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4 17:3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核心要點速遞
2025年11月21日,雙鷺藥業(002038.SZ)在公司會議室接待了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千里馬資本等多家機構投資者及個人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公司董事兼董事會祕書梁淑潔女士就集採影響、新產品佈局、參股企業上市進展等核心問題與投資者展開交流。調研信息顯示,公司受集採衝擊的重點產品影響已逐步弱化,多款新上市產品正成為收入主力,同時參股的長風藥業、軒竹生物在港交所上市后市值合計近6億元,為公司貢獻潛在投資收益。
投資者關係活動基本信息
| 投資者關係活動類別 | √特定對象調研 □分析師會議 □媒體採訪 □業績説明會 □新聞發佈會 □路演活動 □現場參觀 □電話會議 □其他 |
|---|---|
| 參與單位名稱及人員 | 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千里馬資本等機構投資者代表及個人投資者 |
| 時間 | 2025年11月21日 15:00-16:30 |
| 地點 | 雙鷺藥業會議室 |
| 公司接待人員 | 董事兼董事會祕書 梁淑潔女士 |
集採影響逐步弱化 新產品成增長關鍵
針對投資者關注的集採對業績影響問題,梁淑潔表示,2023-2024年公司重點產品如白介素-11等因集採價格降幅超50%,導致主營業務收入出現較大波動。但至2025年前三季度,相關影響已逐步弱化,來那度胺、奧硝唑等產品已淡出銷售收入前十名,替莫唑胺下降幅度收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5.40%,降幅趨穩。
「未來增長將依賴新產品增量。」梁淑潔介紹,近兩年新上市產品中,伏立康唑片(抗真菌)已進入收入前五,伏格波列糖片、依帕司他片(降糖藥)逐步成為主力品種。此外,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氯酸(肝病用藥)中標第十一批國採,替米沙坦片、多西他賽注射液等接續中標品種也在貢獻收入。
參股企業港交所上市 市值合計近6億元
調研中,機構重點關注了公司對外投資進展。公告顯示,雙鷺藥業2010年以1000萬元初始資本參股的長風藥業,於2025年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目前持股1516.5653萬股(佔總股本3.68%),按11月20日收盤價計算市值近5億元。另一參股企業軒竹生物於2025年10月15日港交所上市,公司持股178.08萬股(佔0.34%),市值近1億元,原始出資2063.46萬元。
梁淑潔指出,兩家企業股票禁售期均為上市后12個月,未來將根據股價、估值等因素科學研判退出時機。此前,公司投資的首藥控股、星昊醫藥已分別在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主業+投資」雙輪驅動模式成效顯現。
非處方藥與創新葯儲備豐富 銷售渠道多元化
在新產品佈局方面,公司非處方藥領域推出國內獨家益生菌含片(含AKG),已在京東健康旗艦店售賣,其凝結魏茨曼氏菌可調節腸道微生態,AKG成分兼具調味與抗衰老功能。急救藥品硝酸甘油噴霧劑因起效快(30秒-1分鍾)、使用便捷,被定位為家庭常備急救藥,正加大渠道推廣。
銷售模式上,公司從傳統經銷為主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口服制劑在京東健康、美團買藥等平臺銷售佔比逐年提升。研發管線中,GLP-1周/日製劑(Ⅱ型糖尿病及體重管理)已完成臨牀,長效重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長效FSH)申報上市中,DT678(抗血小板藥)進入臨牀二期,一期數據顯示療效優於氯吡格雷且安全性更佳。
業績預期:集採衝擊減弱 需倚重新品放量
對於四季度及明年業績,梁淑潔表示,前三季度收入穩定,后續增長取決於市場及新品上市節奏。目前主力品種多已進入國採,若未來無大品種新增集採,價格下降影響將進一步弱化。公司計劃通過集採1-8批續約擴大市場,並加快重磅產品上市以提振主營業務。併購方面,公司暫無計劃,更傾向參股具有潛力的企業以規避經營風險。
本次調研嚴格遵守信息披露規定,未涉及未公開重大信息。雙鷺藥業表示,將持續通過產品結構優化與研發投入,推動業績恢復增長。
| 日期 | 2025年11月24日 |
|---|---|
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為AI大模型基於第三方數據庫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受限於第三方數據庫質量等問題,我們無法對數據的真實性及完整性進行分辨或覈驗,因此本文內容可能出現不準確、不完整、誤導性的內容或信息,具體以公司公告爲準。如有疑問,請聯繫biz@staff.sina.com.cn。
點擊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