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11-25)

2025-11-25 16:12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預計美聯儲將於12月降息

高盛集團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降息,使利率降至略高於3%的水平。該行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警告稱,美國經濟放緩的幅度可能超出預期,所以需要美聯儲更多的降息。他表示,儘管9月非農報告顯示就業市場新增了11.9萬個就業崗位,但不斷增加的裁員表明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可能正在固化,從而限制了經濟温和增長的影響力。

2. 美國銀行:黃金價格2026年或將達到5000美元

美國銀行表示,黃金價格到2026年可能達到每盎司5000美元,該行認為近期金價飆升背后的驅動力將會持續。以邁克爾·維德默為首的策略師團隊認為,黃金目前「超買」,但仍「投資不足」,而美國不同尋常的經濟政策為其提供了支撐。美國銀行預計明年黃金均價將達到每盎司4538美元,並指出礦產供應緊張、庫存低迷以及需求不均衡是主要原因。該行還上調了2026年銅、鋁、銀和鉑金的價格預測,但表示鈀金仍然供應過剩。

3. 德銀:明年標普500指數目標位上看8000點

德意志銀行研究院指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2026年將再迎強勁漲勢,標普500指數有望在明年底突破8000點關口。該行全球宏觀與主題研究主管Jim Reid周一表示:「AI領域的快速投資與應用將繼續主導市場情緒。鑑於技術進步的迅猛勢頭,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將轉化為未來實質性的生產率提升。不過,最終贏家與輸家的判定取決於多重要素的複雜博弈,其中諸多關鍵因素可能要到2026年后纔會顯現。」Reid補充道,「我們美股策略師(團隊內最樂觀的分析師)設定的8000點年終目標尤其值得關注,因其過往預測記錄相當出色。」

4. 小摩:如果不進行干預,布倫特原油可能因過剩在2027年跌至每桶30-40美元

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娜塔莎·卡內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不進行干預,全球石油市場明年將面臨每日280萬桶的過剩,2027年則面臨每日270萬桶的過剩。「在這些條件下,布倫特油價可能在2026年跌破60美元,到第四季度跌至低50多美元,並以每桶40多美元的水平結束全年」。「展望2027年,隨着累積過剩推動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降至每桶42美元,並在年底前跌至每桶30多美元」「市場失衡所暗示的幅度在實踐中不太可能完全實現。預計供需雙方都將進行調整」。「再平衡的最大負擔幾乎肯定會落在供應端」。

5. 瑞銀:美聯儲下月會議時間「尷尬」,不排除爲了數據推迟會議

瑞銀指出,美聯儲下月會議時間安排面臨前一個「尷尬」的處境:其12月的FOMC會議將在兩份關鍵就業報告發布之前召開,而這兩份報告恰恰是決定是否降息的核心數據。這促使市場開始討論一種可能性:美聯儲是否會將原定12月10日的會議推迟一周,以便在決策前掌握關鍵的就業數據。回顧過往,會議時間的調整並非沒有可能,1971年和1974年,美聯儲均曾因特殊情況推迟會議。而從規則層面看,美聯儲法案僅要求FOMC每年至少召開四次會議,未對日期調整作出剛性規定。瑞銀指出,歷史上單份就業報告就足以改變貨幣政策方向,而此次美聯儲則是面臨失去兩份報告的風險。若真的出現會議推迟的情況,將增加政策不確定性,但可能提高決策質量。

6. 大摩:若美聯儲降息,日元未來數月或升值近10%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表示,如果美聯儲在美國經濟放緩跡象增多的情況下連續降息,日元兑美元在未來數月內有望升值近10%。包括馬修•霍恩巴赫在內的策略師寫道,美元/日元目前已脱離公允價值,如果這種關係迴歸,美日匯率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下跌,因為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可能壓低公允價值。他們指出,「與此同時,日本的財政政策並不特別擴張性」,並預計隨着美國經濟在明年下半年復甦、利差交易需求回升,日元將再次面臨下行壓力。摩根士丹利預計美元/日元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下跌至約140,隨后在年底回升至約147。

7. 匯豐:現在正是加碼風險資產的好時機

股市——尤其是科技股——近期有些緊張不安,但匯豐的多資產策略師卻認為,現在正是買入的時機。匯豐指出,儘管標普500指數離歷史高點的差距不到5%,但市場情緒和倉位已明顯受挫。此外,高收益債利差自10月以來僅擴大不到30個基點,新興市場債利差還在收窄,這讓過去幾周的市場顯得頗為詭異。他們指出,VIX期貨曲線已出現現貨升水——這並不常見,這意味着交易員認為短期市場比長期市場更不確定。他們大多將此歸結為對市場最具投機性部分的擔憂,但即便如此,目前自下而上的一致預期顯示,標普500剔除科技板塊后的淨利潤,將季度環比下滑8%。他們表示,「如此低的預期,反而為2026年初的第四季度財報季設定了一個更低的門檻,而美聯儲12月的降息應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也有助於改善市場情緒。」匯豐總結稱:「這為增加而非削減風險倉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8. 新加坡華僑銀行:不排除對日元的干預最早在周五出現

交易員對圍繞日元的干預風險保持警惕。交易員認為,干預可能會在美元兑日元漲至158至162之間出現,本周晚些時候因感恩節導致的交易趨淡局面,可能是當局出手的窗口期。新加坡華僑銀行策略師Frances Cheung和Christopher Wong在報告中表示 :「 我們不排除最早在周五倫敦/紐約交易時段,在160前方就會出手,如果出現干預,下跌幅度可能會很大,尤其是在流動性稀缺的情況下。」

國內

1. 東方金誠:接下來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

今日央行宣佈,將於11月25日開展10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測,接下來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不過,接下來中期流動性加量規模也可能較此前每月6000億元的較高水平有所回落。年終前后或將陸續出臺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核心是財政加力、貨幣寬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能穩定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在順利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同時,推動「十五五」實現良好開局,其中降準還能兼顧春節流動性安排。由此,不排除年終前后中期流動性淨投放規模相應收斂的可能。

2. 中金:全球央行配置黃金的比例可能還有上升空間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22年以來,在地緣政治、「去美元化」、持續增長的美債等影響下,黃金價格持續攀高。從供需來看,黃金產量增長穩定,價格主要取決於需求,其中央行購金是近幾年主要的需求來源。不過,隨着金價不斷走高,有的央行的資產配置中,黃金與儲備資產之比已超過其目標,出現短期減持黃金的現象。總體而言,全球央行配置黃金的比例可能還有上升空間。

3. 中金:無人機正重構工程運維服務新生態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面對中國基建市場龐大的運維需求,無人機正重構工程運維服務新生態。從賦能電網自動化巡檢、破解鐵路、公路高危巡檢難題,到支撐能源管道智能監測、保障電信基站高效運維,無人機正打破傳統基建巡檢的空間限制與效率瓶頸,降低人力成本與安全風險,推動基建運維智能化。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與基建建設戰略協同發展催生的投資機會。

4. 中信建投:粉末冶金有望將汽車降本、輕量化優勢遷移至人形機器人

中信建投研報稱,粉末冶金有望將汽車降本、輕量化優勢遷移至人形機器人。粉末冶金技術具備顯著的節能、省材、性能優異、產品精度高、穩定性好等優點,非常適合於不超過10kg重量零件的大批量生產,還可以用於生產傳統鑄造方法和機械加工方法無法制備的材料和複雜零件,在汽車領域廣泛應用,是汽車零部件降本、輕量化的關鍵舉措。人形機器人與汽車核心零部件具有高度共通性,粉末冶金技術及製品具備從「汽車零部件」到「機器人零部件」的跨界優勢。

5. 中信證券:衞星產業發展有望在更高層面實現統籌協調

中信證券研報稱,近日,國防科工局官網發佈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其中,招聘「商業航天司航天監管崗」,意味着商業航天司這一關鍵職能機構已正式成立。在發射端,中型運載火箭即將首飛,助力星座大規模組網。目前GW、千帆星座均超百星在軌,應用端落地在即。我們認為,商業航天司的成立將有效整合多部門相關職能,衞星產業發展有望在更高層面實現統籌協調,商業航天發射審批、衞星運營牌照發放等關鍵環節的推進效率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