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雷軍超1億港元增持,小米集團大漲近6%!美高層釋放鴿派信號,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大漲超3%,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連獲頂格淨申購

2025-11-25 11:22

今日(11.25),受美科技股大漲利好,港股科技集體反彈,100%純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漲超3%,盤中成交額輕松突破3億元!資金面上,近20日有14日獲資金青睞,累計「吸金」超1.8億元!截至11月24日,最新規模超48億元!

image

消息面上,雷軍斥資超1億港元增持小米,持股比例增至23.26%。11月24日晚間,小米集團發佈公告,本公司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控股股東雷軍於2025年11月24日通過由其全資擁有的Team Guide Limited購入合共260萬股本公司B類普通股,平均價為每股約38.58港元。以此計算,此次雷軍增持總計耗費資金超過1億港元。除增持外,小米集團於11月20日和11月21日分別回購5.08億港元和3.03億港元,年初至今已累計回購23.48億港元。

海外方面,美高層簽署行政命令,啟動一項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變革科學研究方式、加速科學發現的全新計劃「創世紀計劃」(Genesis Mission)。此外,受益於美高層釋放鴿派信號(支持12月降息),市場對政策放松預期增強,昨夜美股多數上漲,納指更是漲超2.5%。

同類唯一15BP最低檔管理費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亦漲超2%,盤中成交額已超2億元。資金面上,近20日累計「吸金」超2.6億元,已連續18個交易日獲資金「頂格」淨申購!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最新規模達68.82億元,基金最新融資余額為1.4億元。

image

港股科技板塊多數飄紅:小米集團漲近6%,快手-W漲超4%,阿里巴巴-W、華虹半導體漲超3%,中芯國際漲超2%,騰訊控股漲近1%。

image

注:以上為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僅做展示,不作為個股推介

【中信:港股將迎來第二輪估值修復+業績觸底反彈】

中信證券表示,展望2026年,港股將受益於內部的高層規劃催化,以及外部主要經濟體的「財政+貨幣」雙寬松政策,特別是美國和日本

自身來看,港股不僅具備了國內完整的優質AI產業鏈公司(包括基礎設施、軟硬件、應用),疊加越來越多的優質龍頭A股企業赴港上市,預計港股將受益於境內外市場的流動性外溢和AI敍事的持續催化。隨着港股基本面的觸底反彈疊加其依舊顯著的估值折價,判斷港股市場在2026年將迎來第二輪估值修復以及業績進一步復甦的行情。

1. 估值修復已至,靜待業績反彈。

經歷了2021至2023年的持續三年「殺估值」行情后,2024年以來恆生指數已邁入「業績+估值」雙擊的行情,而恆生科技也於今年迎來了估值的大幅修復,顯示全球投資者對港股的信心在回暖。估值維度,當前港股仍是全球主要市場中的估值窪地,而計算當前的恆生指數ERP仍高達到5.7%。業績來看,當前市場一致預期顯示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的2026E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5%和29.9%。考慮到明年海外政策利好,我國在高層規劃指引下或迎來政策加碼。疊加「反壟斷」的落地和AI商業化的推進,若宏觀層面的改善能兑現到上市公司業績,港股在2026年的基本面也將持續地觸底反彈

2. 業績周期見底,基本面預期好轉。

市場預計港股業績增速在2025年見底,恆生綜指2025年的營收與盈利增速預期分別為3.6%/3.5%,而2026年預計達5.5%/9.2%,且預計2027年高位企穩;隨着經濟改善,預計港股業績后續將由「盈利修復」擴展至「收入擴張」,形成營收與盈利共振上行的可持續趨勢。儘管2025年的企業再融資對ROE形成階段性擾動,隨着業績步入上行通道,市場預計港股大盤指數的ROE或續創新高。預期變化方面,7月25日以來恆生綜指的2025年盈利預測值已率先「踩剎車」並小幅抬升,2026年預期更走出一條清晰的上行曲線,港股整體盈利情緒已悄然轉暖

展望2026年與2027年,行業間盈利增速預期標準差顯著收斂,盈利版圖更趨平穩,有望降低市場對單一板塊的β依賴,助力行情有序輪動,為港股持續慢漲提供基本面支撐。結構上,成長板塊預計仍有較快的業績增長,周期行業預計業績具備彈性,業績或向上修復,共同帶動港股業績重拾升勢。(來源:中信證券20251120《港股2026年度策略》)

【港股科技財報季來臨!哪些值得關注?】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中報披露在即,2026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預計於2025年11月24日披露。

在此前披露的財報中,網易遊戲業務表現強勁。11月20日,網易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期內淨收入為284億元,同比增加8.2%。其中,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延續強勁表現,實現淨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11.8%,佔公司總營收比重升至82%,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此外,公司期內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8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網易遊戲業務正在加速回暖。2024年第三季度,網易期內遊戲業務板塊淨收入為209億元。

百度三季度業績亦超出市場預期。11月18日,百度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季度總營收312億元,百度核心營收247億元。三季度,百度首次披露AI業務收入,顯示同比增長超50%。其中,AI雲收入同比增長33%;AI應用收入達26億元;AI原生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2%達28億元。

騰訊財報依舊高速增長。11月13日,騰訊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稱,第三季度營收1928.7億元,同比增長15%,上年同期1671.93億元;第三季度淨利潤631.3億元,同比增長19%。三季報顯示,騰訊控股當季研發支出228.2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統計,截至11月21日,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成分股中11家公司已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分業務來看,受益於AI技術落地,成分股中互聯網個股的廣告營銷、電商、直播業務業績強勁,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時,AI需求也推動上游雲業務相關企業收入高增。另一方面,受益於海外份額增長,以及AI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拉動,小米集團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3%,淨利潤同比增長129.3%。受益於消費電子需求走強與存儲大周期共振,中芯國際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9%,淨利潤同比增長43.1%,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5.8%。

一鍵佈局港股科技,認準更「純」科技屬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標的指數聚焦TMT行業,不含醫藥、家電、汽車,AI屬性更純!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高達82%,龍頭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還支持T+0交易、不佔用QDII額度,是投資港股科技賽道更為高效便捷的選擇,一鍵輕松勾勒精華版的「科技版圖」!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以下優勢值得關注:1)阿里、騰訊、中芯國際、小米、華虹半導體,「世界級大廠」高度集中!2)相比港股科技板塊其他指數,無醫藥下跌影響!3)相比港股互聯網,納入國產算力等優質硬件!且佈局消費電子優質標的!4)標的指數在AI方面佔比更高,更契合當前科技行情!5)9月指數調倉中前十大權重新增地平線機器人-W,高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

看好AI產業鏈顛覆性投資機遇,認準全市場費率最低檔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恆生科技作為港股代表性核心旗艦指數,軟硬件兼備,綜合覆蓋科技各子板塊(芯片電子、製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蓋中國科技產業鏈,管理費僅為0.15%/年,較其他同類ETF顯著更低,也是全市場唯一的管理費僅15BP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還設有場外聯接基金(A類:013127;C類:013128)方便7*24申贖。

數據顯示,作為港股權威的旗艦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囊括了包括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網易-S、攜程集團-S等在內后綴帶S的二次上市港股互聯網科技龍頭覆蓋度更全,更能全面表徵中國頂級科技資產!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若盲目投資溢價率過高產品,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上述基金均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