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5 16:01
原標題:除了可靈AI,快手還需要新故事
昔日支撐高增長的電商、直播、廣告三大業務集體步入中年危機,新貴可靈AI,則成為快手黯淡財報中唯 一的亮色。
11月19日,快手交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成績單,營收356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註則同),同比增長14.2%;經調整淨利潤50億元,同比增長26.3%;經營利潤更是大幅增長69.9%至53億元。
表面看,這是一份全面向好的財報,但細看業務板塊,情況不容樂觀。
很明顯,快手的三大核心業務增速均已放緩,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已從2023年20%以上的高位回落至14%,而直播收入和電商GMV的增長,也比之前「相去甚遠」。
整個財報,唯有可靈AI收入突破3億元,成為最耀眼的新星。
但在AI快速迭代的當下,可靈AI的勢頭能持續多久?這顯然是個未知數,快手需要將可靈AI的故事,講得更好,又或者,快手還需要新的故事。
三大增長引擎集體失速,可靈AI成新亮點
一直「佛系」生存的快手,在經過14年的不斷調整和轉型后,又迎來一個關鍵時刻。
自上市以來,快手的核心業務經歷了從單一依賴到多元驅動的結構性轉變,從直播打賞為絕 對核心,到線上營銷服務成為營收新引擎,再到電商和如今的可靈AI,快手始終在調整。
在傳統業務增長疲軟的情況下,快手試圖再次在新故事中求增長,這從財報和之后的電話會議便可見一斑。
僅從整體數據來看,快手的這一季財報數據可觀。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都獲得了較大的增長,但傳統業務已經略顯疲態。
來源:快手財報 《聽筒Tech》截圖
分業務來看,線上營銷服務作為快手的半壁江山,本季度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14%,但已從2023年20%以上的高位明顯回落。
快手強調,線上營銷服務的增長,主要是由於藉助AI技術持續升級線上營銷投放產品。
作為快手過去多年的頂樑柱,直播業務已經收入近乎停滯,同比增長僅2.5%。
過去多年,直播業務既是快手用户基本盤,也是早期快手的營收奶牛。甚至可以説,快手能夠快速上市,直播業務功不可沒。
隨着業務的轉型,直播業務逐步被邊緣化,到了2025年第三季度,其收入為95.7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已降至26.9%。
電商GMV增速為15.2%,與2023年同期29.3%的增速相去甚遠。
當然,近幾年來,電商一直很「努力」,但遺憾的是,電商整體生態競爭激烈,導致其從2024年開始,沒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當然,近兩年來,快手有了新故事。目前來看,這一新故事講得不算差。與傳統業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可靈AI在本季度實現了超預期表現,收入突破3億元。
可靈AI是快手的新故事,在2024年推出。今年4月,快手成立了可靈AI事業部,專注於視覺大模型研發及商業化落地。這是快手時隔三年唯 一成立的事業部,可見其對AI的重視程度之高。
尤其是可靈AI 2.5 Turbo模型發佈后,在文本響應、動態效果及美學效果等方面實現大幅提升,登頂全球文生視頻及圖生視頻模型榜單第 一名。
數據顯示,可靈AI全球用户規模已突破4500萬,按預期,可靈AI的收入在2025年將達到10億元。
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顯然對可靈AI的未來有更多的期待,在財報會議上,他説,可靈AI將聚焦於AI影視創作這一核心目標,聚合資源打磨技術和產品能力。他強調,「我們相信視頻模型將成為世界模型的關鍵技術。」
羣敵環伺,不進則退
不難看出的是,互聯網用户總數的趨於飽和,同行的不斷打掃戰場,讓快手爭奪存量用户的壓力與日俱增。
雖然,快手培育了可靈AI這棵新苗,但整體前景依然挑戰重重。
流量從來不等人。值得注意的是,快手的用户增長已觸及天花板。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快手的月活躍用户(MAU)為7.31億。
同期,抖音的數據佔明顯優勢。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2025年9月,抖音主APP的月活用户已達9.36億,過去一年同比增長14.7%。對比之下,快手主APP同比增速僅3.4%,遠低於抖音主APP。
來源:快手財報《聽筒Tech》截圖
快手用户的增長放慢,雖然和整體網絡用户增量見頂有一定的關係,但必須承認的是,問題主要來自主營業務。
在大本營電商業務中,財報顯示,2024年,快手電商年度GMV達1.39萬億元,同比增長17.3%。雖然同比增速仍在增加,但相比前幾年動輒超過30%的增速明顯降檔。而在電商行業的競爭中,持續面臨淘寶、抖音等多面夾擊。
再從短劇方面來看,雖是快手內容生態的亮點,但隨着監管對短劇審查的加碼,未來將面臨內容調整的壓力。
海外業務雖然虧損收窄,但收入同比下降13.3%,亦表明,快手在海外擴張方面採取了更為保守的策略。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指出,「儘管快手今年會推動進一步提升盈利,但經濟阻力、研發投入增加以及激烈的競爭持續構成風險。」
面對當下的困境,快手也在堅守基本盤與開拓新戰場之間找到平衡。
諸如,快手的電商業務中,正在全力推進「泛貨架」戰略。到了2025年三季度,泛貨架GMV佔比已提升至32%。
同時,快手持續優化流量分發機制,將基於人貨匹配的流量佔比提升至70%,以支持商品質量上乘但內容製作尚待提升的商家。
內容生態方面,快手持續聚焦短劇。截至2023年底,快手星芒短劇上線短劇總量近千部,其中播放破億的爆款短劇超300部。
海外業務方面,在巴西等核心市場,快手通過高價值人羣定向投放與內容本地化策略,實現日活用户穩定與使用時長增長。
實際上,從資源分配來看,快手已經做出了選擇。
未來,AI將成為快手最重要的戰略投入方向。快手錶示,可靈AI今年收入預計達10億元,另外,快手還要加大算力和AI人才投入。
可靈AI之外,電商場景的OneSearch、AI圖生視頻,亦或技術矩陣的中文生圖模型,都表明快手都正在通過AI技術滲透內容、電商、廣告等場景,試圖形成商業閉環。
不過,可靈AI的增長勢頭,似乎難以彌補傳統業務的裂縫。至少從目前的財報看,快手的營收結構仍未擺脫對廣告、直播和電商的依賴,且這些老故事,這一次沒有給出市場足夠驚艷的答案。
在財報會議上,程一笑稱,可靈AI未來會加速C端應用的商業化。不過,這可能也並不容易,畢竟,在C端,豆包已經搶佔先位,阿里近幾天推出的千問和螞蟻「靈光」,瞄準的也是C端。
在資本市場,快手的價值也在重構。
在財報發佈后,大行野村下調了快手的目標價,從90港元降至77港元,原因在於第四季度指引略遜預期。國泰海通亦在研報中提示風險,「行業競爭加劇,AI變現不及預期等。」
當然,快手的基本盤價值依然穩固。目前,快手仍依然坐擁4.16億日活用户、134.1分鍾的日均使用時長和千億現金儲備,但於一家踩中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紅利的上市公司來説,「基本盤」不進就是退。
這便意味着,不管是要穩住現有局勢,還是要繼續求增長,快手的故事,僅僅靠一個可靈AI,可能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