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4 16:18
(來源: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
最近荷蘭要求安世半導體對華斷供的消息鬧得轟轟烈烈。11月初,安世中國發公告表示,將對東莞的封裝測試廠斷供晶圓。
不少網友才驚覺,東莞竟然有這麼重要的一家半導體生產製造廠。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東莞已經投入超過500億建設濱海灣新區,正在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大灣區的硅谷和陸家嘴。
此外,隨着深圳四十年發展,越來越多企業入駐,深圳人口也接近2000萬。矛盾逐漸浮現:深圳土地資源有限,而企業擴張需求也在不斷上漲,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成了巨頭企業的首要任務。
東莞逐漸成為深圳全新的伴生競爭者。不僅深圳本土企業紛紛開始入駐,馬雲、劉強東也開始大力加碼,大有將其打造成「第二個深圳」的勢頭。
01 廣深之間殺出的黑馬小城
東莞的地理優勢確實突出:東臨香港,南接深圳,北靠廣州,周邊城市撐起了粵港澳大灣區七成以上的經濟總量。
但真正讓它脫穎而出的,不僅是位置,更是「以秒計」的高效交通網——廣深港高鐵讓深圳和東莞之間距離不斷壓縮,只需18分鍾就能來往。
巨頭們正是看中這一點,開始接連落户。2018年,華為終端總部以「歐洲小鎮」之姿落子松山湖,佔地千畝,員工在湖畔寫代碼、城堡里開產品會,辦公環境堪比度假區。
OPPO、VIVO緊隨其后,在東莞建起全球研發中心;大疆則拿下濱海灣新區500畝地,將在東莞建設無人機研發製造的「超級基地」。
連從深圳生長起來的比亞迪,也將電池研究院遷移到了塘廈鎮,理由很簡單實在:這里的地價是深圳的五分之一,人力的成本也要低三成。
而東莞的野心不止於承接製造與研發外溢,更在佈局高潛力新興賽道。
這座城市早已出臺「8+4」產業規劃,將生物醫藥、未來生命健康列為重點發展方向。松山湖集聚超500家生物醫藥企業,再疊加大灣區萬億級大健康市場紅利,東莞自然成為巨頭爭搶的新戰場。
02 貓狗的東莞對決:真金白銀砸向大健康
於是,也成為馬雲與劉強東在物流與大健康賽道的關鍵戰場。
早年阿里率先提出大健康戰略,孵化出阿里健康;京東緊隨其后,全力押注京東健康。此前,京東健康明顯領先:去年財報顯示,其淨利潤高達47.9億元,成為京東集團的重要利潤引擎。而阿里健康同期淨利僅8.83億元。
作為大健康概念的先行者,京東早已加碼佈局這一領域,積極引入前沿科技的生物、醫療與健康產品。數據顯示,僅去年一年,京東就與超1200家醫藥品牌建立合作,還引入「派絡維pro」等前沿生科製品,上線不到半年就創下單夜銷售額破七位數的成績。
根據最新報道,該科技關鍵成分源自《Nature·Communications》上一項科研課題。哈佛大學醫學院發現,線粒體發生損傷時,引發的氧化壓力會干擾細胞正常功能,導致后代端粒長度縮減高達25%。這表明,線粒體與端粒之間有着關鍵的「衰老通訊網絡」。
而上述科技則以「靶向線粒體,細胞級抗衰」為核心,中老年受試者通過其長期干預后,骨骼密度、肌肉狀態、記憶力等多項生理指標均得到優化,健康存活周期提升近30%,被《Nature》評為「現階段較為可靠的抑衰方式之一」。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已逼近3億,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一二線城市的中老年羣體開始嘗試派絡維pro,反饋「睡眠質量明顯改善」「精氣神比以前好多了」「氣色紅潤,白頭發都少了」。
這類前沿生物健康製品的熱銷,也為京東平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量,而這一市場的潛力還遠未被挖掘。據艾媒諮詢發佈的報告預測,抗衰類製品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這也是京東抓住新興市場機遇,也成為其在競爭實力的關鍵。
03 「灣區之谷」:500億押注未來
東莞的野心,遠不止複製一個「深圳」。
眼下,這座城市已砸下500億元重金,全面開發濱海灣新區,目標直指「大灣區的陸家嘴」。騰訊數字銀行、平安科技金融總部已率先入駐,成為驅動區域躍升的核心引擎。如今,東莞加速崛起,被廣泛視為「下一個深圳」,阿里和京東自然不願錯過這波紅利。
為搶佔這個戰略要地,馬雲早在2015年就砸下80億元,在東莞佈局菜鳥華南總部;2020年又追加160億元,打造阿里自有的智能物流網絡,日均訂單高達500萬單。
(京東在東莞佈局的「亞洲1號倉」)
而一向以自建物流為王牌的劉強東也感受到壓力,迅速反擊:豪擲320億元,在東莞建成京東「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將華南配送時效推入「半日達」時代。
歷史彷彿在迴響——44年前,深圳借力香港加工貿易崛起;44年后,東莞沿着相似路徑,卻瞄準更高目標:衝向產業鏈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