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金:全球央行配置黃金的比例可能還有上升空間

2025-11-25 08:2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 作者:黃亞東 張文朗等

2022年以來,在地緣政治、「去美元化」、持續增長的美債等影響下,黃金價格持續攀高。從供需來看,黃金產量增長穩定,價格主要取決於需求,其中央行購金是近幾年主要的需求來源。不過,隨着金價不斷走高,有的央行的資產配置中,黃金與儲備資產之比已超過其目標,出現短期減持黃金的現象。總體而言,中金研究認為全球央行配置黃金的比例可能還有上升空間。

黃金產量增長穩定,價格主要取決於需求。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24年地上黃金總量為21.6萬噸。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以及Our World in Data的黃金產量數據,可以推斷1960-2024年黃金總量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5%,近幾年黃金每年的產量約為3000噸左右,基本保持穩定。

從需求端看,央行購金、投資、珠寶製造是主要的需求方,其中央行購金是近幾年黃金主要的需求來源。2024年,央行購金、投資、珠寶製造分別佔黃金總需求的24%、26%、44%,其余為科技需求,主要用於工業生產。從2021年到2024年,央行購金總量從450噸增長到1089噸,在黃金的總需求中佔比從11%提升到24%。同期,投資需求從1107噸小幅上升到1181噸,在黃金的總需求中佔比從25%小幅提升到26%;珠寶製造需求從2252噸下降到2027噸,在黃金的總需求中佔比從56%下降到44%。

但是,隨着金價不斷走高,央行購金量開始減少,同比出現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為634噸,相比於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減少13%。2025年,黃金的主要需求方從央行購金轉為投資需求,支撐了金價走高。2025年前三季度,黃金的投資需求為1566噸,相比於2024年前三季度增長了729噸,同比增長87%。

分國家/地區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5家央行減持黃金超過1噸,14家央行增持黃金超過1噸。減持黃金的包括德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新加坡、烏茲別克斯坦,增持黃金的主要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波蘭、土耳其等。其中,俄羅斯央行是2006年以來首次減持黃金。

在金價上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部分央行對黃金的配置超過其目標,而減持黃金。例如,2024年,波蘭央行表示其目標是將黃金在儲備中的佔比提高到20%[1]。而隨着金價快速上漲,截至2025年三季度,波蘭央行持有的黃金在儲備中佔比已達到24%,超過了其目標。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25年7月,波蘭央行自2023年以來首次減持黃金。

總體而言,全球央行配置黃金的比例可能還有上升空間。根據中金研究測算,從2022年一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全球央行的配置中,黃金佔其儲備資產的比例從13.3%上漲到23.7%,上升了10.4個百分點。在全球主要的黃金持有央行中,從2022年一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美國、意大利、法國、瑞士、日本、荷蘭等黃金持有量並未發生變動,因此對黃金價格有影響的是那些黃金持有量邊際增加的央行,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波蘭等。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截至2025年三季度,中國央行持有的黃金佔總儲備資產佔比為7.7%,印度央行持有的黃金佔總儲備資產之比為15.2%,或仍有增長的空間,而俄羅斯、波蘭央行已經開始減持黃金。根據中金研究測算,如果黃金配置佔比低於20%的央行將黃金配置佔比提升到20%(波蘭央行配置黃金的目標水平),黃金在全球央行的資產配置中佔比將從2025年三季度的23.7%提升至28.4%,仍有4.7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每個央行黃金配置佔比不一樣,有的比較高,比如俄羅斯央行在2024年四季度其減持黃金前,其黃金配置佔比為32%。

圖表1:地上黃金總量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美國地質調查局,Our World in Dat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黃金需求量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黃金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前三季度央行購金需求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5:前三季度黃金需求變動(2025 vs 2024)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增持、減持黃金的央行數量

注:僅統計了增持、減持超過1噸的央行數量。2025年數據截至三季度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7:央行的黃金持有量變動(2025年前三季度)

注:僅統計了增持、減持超過1噸的央行數量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本文摘自中金研究於2025年11月24日已經發布的《黃金需求的變化》,分析師:黃亞東 S0080523070016;張文朗 S0080520080009;黃文靜 S0080520080004;段玉柱 S0080521080004;周彭 S0080521070001;潘治東 S008012408002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