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11-24)

2025-11-24 16:20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瑞銀:預計本周數據表現將足夠疲軟,推高美聯儲年底前降息概率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的策略師在報告中表示,美元可能會走弱,因為美國本周公佈的數據預計將表現疲軟。重要數據包括周二的零售銷售、消費者信心以及成屋簽約銷售,周三將公佈耐用品訂單、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以及新屋銷售。策略師指出,這些數據將影響市場對經濟增長、通脹以及美聯儲政策的預期。「我們仍預計即將公佈的數據會足夠疲軟,從而推動市場預期向12月降息概率上調,這將使美元在年底前承壓。」

2. 瑞銀:明年AI與科技將引領全球股市上漲15%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辦公室表示,人工智能以及更廣泛的科技主題將在2026年繼續成為全球股市表現的主要驅動力,延續2025年的強勁走勢。在最新展望中,瑞銀認為宏觀環境正在變得更加有利,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明年下半年趨於穩健。根據該行預測,美國GDP增速為1.7%,受益於更寬松的金融環境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歐元區增速預計為1.1%,亞太地區接近5%。儘管市場仍擔憂大型科技股估值過高及潛在泡沫風險,瑞銀依然保持樂觀態度,認為人工智能、財政支持和貨幣寬松政策將繼續推動市場上漲,即便人口結構和去全球化等長期阻力仍在。預計全球股市到2026年底將上漲約15%,在美國市場,瑞銀看好科技、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板塊。在歐洲市場,偏好工業、科技和公用事業。在亞洲市場,中國尤為突出,尤其是科技行業,預計2026年盈利增長將飆升37%。

3. 巴克萊:鮑威爾或將推動美聯儲下月降息

巴克萊研究指出,美聯儲下月的利率決議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主席鮑威爾很可能推動FOMC作出降息決定。根據近期的講話,巴克萊認為理事米蘭、鮑曼和沃勒可能支持降息,而地區聯儲主席穆薩勒姆和施密德則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理事巴爾和傑斐遜,以及古爾斯比和柯林斯的最新表態顯示,他們態度尚未明確,但更傾向於維持現狀。理事庫克和威廉姆斯則依賴數據,但似乎更支持降息。巴克萊表示:「這意味着在考慮鮑威爾的立場之前,可能有六位投票者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五位傾向於降息。」該行補充道,鮑威爾最終將主導這一決定,因為理事們要公開反對他的立場門檻很高。

4. 巴克萊:美元將在2026年前繼續走強

巴克萊研究預計,風險資產將獲得更穩固的支撐,美元將在2026年前繼續走強。儘管市場因人工智能估值、投資回報和盈利增長的不確定性而產生波動,美元仍保持韌性。巴克萊在報告中指出:「我們對美元的正面觀點主要基於美國大規模的人工智能資本支出計劃,這些計劃可能在經濟、地緣政治和競爭層面帶來變革性影響。」此外,隨着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減弱、關税風險緩解以及財政刺激措施的推進,美元動能預計在2026年前保持積極。巴克萊補充道:「即使風險情緒進一步惡化,美元兑日元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而高貝塔值的新興市場貨幣可能面臨脆弱性。」

5. 澳新銀行:金價回落但基本面穩固,白銀表現仍亮眼

澳新銀行表示,黃金價格已從近期4380美元的峰值回落,目前交投於4000美元附近。儘管如此,市場基本面依然穩固,投資需求旺盛且央行購金勢頭強勁。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通脹與消費者支出領域的風險平衡態勢,預示着美聯儲下月有望降息25個基點。經濟增長放緩、股市估值過高、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全球資金從美國資產轉向多元化配置等因素,預計將持續支撐穩健的投資需求與央行購金趨勢。白銀表現繼續優於黃金,黃金白銀價格比率已降至80。十月零售投資增長令現貨市場供應趨緊,進一步助推了白銀強勢。

6. 美國銀行:日本刺激計劃對提振GDP作用有限

日本內閣上周批准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及其支持的2025財年補充預算案,但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仍對其效果保持謹慎。日本政府估計,這些刺激措施將在未來三年平均推動實際GDP增長1.4個百分點。但報告指出:「然而,假設財政乘數為0.3倍,家庭支持措施對GDP的提振預計在0.2個百分點左右,即便考慮到上一財年已決定的所得税減免。」儘管減税和能源補貼將在明年1月開始抑制日本核心CPI,但額外的能源補貼和現金發放大幅提升國內消費的可能性不高。美國銀行警告稱,日本財政赤字在2026年再次擴大的風險正在上升。

國內

1. 中金:料明年金價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周期性需求尚未見頂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指,有別於過去3年,此次貴金屬升勢主要由黃金周期性需求所帶動,同時白銀價格升幅超越黃金。展望2026年,該行認為周期性需求及結構性趨勢有望持續推動金銀價格延續上行趨勢。基準情境下,該行料2026年COMEX黃金價格將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白銀價格升至每盎司55美元,較目前升勢仍有上行空間。該行認為,貴金屬的周期性投資需求尚未見頂,因美國貨幣政策短期內或轉向寬松,而長期通脹預期脱錨的風險可能持續存在。另一方面,在新的宏觀秩序下,實體黃金的獨特配置價值,以及白銀作為戰略資源的屬性將日益突出,將為全球央行買金、私人實物投資及區域性庫存囤積提供結構性支持。

2. 中信證券:全球風險資產的波動本質是風險資產對於AI單一敍事過於依賴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全球風險資產的波動表面是流動性問題,本質是風險資產對於AI單一敍事過於依賴,當產業發展速度(尤其是商業化)跟不上二級市場的節奏時,適當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種紓解風險的方式。AI拓寬商業化場景、成本端硬件讓利、金融穩定風險上升迫使美聯儲提前降息都可能會打破當前僵局。在此之前,對A股而言,穩健回報導向的絕對收益資金持續入市在增強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在增量資金越來越多的以左側穩健型資金為主的資金生態下,A股/港股未來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樣出現「急跌慢漲」,對需要增配權益的投資者而言,當下風險的提前釋放給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佈局2026年的契機。從配置上看,資源/傳統制造業定價權的重估、企業出海仍是核心增配方向,而高切低的策略因為預期過於一致,未來輪動擇時的難度反而會明顯加大。

3. 中信證券:政策推動下,氫能有望逐步邁入產業化階段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十五五」期間,在政策推動下,氫能有望逐步邁入產業化階段。研報預計綠氫與算力、綠氫與風、光新能源的深度融合或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FCEV有望在氫能高速運輸走廊的規劃下加速增長,綠色燃料的市場規模有望擴大、工業領域減碳或衍生出綠氫新的應用場景,帶動綠氫產業鏈和電解槽設備需求的增長。目前國內氫能公司盈利壓力依然較大,但「十五五」期間行業實現產業化后,盈利增長可期。長期角度,建議關注三條主線,其中重點推薦主業有安全邊際,氫能業務具備成長潛力的公司。

4. 中信建投:白酒周期底部配置,大眾品三大主線掘金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當前食飲板塊經歷長期回調,估值已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市場預期較弱,白酒等優質資產底部邏輯清晰,大眾品聚焦三條主線具備細分領域結構性機會。白酒方面,行業動銷持續磨底,茅臺治理電商亂象穩定價格預期,以業績出清卸包袱+強品牌支撐動銷+強運營賦能渠道+新營銷模式探索的底部配置邏輯。大眾品方面,把握餐飲供應鏈與商超定製邊際改善、健康化功能化高景氣增長、成本周期優化等三大主線。

5. 中信證券:短期內「AI泡沫」破滅的極端敍事預計難以顯現

中信證券研報稱,我們判斷11月20日美股下跌由宏觀因素主導,而非AI泡沫破裂引發的恐慌性拋售。此輪迴調主因是9月非農數據的超預期疊加美聯儲鷹派言論,觸發市場獲利了結;結合美國就業市場邊際走弱,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或成本輪「鷹派恐慌」情緒頂點,此后市場交易主線或轉向特朗普對新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博弈。AI板塊基本面仍穩固,在Token指數級增長、供應鏈仍存瓶頸、四大科技巨頭強勁的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下,短期內「AI泡沫」破滅的極端敍事預計難以顯現。

6. 中信建投:當前市場處於「三期疊加」,長期來看慢牛格局主要因素不變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當前市場處於「三期疊加」,即牛市中段整固期、景氣驗證關鍵期、業績政策空窗期,市場震盪輪動和資金年底止盈等特徵會進一步放大。近期海外環境擾動較多,美聯儲12月降息預期反覆致全球市場流動性預期波動,英偉達財報超預期但股價巨震,投資者擔憂AI開支可持續性並蔓延影響A股情緒。長期來看慢牛格局主要因素不變,短期策略上以擇機佈局為主,等待12月中上旬聯儲議息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地,期間若調整較充分也可加倉吸籌,關注60日線與半年線支撐和市場縮量情況,行業重點關注銀行、石油石化、鋼鐵、農林牧漁、鋰電、新材料等。

7. 中信證券:當下風險的提前釋放給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的契機

中信證券研報稱,AI拓寬商業化場景、成本端硬件讓利、金融穩定風險上升迫使美聯儲提前降息都可能會打破當前僵局。在此之前,對A股而言,穩健回報導向的絕對收益資金持續入市在增強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在增量資金越來越多的以左側穩健型資金為主的資金生態下,A股/港股未來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樣出現「急跌慢漲」,對需要增配權益的投資者而言,當下風險的提前釋放給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佈局2026年的契機。從配置上看,資源/傳統制造業定價權的重估、企業出海仍是核心增配方向,而高切低的策略因為預期過於一致,未來輪動擇時的難度反而會明顯加大。

8. 光大證券:牛市第三年時間重於空間

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市場當前位置有望是長期牛市的起點。基本面的逐步好轉與產業亮點仍然是市場長期牛市的基礎,居民資金的流入與「十五五」開局之年的政策支持將決定市場的斜率與節奏。與往年全面牛市相比,當前指數仍然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但是在政府對於「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牛市持續的時間或許要比漲幅更加重要。展望2026,價格變化或許將成為盈利的主要拉動因素。在經歷了一輪政策端顯著拉動之后,2026年國內經濟或將重新進入到平穩運行階段,價格因素對於盈利的影響或許將更加明顯。預計2026年A股盈利將逐步修復,全部A股非金融增速將修復到10%左右,同時盈利結構上或許將會有更多亮點。

9. 中信證券:商業航天司正式成立,衞星產業迎職能整合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近日,國防科工局官網發佈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其中,招聘「商業航天司航天監管崗」,意味着商業航天司這一關鍵職能機構已正式成立。在發射端,中型運載火箭即將首飛,助力星座大規模組網。目前GW、千帆星座均超百星在軌,應用端落地在即。中信證券認為,商業航天司的成立將有效整合多部門相關職能,衞星產業發展有望在更高層面實現統籌協調,商業航天發射審批、衞星運營牌照發放等關鍵環節的推進效率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