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俞敏洪南極寫信引發網友羣嘲的真相

2025-11-24 15:21

俞敏洪從南極發給員工的內部信像是捅了馬蜂窩,意外引發網絡羣嘲。信中南極景緻,企鵝模式,一碗飽含能量的雞湯,本想激勵員工,不料反成了眾矢之的。信中17次提到「我」和「南極」,卻隻字不提員工轉型困境‌。「老闆在南極看企鵝,我卻在工位當牛馬」,兩相對照,比任何勵志語言都要刺眼。支持俞老闆的人認為真誠分享不該被全盤否定。‌反對的聲音拒絕嚥下這碗南極來的「冷凍雞湯」。

網友心里都有桿秤,秤砣雖小,能壓斤兩。你在南極賦詩,我在工位加班做事。不是員工不能吃苦,實在是這苦吃得太過真實刻骨;不是老闆不能抒情,實在是這情抒得不是時候。鮮明對比觸發了強烈的不平衡感,心里的秤就斜了。

代際隔閡,「Z世代」不愛「爹味」「老登」的空頭支票。老一代企業家講情懷、喜説教,新一代員工要看實際。情懷不能當飯吃,實際又少了些温度。俞老闆的信,情真意切,就是落錯了地方。就像對着正餓肚子的rapper吟誦詩和遠方,雖是好意,終究很難共情。

網絡評論區,人人都是裁判官。企業家的每句話,都會被放大。説得好,是分內事;説得差了,便千夫所指。雖然是時代進步,卻也讓老闆們説話時多了三分忌憚。60后、70后、80后企業家擅長「創業敍事+雞湯激勵」的俯視溝通,在「Z世代」網友那里明顯沒有什麼市場。新東方轉型期,員工連續經歷教培、直播、文旅業務調整,普遍處於高壓狀態‌。「噓寒問暖真不如來筆鉅款」‌。這一年,就因為缺乏共情被罵的企業家實在不少。

要説真話,先得懂人心。南極的冰雪再美,美不過員工的美好生活;企鵝的團隊再好,好不過給人獲得感的待遇和犒賞。企業家們已經功成名就,員工們還是辛苦牛馬。多數網友不僅與員工共情,更投射了自我情緒。事后,俞老闆有三次迴應,「員工有不滿,我和公司有問題,及時糾正」,並宣佈明年將送10名優秀員工赴南極旅行;解釋南極之行有工作任務;書面道歉解釋,強調雙向成就的關係。但是網友則認為本質上的勞資關係,老闆首先就不該讓員工產生相對剝奪感。

網友們反感虛假的完美人設,卻很喜歡説真話、干實事、有情緒價值的頭雁。過去享有不虞之譽,時下也免不了要面對求全之毀。對於當代企業家而言,如何在新時期「説真話」已成為一門必修課。老闆們可以學學老農種地——看天時,察地利,懂莊稼的脾氣。有不少分享型企業家的文筆、口才都已經登峰造極,但是當前的傳播環境,網友往往只記住老闆語錄里令人感覺冒犯的「金句」,而不會閲讀上下文。所以,平等的視角、關注員工實際需求、真誠地認同與共情,特別重要。

對員工説話,實實在在;談理想抱負,腳踏實地。當企業家再分享詩和遠方時,先看見、尊重員工眼前的苟且,順手羣發個「企鵝抱團」紅包,可能共情效果就能拉滿。畢竟,這世上最動人的,從來不是文采飛揚的豪言壯語,而是將心比心的體諒和落袋為安的回報。

看看新聞記者: 陳瑞

編輯: 陳瑞

責編: 周睿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