從 10 月 6 日的 4.28 萬億美元跌至周一的 2.99 萬億美元,跌幅超過 30%。
同期,以太坊(ETH-USD)自 10 月初以來也下跌了 38%,索拉納(SOL-USD)跌幅更是超過 40%。
松德高表示,除了美聯儲下月可能降息的預期外,加密貨幣市場實現逆轉的最大可能性,在於 ETF 資金流入或更多企業進場增持。
微策略公司(MSTR)及一眾效仿其 「將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納入公司資產負債表」 策略的上市公司,目前相關動作已顯著降温。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六周增持比特幣后,該公司周一並未宣佈任何周度代幣購買計劃。
儘管微策略目前仍處於盈利狀態,但其他眾多所謂的 「數字資產庫(DAT)」 機構,其加密貨幣持倉如今已處於浮虧狀態。
與此同時,儘管艾琳科技(IREN)、 riot 平臺公司(RIOT)、馬拉控股(MARA)等比特幣礦企已轉向為人工智能(AI)領域提供服務,但這些公司的股價仍下跌了 3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