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空頭」嚴厲警告:英偉達將是AI泡沫破裂先兆,正如當年的思科!

2025-11-25 10:07

財聯社11月25日訊(編輯 黃君芝)電影《大空頭》原型、以準確預測2008年次貸危機而聞名的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周一再次對人工智能(AI)泡沫發出了更嚴厲的警告,並將「AI霸主」英偉達與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的思科(Cisco)相提並論。

他在一篇名為《泡沫的根本標誌:供給側貪婪》(The Cardinal Sign of a Bubble: Supply-Side Gluttony)的文章中指出,人工智能的繁榮是一種「輝煌的愚蠢」,並指出英偉達是他預計該行業泡沫何時破裂的先兆。

image

「愚蠢之舉也能賺錢。創造性破壞和瘋狂的愚蠢正是美國成為世界創新中心的原因。公司被允許過度創新,直至走向滅亡。而且,還有更多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繼續這樣做。有時,新公司只是同一家公司轉型后的產物。」他寫道。

伯里解釋稱,在互聯網泡沫時期,科技行業以「高利潤的大型上市公司為代表,其中包括當時所謂的四大巨頭——微軟、英特爾、戴爾和思科」。同樣地,他認為,當前人工智能熱潮中也有五家上市巨頭: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和甲骨文。

值得注意的是,伯里特別指出,思科是處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沿的公司。1995年至2000年間,這家科技公司的股價飆升了3800%,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約為5600億美元。但也正是這家科技公司的股票,在世紀之交暴跌了80%以上。

如今,伯里認為,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正重演歷史:一家類似思科的公司再次成為這一切的核心,它不僅擁有所需的工具和資源,還具備與之相匹配的遠大願景。而它的名字如今是英偉達。

與25年前思科破紀錄的市值類似,英偉達如今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約為4.5萬億美元。而且,也不僅僅是伯里對此感到擔憂,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Lisa Shalett也對該公司不斷膨脹的市值感到擔憂。

今年9月,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她擔心未來24個月行業會出現「思科時刻」。Shalett解釋稱,圍繞英偉達的科技公司「正開始相互交織」,形成一種循環融資模式。

例如,英偉達在9月份承諾向OpenAI投資1億美元,並於上周宣佈將向Anthropic投資100億美元。作為回報,Anthropic將投資300億美元,用於在微軟基於英偉達技術的Azure雲平臺上擴展其Claude人工智能模型。

「這些持續不斷的投資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網絡,這些公司之間不斷地進行着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往復流動。」她補充説。

而英偉達CEO黃仁勛最近則駁斥了有關泡沫和循環融資的擔憂,稱該公司尚未撥出任何資金,而且其計劃進行的投資僅佔其收入的「一小部分」。

「我們近六七十年來首次徹底革新了計算技術。因此,世界各地已安裝的所有計算機都在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支持加速計算、視頻GPU和人工智能。這項建設將使我們在未來很多年里受益匪淺。」他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