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里中報披露在即,千問APP一周下載突破1000萬次!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反攻漲超2%!機構:港股正進入佈局區

2025-11-24 14:43

今日(11.24),港股科技集體反彈,100%純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大漲超2%,盤中成交額已超6.3億元!資金面上,近20日有15日獲資金青睞,累計「吸金」超1.8億元!截至11月21日,最新規模超47億元!

image

同類唯一15BP最低檔管理費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亦漲超1.3%,盤中成交額超4.6億元。資金面上,近20日累計「吸金」超2.5億元,已連續17個交易日獲資金「頂格」淨申購!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最新規模達66.82億元,基金融資余額維持1.6億元以上高位!

image

港股科技板塊多數飄紅:快手-W漲超7%,嗶哩嗶哩-W、網易-S漲超6%,阿里巴巴-W大漲超5%,百度集團-SW漲超4%,騰訊控股漲超2%,小米集團-W漲近2%。

image

注:以上為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僅做展示,不作為個股推介

【港股科技財報季來臨!哪些值得關注?】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中報披露在即,2026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預計於2025年11月24日披露。

在此前披露的財報中,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網易-S的遊戲業務表現強勁11月20日,網易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期內淨收入為284億元,同比增加8.2%。其中,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延續強勁表現,實現淨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11.8%,佔公司總營收比重升至82%,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此外,公司期內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8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網易遊戲業務正在加速回暖。2024年第三季度,網易期內遊戲業務板塊淨收入為209億元。

此外,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百度集團-SW三季度業績亦超出市場預期。11月18日,百度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季度總營收312億元,百度核心營收247億元。三季度,百度首次披露AI業務收入,顯示同比增長超50%。其中,AI雲收入同比增長33%;AI應用收入達26億元;AI原生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2%達28億元。

騰訊財報依舊高速增長。11月13日,騰訊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稱,第三季度營收1928.7億元,同比增長15%,上年同期1671.93億元;第三季度淨利潤631.3億元,同比增長19%。三季報顯示,騰訊控股當季研發支出228.2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統計,截至11月21日,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成分股中11家公司已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分業務來看,受益於AI技術落地,成分股中互聯網個股的廣告營銷、電商、直播業務業績強勁,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時,AI需求也推動上游雲業務相關企業收入高增。另一方面,受益於海外份額增長,以及AI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拉動,小米集團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3%,淨利潤同比增長129.3%。受益於消費電子需求走強與存儲大周期共振,中芯國際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9%,淨利潤同比增長43.1%,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5.8%。

【AI應用落地進度如何?阿里巴巴兩大重磅盤點!】

消息面上,11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的AI(人工智能)助手千問App(應用程序)公測一周,下載量已突破1000萬次。阿里巴巴透露,千問App定位為「會聊天能辦事的個人AI助手」,后續將推動千問App與電商、地圖、本地生活等業務生態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其Agentic能力。

同日,螞蟻集團推出的全模態通用AI助手靈光在上線6天總下載量已突破200萬。在首次破百萬下載用時4天刷新紀錄后,再破百萬的時間壓縮到了2天,靈光持續領跑全球AI產品的下載增速度。(來源:封面新聞)

東方證券認為,阿里通過千問APP加大AI應用佈局力度,看好AI應用佈局完善后阿里的全棧AI優勢強化,且干問APP可與集團其他生活服務雙向賦能,實現流量共享與收入提速,看好千問APP在阿里業務內的多方向增長潛力。(來源:《AI應用關鍵一手》)開源證券表示,伴隨谷歌Gemini3系列模型驚艷,阿里系Agent快速成長,AI應用或迎黃金時代。(來源:《模型和Agent交相輝映》)

【機構:港股正進入佈局區】

華泰證券指出,流動性是近期港股調整重要原因之一,歷史上年初好轉。年底成交活躍度下降,南向資金流入動能趨緩,年初或好轉。歷史上看12月南向平均淨流入相較於9月縮窄約25%。但年初資金再配置和春季躁動行情下,南向資金通常大幅流入,1月南向淨買入歷史均值在510億上方。

基本面擔憂時隔半年多后再度浮出水面,但華泰證券並不悲觀。從年初以來,港股市場的上行就持續受到所謂「無基本面」支撐的質疑,近期AI敍事擾動和宏觀數據走弱又引發相關討論。在AI敍事上,港股相關公司主要集中在國產算力、模型和應用,前景主要掛鉤我國自身科技發展,當前進展與美國自2023年來已經持續發展三年的周期不同。往后看,在高層規劃支持下,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長期主題

此外,華泰證券對港股企業的基本面前景並不悲觀,在年度展望中預測2026年海外中資股非金融盈利增速從今年的10%進一步上升到15%左右,宏觀表觀增長温和改善,企業盈利能力繼續提升是主要動力。當前時點,可等待本周阿里、美團等港股核心企業發佈財報以及密集解禁期結束。(來源:華泰證券20251123《港股正在進入佈局區》)

一鍵佈局港股科技,認準更「純」科技屬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標的指數聚焦TMT行業,不含醫藥、家電、汽車,AI屬性更純!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高達82%,龍頭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還支持T+0交易、不佔用QDII額度,是投資港股科技賽道更為高效便捷的選擇,一鍵輕松勾勒精華版的「科技版圖」!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以下優勢值得關注:1)阿里、騰訊、中芯國際、小米、華虹半導體,「世界級大廠」高度集中!2)相比港股科技板塊其他指數,無醫藥下跌影響!3)相比港股互聯網,納入國產算力等優質硬件!且佈局消費電子優質標的!4)標的指數在AI方面佔比更高,更契合當前科技行情!5)9月指數調倉中前十大權重新增地平線機器人-W,高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

看好AI產業鏈顛覆性投資機遇,認準全市場費率最低檔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恆生科技作為港股代表性核心旗艦指數,軟硬件兼備,綜合覆蓋科技各子板塊(芯片電子、製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蓋中國科技產業鏈,管理費僅為0.15%/年,較其他同類ETF顯著更低,也是全市場唯一的管理費僅15BP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還設有場外聯接基金(A類:013127;C類:013128)方便7*24申贖。

數據顯示,作為港股權威的旗艦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囊括了包括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網易-S、攜程集團-S等在內后綴帶S的二次上市港股互聯網科技龍頭覆蓋度更全,更能全面表徵中國頂級科技資產!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若盲目投資溢價率過高產品,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上述基金均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