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4 18:10
中經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道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名單11月21日公佈。兩院共增選院士144人,其中,共選舉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73人,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院士71人。在軌道交通領域共有4人當選,是近6年來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中,來自軌道交通領域的包括: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簡稱「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馮江華,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高仕斌,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601186.SH,以下簡稱「中國鐵建」)首席專家、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肖明清,中南大學教授余志武。
馮江華,男,1964年11月出生,全國政協委員,高速列車牽引控制技術專家。馮江華1989年大學畢業后加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導了從「中華之星」「和諧號」到「復興號」「CR450」的牽引技術迭代。
高仕斌,男,1964年11月出生,高速鐵路供電技術與裝備專家。高仕斌主持研發高鐵供電保護—控制—調度一體化系統、高速弓網安全檢測—診斷—維修成套技術裝備、高電壓大容量卷鐵心節能牽引變壓器等系列重大裝備,解決了高速鐵路可靠供電、供電安全和供電節能等工程技術問題。
肖明清,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國水下隧道設計的主要先行者和開拓者之一。肖明清主持了80余座水下隧道,及包括我國首批高鐵和城際鐵路在內的近千公里山嶺隧道和500余公里城市隧道的研究與設計,在隧道設計理論、方法、關鍵技術、工程實踐等方面作出了原創貢獻。
余志武,男,1955年5月出生,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余志武長期聚焦鐵路「結構振動與損傷的隨機模擬和安全控制、服役狀態精準評定和性能提升」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發明橋上軌道結構充填層高品質建造技術、列車與地震作用下橋上行車安全模擬和災變防控技術,提出鐵路工程結構時變可靠度評定方法、服役狀態快速感知與性能提升技術。
其中,高仕斌和肖明清本科均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馮江華和肖明清分別在中南大學取得博士和碩士學位。此外,馮江華、高仕斌和肖明清均不是第一次參選。
本次院士增選是近年來軌道交通領域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2023年和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軌道交通領域均只有1人當選,分別為西南交通大學教授何川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601390.SH,以下簡稱「中國中鐵」)下屬子公司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宗余。
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中國軌道交通系統提名12位候選人全部落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馮江華當選院士后,中國中車成為國資委旗下,院士最多的涉鐵央企。中國中車目前有院士3人,分別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劉友梅,中車株洲所的丁榮軍和馮江華;其次為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均為2人。
此外,擁有院士最多的鐵路企業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共5人,分別為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築研究所原所長周鏡;國鐵集團前身,原鐵道部部長傅志寰;國鐵集團前身,原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國鐵集團前身,原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何華武;國鐵集團前身,原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盧春房。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本次增選后,我國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共908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