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線巡禮 我身邊的中國石油青年 | 焊花閃耀處,青春綻芳華

2025-11-23 09:31

者 | 李曾珍

編輯 | 張惠清

李曾珍在車間測量手工焊焊縫寬度 李曾珍在車間測量手工焊焊縫寬度

我叫李曾珍,是中國石油管道局研究院焊接技術中心的焊接工程師。十年前,我帶着四川宜賓燃面的熱辣韌勁,決定從長江源頭的家鄉出發,奔赴渤海之濱的河北廊坊管道局。十年光陰,焊花無數次在弧光中跳躍,我漸漸「熔」入了祖國能源儲運事業。

焊條如椒:車間里的熱辣修行

2015年的夏天,我被管道局分配到研究院焊接中心。按照新員工培養安排,我需要在車間「蹲」滿一年。走進焊接車間,空氣中金屬灼燒的氣味混着機油香,撲面而來,像極了剛潑上熱油的四川火鍋,濃烈又真實。媽媽知道后,在電話里欲言又止:「女娃娃干焊接,太辛苦……」我懂她的心疼,卻笑着寬慰她:「莫擔心嘛,我這里天天都有‘花’看嘞!」——我説的,正是那焊槍下噼啪綻放的焊花。雖然不確定這話能不能讓她少一份擔心,但我決心換上那身紅色工裝,全身心投入到焊花噼啪飛濺的車間工作中,讓在校園的所學所長落地生根,做一位焊「花」姑娘。

我的第一位師父宋龍龍,帶我鑽進堆滿焊材的庫房,拿起一根J557焊條塞到我手里:「你摸摸,這藥皮子粗糙得很,性子烈得像你老家的朝天椒,焊的時候得沉住氣‘鎮’住它,不然焊縫容易‘冒火’(開裂)。」我趕緊掏出小本記下,默默把J557和「需要鎮住的辣椒麪」畫上了等號。師父又展開一卷ER50-6焊絲,接着説:「這焊絲細膩,得用小參數慢焊,焊縫才勻實。」我盯着那銀光閃閃的焊絲,暗下決心:要像慢煨宜賓芽菜那樣,精心對待每一次焊接。

那半年,我成了宋師父最黏人的「小徒弟」。只要他操起焊槍,我就守在一邊,緊盯那弧光閃爍處。嗞嗞的電弧聲里,焊花飛濺,猶如川渝民間的「打鐵花」。就像老茶客聽水辨温,我也從電弧聲中摸出了門道:聲音平穩清亮,焊縫必定漂亮;「噼啪」亂響,準是出了問題。

車間里,焊花映着我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符號與術語。那些被火花點亮的日子讓我越發相信:學技術,就是一場熱辣修行——唯有一遍遍「磨」過、「淬」過,才能真正淬鍊出精湛的技藝。

椒香初沸:職場起步的慌亂「試辣」

結束車間實習,剛成為助理工程師的我正對未來滿懷憧憬,第一個任務就悄然而至。「珍珍,這個鋼管檢測項目交給你。我手頭有其他急活,你直接對接客户。」領導一句話,讓我這個從沒和客户打過交道的新人頓時慌了神——該問什麼?重點在哪?腦子里一片空白。

但四川人骨子里的韌勁告訴我:不能虛!我深吸一口氣,拿着從同事那討來的報告模板,撥通了客户的電話。儘管聲音發緊,我還是努力穩住語氣,一條條問清了檢測需求。掛掉電話后,我對照行業標準埋頭編寫試驗方案,從鋼管加工、試驗步驟到數據記錄,反覆覈對,不敢有半點疏漏。最終,中心領導看着我的報告頻頻點頭,我心里的那股爽快勁兒,就像吃到正宗的四川火鍋——又麻又辣,痛快十足!

2016年5月,國際項目業主調研焊接技術,我臨危受命負責業務介紹。面對老外,我英語説得磕磕絆絆,專業術語講到一半卡住,急得直用手比劃。那場「手舞足蹈」的講解結束后,我暗下決心:不僅要有能焊得紮實的技術實力,還得補齊短板,突破語言關!

從那以后,我一邊惡補專業英語,一邊系統性自學考取了國際焊接工程師、國際焊接檢驗師等9項資格證書。漸漸地,我把中心管道、站場各類業務「摸」了個透,也拿到了報告「簽名權」。雖然我人還未曾踏出國門,但帶着我簽名的那一份份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已經深深扎進了中東、東南亞、非洲、歐洲等地的工程現場。

這一切為我的職業發展按下了「加速鍵」,也讓我終於有底氣走到中心領導面前主動請纓:「國際項目,我想試試!」

火鍋沸騰:國際舞臺的麻辣交鋒

機會終於來了。2020年11月初的一個早上,中心主任閆臣找我:「現在有個東非管道項目,業主是法國道達爾,你要接嗎?」

「接!」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可剛接手,我就意識到這簡直是一盆「特辣火鍋」——濃烈挑戰撲面而來,衝得我一時發懵。道達爾對管道環焊縫的要求堪稱「地獄級」:既要強度高,能扛住內部高壓;又要塑性好,能延展不斷裂;還要韌性足,能在東非的複雜環境下抑制裂紋。我們查遍國內外資料,並沒有哪家公司曾經達到過這樣的標準。

道達爾的體系對焊接技術要求之高,在業內是出了名的。項目想要順利完工,我們就必須拿出過硬的中國方案。基於多年來在管道自動焊領域的施工經驗與技術沉澱,公司決定力推自主研發的CPP900自動焊裝備和配套技術。可是,這套設備和技術還沒有真正在海外大規模應用過,業主技術團隊頻頻質疑:「Is it qualified?」(能符合要求嗎?)話里話外滿是不信任。

正是這份質疑,點燃了我們的鬥志!公司迅速組建青年突擊隊,大家下定決心,非要攻克這道「既要、又要、還要」的難題不可,一定得讓中國技術在國際舞臺站穩腳跟。

全焊縫拉伸試驗接連受挫,48天內連做23組,全部失敗。挫敗感如潮水般涌來,幾乎將我淹沒。直到第24次結果出來,我再也撐不住,蹲在角落眼神發空。恍惚間,聽見隊友喊了一聲:「不就是再來一次嘛!」

這一聲,撞進我心里。

我猛地清醒——「對!不就是再來一次嘛!雄起!扛過去!」作為焊接技術負責人,就算輸,也要輸在再試一次的路上!

相比常規工藝只需焊幾道口,我們「死磕」了整整一年,焊了上百道焊口,測了上千個試驗點,畫了上萬條曲線。最終,憑藉翔實的數據報告,我們打破了業主的所有疑慮。當業主技術負責人呂克先生(Luc)的語氣從質疑轉為肯定時,我知道,歐洲業主體系的大門今天被我們叩開了!

2025年,是我與焊花相伴的第十年。弧光閃爍,見證了我從青澀走向成熟;焊縫蜿蜒,承載着我始終如一的堅守。如今,我和團隊正續寫與道達爾的合作新篇。隊友問「我們能走多遠」,我目光灼灼,笑着回答:「過了東非,下一站就去巴布亞新幾內亞!」——這是我們的約定,更是焊花照亮的前路。焊花要亮,青春要燃,我會繼續做那個帶着川味韌勁的焊「花」姑娘。

[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2025年第11期 ]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