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4 16:5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近日,全球物流與能源裝備龍頭中集集團(000039.SZ)交出了一份「營利雙降」業績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超9%,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超14%。這一業績表現與去年同期「營利雙增」且營收創同期新高的局面形成鮮明反差。
證券之星注意到,營收下降和信用減值損失大幅攀升是導致中集集團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從主要業務板塊來看,公司前三季度多項物流相關主業業績疲軟,包括營收佔比位居前兩位的核心業務集裝箱製造業務和物流服務業務。分季度來看,中集集團Q3扣非后淨利潤同比暴降超75%,顯著拖累了前三季度整體業績。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集集團前三季度已計提高額信用減值損失,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應收賬款與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的比值仍高達10.27,公司所面臨的壞賬風險依然高企。
01. Q3業績嚴重惡化拖累全局
中集集團於1994年上市,是全球領先的物流及能源行業設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在物流領域,公司以集裝箱製造業務為核心,發展出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物流服務業務及循環載具業務等;在能源行業領域,公司主要從事能源/化工/液態食品裝備、海洋工程等業務。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團實現營收1170.61億元,同比下降9.23%;實現歸母淨利潤15.66 億元,同比下降14.35%;實現扣非后淨利潤14.55億元,同比下降14.01%。
證券之星注意到,營收下滑和信用減值損失大幅攀升是導致中集集團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
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團營業成本為1027.5億元,同比下降9.67%,這一降幅超過了營收降幅,公司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1.84%略升至12.23%。不過,因公司營收下降金額遠超營業成本減少金額,公司前三季度毛利潤相較上年同期仍明顯減少。
信用減值方面,因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報告期內中集集團信用減值損失由上年同期的8634萬元猛增至4.053億元,同比暴增369.38%,嚴重削弱了公司盈利表現。
證券之星注意到,近幾年中集集團應收賬款規模持續居於高位。雖然今年公司已計提高額壞賬損失,但截至三季度末,其應收賬款仍高達305.3億元,是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的10.27倍。這意味着公司面臨的壞賬風險依然較高。
受上述因素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團淨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11%下滑至2.05%。
分季度來看,今年Q3中集集團「營利雙降」,且營收和利潤降幅均超過了Q1和Q2。
今年Q3,中集集團實現營收409.7億元,同比下降17.82%,而Q1和Q2的營收增幅分別為11.04%、-14.16%。Q1-Q3,中集集團營收呈現加速下滑趨勢。同比來看,中集集團2024年Q3的營收增幅則高達44.3%。
業績層面,中集集團Q3實現扣非后淨利潤2.14億元,同比驟降75.39%。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今年Q1、Q2和2024年Q3,其扣非后淨利潤增幅均為正值。
證券之星注意到,中集集團Q3業績下滑主要受收入下滑和成本降幅有限影響。
今年Q3,中集集團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5.72%,不及營收降幅,該季度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3.6%下滑至11.4%,公司毛利潤同比大幅減少。此外,該季度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169.84%。同時,因公司上年同期資產處置收益高達9624萬元,而今年這部分收入驟降97.5%,也大幅削弱了Q3的業績表現。
多種因素影響下,中集集團Q3淨利率從上年同期的2.67%下滑至1.54%。
02. 物流板塊表現疲軟,核心集裝箱業務銷量下滑
證券之星注意到,從業務板塊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團不同板塊間業績明顯分化。其中,物流板塊多項業務經營承壓,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
2024年,中集集團收入達到1777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其中,受益於全球商品貿易需求回升疊加受紅海危機事件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收佔比35.01%的集裝箱製造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105.89%、127.84%。不過今年前三季度,雖然全球集裝箱需求仍維持穩定,但中集集團該業務產銷量較去年曆史峰值已大幅回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乾貨集裝箱累計銷量180.18萬TEU,同比下降27.53%;受南美水果出口驅動,冷藏箱實現銷量15.35萬TEU,同比增長64.35%。
而事實上,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已經負增長。今年上半年,受銷量大幅下滑影響,該業務實現收入217.35億元,同比下降12.88%。不過,受益於業務營業成本降幅較大,該業務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4.44億元,仍同比增長13.2%。
中集集團道路運輸車輛業務近年來收入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從2021年276.5億元的高點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209.98億元。今年上半年,該業務「營利雙降」。其中,業務實現營收97.53億元(營收佔比12.82%),同比下降8.85%;實現淨利潤4.08億元,同比下降28.89%。
今年前三季度,該業務則呈現「量增價跌」局面。雖然該業務經營主體中集車輛售出各類車輛同比增長7.21%達到10.16萬台,但該業務收入卻同比下降5.13%。而上年同期,該業務收入降幅更高達19.14%。
據中集集團財報披露,該業務受到的不利影響主要來自美國市場。該區域半掛車業務因需求下行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疊加採購成本受關税影響有所上升,導致該業務經營承壓。不過,中集集團表示,該業務今年第三季度收入環比已實現正增長。
中集集團物流服務業務2024年收入增幅高達55.65%,營收佔比為17.67%,是僅次於集裝箱製造業務的第二大主業。不過今年以來,受全球集運運價整體走低、市場需求不振及關税政策不斷變化等因素影響,該業務經營明顯承壓。
從半年報來看,該業務上半年「營利雙降」。業務實現營收135.79億元,同比下降3.62%;實現淨利潤為2.02億元,略低於上年同期的2.04億元。
面對市場不利局面,中集集團在今年三季報中表示,流服務業務的經營主體中集世聯達已正式啟動「二次創業」戰略升級,系統性調整業務架構,設立海運、行業物流與港口物流三大業務單元,並持續推動管理體系優化。在全球化佈局方面,中集世聯達正加快拓展沙特以外的其他中東和非洲網點,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劉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