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網紅一姐融資,估值350億

2025-11-22 15:27

(來源:投資界)

流量女王創業史。

作者/王露 

報道/投資界PEdaily 

這一筆融資令人意外。

美國網紅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的內衣品牌Skims宣佈完成新一輪2.2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50億美元(約355億元人民幣),由高盛另類投資部領投。

作為全球流量女王,卡戴珊因性格豪爽言辭大膽也被粉絲稱為「金姐」。而從知名網紅手中誕生,Skims自帶流量體質,成立六年已風靡全球。在中國市場,憑藉一條基礎款連衣裙引爆社交平臺,被追捧為「全網神裙」。

此次融資又將Skims推至聚光燈下——50億美元估值,已超過競爭對手維多利亞的祕密與安德瑪兩家上市公司市值之和。悄然間,曾被視為女明星玩票的「網紅生意」,已不容小覷。

地表最強網紅

干出一個內衣獨角獸

Skims背后是一位全球頂流網紅。

1980年,金·卡戴珊出生於洛杉磯一個自帶聚光燈的家庭:父親羅伯特·卡戴珊是「辛普森案」中的知名律師,母親克麗絲·金納則是好萊塢電視製作人。作為家中次女,卡戴珊從小浸潤在名利場邊緣,高中時便在父親的音樂公司實習,早早接觸娛樂產業運作。

25歲那年,她參演人生第一部電影。但真正改變命運的,是2007年母親出品的真人秀《與卡戴珊姐妹同行》。節目將卡戴珊五姐妹的私生活戲劇化呈現,爭議與流量齊飛。伴隨着各種曝光,這位地表最強網紅逐漸走到大眾面前,開啟自己的商業變現之路。

時間來到2019年,坐擁數億粉絲的卡戴珊還在為找不到一件合身的塑身衣發愁——不是設計陳舊就是顏色太淺,只能自行裁剪、染色改造。她由此判斷,市場存在空白。2019年,個人內衣品牌「Kimono Intimates」上線,后因文化爭議更名為Skims。

自帶卡戴珊個人風格,Skims的產品凸顯曲線又強調對不同身材的包容性,推出多達12種膚色和XXS至4XL的碼數範圍,這一理念戳中女性消費者身材焦慮的痛點。上市開售僅兩分鍾就在全美賣出了近10萬件,並逐漸擴展至家居服、泳衣、男士服裝等品類,單品價格約50~200美元。

不僅如此,熟稔營銷的卡戴珊將明星效應、跨圈互動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僅親自代言,她的明星「朋友圈」更是鼎力相助——知名女演員梅根·福克斯(Megan Fox)、歌手Cardi B和Billie Eilish紛紛出鏡演繹。

早在2021年,Skims進入中國市場。彼時卡戴珊稱中國是Skims全球化的第一站,未來會繼續在亞洲其他市場進行擴張,並親自為中國消費者挑選了100多款產品。

此后,趙露思、虞書欣、易夢玲等女星和時尚博主把Skims的基礎款連衣裙穿成「全網爆火神裙」。一時間,社交平臺小紅書相關筆記超5萬篇,有人喊出「買Skims只有0次和無數次」「沒有一件Skims≈你的時尚含量為零」,連國內服裝廠都連夜打版平替。

財富效應隨之顯現。在《福布斯》2024年全球名人億萬富翁榜上,金·卡戴珊以17億美元淨資產高居第六,力壓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與蕾哈娜(Rihanna)。隨着Skims最新一輪融資落定、估值站上50億美元,她的個人身家已躍升至19億美元。

剛融資15億

估值350億元

一路走來,Skims背后站滿了投資人。

較為轟動的是在2021年4月,Skims獲得新一輪1.54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紐約風投公司Thrive Capital、Imaginary Ventures和Alliance Consumer Growth。這一輪融資中,Skims估值飆升至16億美元,超過LVMH投資的Rihanna個人內衣品牌Savage x Fenty,成為新晉獨角獸。

到了2022年,Skims在對衝基金Lone Pine Capital的領投下融資2.4億美元,其他投資者還包括D1 Capital Partners、Thrive Capital、Imaginary Ventures和Alliance Consumer Growth。彼時,Skims的估值飆升至32億美元。

融資沒有停下。2023年7月,Skims再次完成Pre-IPO輪融資2.7億美元,公司估值一躍達到40億美元,本輪融資由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領投,Greenoaks Capital Partners 等參投。

彼時傳來了即將IPO的消息,稱Skims聘請新任首席財務官,啟動投行遴選,最快或在2025年上半年上市,但此后再無實質進展。

最新一筆融資來自本月。SKIMS宣佈完成2.25億美元新融資,估值約50億美元。由高盛另類投資部(Goldman Sachs Alternatives)領投,BDT&MSD Partners的關聯基金參投。

要知道,其競爭對手維多利亞的祕密市值為28.4億美元、安德瑪市值為17.7億美元。這意味着,Skim的估值超過了上述兩者之和。

高盛另類投資主管表示:「Skims是一家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服裝創新者,開創了新的品類,並重新定義了日常穿着。我們期待與管理團隊合作,共同把握重大機遇,實現顛覆性的持續增長。」卡戴珊則表態,未來將帶領Skims邁向新高度,成為一家全球全渠道零售品牌。

流量變現

明星紛紛下場創業

明星們的副業,做得比主業還好。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年6月,美國彩妝巨頭elf Beauty宣佈以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的價格收購美粧品牌Rhode,后者是歌手賈斯汀·比伯妻子、女明星海莉·比伯創立的個人品牌。

Rhode僅僅成立三年,憑藉一款脣膏手機殼火爆網絡,迅速成為年度現象級單品。一年狂賣一百萬支口紅,年淨銷售額超過2億美元。

更早前,美國極簡奢侈品牌The Row完成首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投資方集結了法國奢侈品牌 Chanel(香奈兒)控股股東 Wertheimer 家族的投資機構 Mousse Partners;法國美粧巨頭歐萊雅集團繼承人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旗下投資公司 Téthys 。

The Row定位奢華極簡,創始人Mary-Kate Olsen和Ashley Olsen是一對姐妹,童星出身的她們紅極一時后淡出熒幕,轉而深耕時尚。The Row也秉承了創始人的風格,以低調奢華著稱,一件衣服動輒上萬元人民幣。

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彩妝音樂天后」蕾哈娜。2005年,年僅17歲的蕾哈娜憑藉熱門單曲《Pon de Replay》一炮而紅。十年后,蕾哈娜進軍商界,先后締造了彩妝品牌Fenty Beauty、護膚品牌Fenty Skin、內衣品牌Savage X Fenty等。

回到國內,「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亦是典型。2023年7月,該公司登陸港交所,創始團隊包括周杰倫母親葉惠美、經紀人楊峻榮及其長期合作伙伴,專注於IP創造及營運和新零售,旗下擁有「周同學」「劉教練」等多個知名IP。此前,因周杰倫入駐抖音,公司股價單日暴漲超160%。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明星們天然帶有巨大的流量和曝光度,能夠快速將消費者聚集起來,以極低成本完成冷啟動,相當於「抄近道」走了其他品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路。

但明星紅利並非萬能。卡戴珊曾先后推出三個美粧品牌,最終均以關停告終。無數明星聯名款曇花一現,印證了一個趨勢:僅靠一個響亮的名號不足以讓二流產品暢銷。

光環只是一張入場券,但最終能走多遠,靠的還是商業世界的硬通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