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4 10:2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國有企業16個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發佈
2024年11月,在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標’杆引領 ‘準’則護航 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平行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發佈了國有企業首批11個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
2025年11月,在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以評促建,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平行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進一步發佈了國有企業第二批5個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已公佈的指標體系涵蓋電網、油氣勘探開發、發電、通信、汽車、冶金、航空、礦業、裝備製造、航運、建築、石油煉化、醫藥、建材、物流、檢驗檢測等16個行業。
基於已形成的16個行業評價指標體系,以2024年度數據為基礎,中國企聯對16個行業企業開展了世界一流企業建設評估。從總體結果看,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在45家參評中央企業中,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國寶武、中國遠洋海運、中國建築、中國中車集團、中交集團在內的13家企業位居行業第一梯隊,在綜合排名中居於前列。
這些指標體系如何構建?
具體又是如何計算?
近年來,在眾多企業實踐探索的基礎上,中國企聯梳理總結了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十大關鍵路徑:
一是戰略領航,錨定一流方向。南方電網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構建了閉環管控的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工作體系。中國華能以「五個價值」為引領,通過五步法,構建價值創造「六大一流體系能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
二是實力築基,厚植規模優勢。中國石化大力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油氣儲備能力建設,是我國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供應商。國家電網持續保持全球特大型電網最長安全紀錄,建成42項特高壓輸電工程,成為世界上輸電能力最強、新能源併網規模最大的電網。
三是產業升級,培育新興動能。中國中車集團加快構建「雙賽道雙集羣」產業格局,保持軌道交通裝備業務全面領先、全鏈領跑,實現清潔能源裝備業務全面先進、全鏈領先。中國能建充分整合電力領域核心優勢和非電基礎設施領域專業優勢,系統推進「能源+」「數字+」共享融合新基建。
四是創新驅動,突破技術壁壘。鞍鋼深度開發釩鈦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有效解決進口鈦精礦難題,築就釩鈦產業國家戰略壓艙石。中交集團成功研製世界最大液壓油缸,攻克了深遠海工程建造的多項關鍵技術。
五是精益賦能,深挖運營潛能。中國一重實施成本領先深化工程,構建了「14453」精益成本管理體系,為降本節支工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與行動綱領。中國建築首創「一體化建造」理論,實現全流程貫通,破解「成本高」痛點。中鹽集團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建成全級次企業ERP系統,實現業務「橫向到邊」、組織「縱向到底」,實體組織「全覆蓋」。
六是生態協同,構築發展網絡。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成立「中國氫能聯盟」,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動戰新業務發展。中國寶武勇當新型低碳冶金現代產業鏈鏈長,聚焦產業鏈重點攻關環節,構建融通共鏈發展新生態。中國遠洋海運打造「航運+港口+物流」一體化的全球供應鏈服務生態圈,發起倡議創建全球航運商業網絡。
七是全球標準,拓展國際空間。中國移動累計牽頭313項5G國際標準,居全球運營商首位。中國建材聚焦非金屬材料主業打造行業標杆產品,不斷鞏固我國在全球非金屬材料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八是制度破題,激發內生動力。中國三峽集團將ESG理念、要求和標準有機嵌入到公司治理體系,不斷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中國電氣裝備持續優化改革機制,推動改革理念、示範企業經驗推廣、數智化系統等三個「全面貫穿」,確保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地見效。
九是責任擔當,彰顯國企風範。中國海油持續投入扶貧援藏和抗疫救災各類資金,有效助力定點幫扶縣市全部脱貧摘帽,開啟鄉村振興。中國安能構建「1234」應急救援能力體系,迅速響應救援需求,強化「國家隊」地位。
十是底線思維,築牢安全屏障。中國石油大力實施油氣「增儲上產」戰略,原油產量五連增,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端牢「能源飯碗」。中糧集團依託全產業鏈佈局,加快構建現代糧食物流供應鏈體系,讓糧食供應更有韌性,更加安全。
來源:中國電力報 國資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