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1 18:27
(來源: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02
不斷擴大的印度財富管理市場——高淨值
人羣對多元化與高端化資產管理的需求
作者: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
北野 洋平(Yohei Kitano)
大川 隼人(Hayato Okawa)
摘要
1. 在印度,為高淨值客户提供資產管理和投資服務的財富管理市場正在擴大。近年來,隨着初創企業的增加,年輕富豪越來越多,大城市以外地區的富豪亦明顯增加。
2. 印度高淨值人羣為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對另類投資基金(AIF)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同時,使用個性化的資產管理服務——投資組合管理服務(PMS)的客户也正在擴大。
3. 藉助超高淨值人羣的增加及世代交替的推進,支持家族資產管理與運營的家族辦公室設立趨於活躍。家族辦公室的重點正由家族長期資產保值逐步向資產增值轉移,並擴大對另類資產及海外投資的配置。
4. 大型本地銀行正在加強高淨值人羣的私人銀行業務,外資金融機構則在擴大超高淨值客户及家族辦公室的業務。此外,本地金融機構與外資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也在增加,以應對高淨值客户日益多樣化和高度化的需求。
5. 未來外資金融機構在印度的財富管理業務機會有望進一步擴大。在最大化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收購其他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通過與本地金融機構合作強化面向非居民印度人(NRI)服務等多種選擇中,企業需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戰略。
Ⅰ
印度不斷擴大的高淨值客户財富管理市場
在印度,為高淨值客户提供資產管理和運營服務的財富管理市場正在擴大。其背景在於,經濟的高度成長和股價上漲的影響,使得高淨值個人和資產規模連帶增加。在過去10年間,印度實際GDP年均增長率約為6%,最具代表性的股價指數Nifty 50指數1在截至2025年8月末的10年間上漲了3.1倍。
近年來,隨着印度初創企業的增加,不僅年輕富豪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城市以外地區的富豪人數也明顯的增加。為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高淨值人羣對另類投資的關注度日益攀升。此外,個性化資產管理服務的使用也在擴大中。
同時,隨着超高淨值人羣規模的擴大和世代交替的推進,超高淨值家族設立家族辦公室(詳見后文)也成爲了趨勢。在過去,印度超高淨值家族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首選地為新加坡、迪拜等具有税收優惠且便於進入全球市場的地區,但現在印度國內的家族辦公室數量正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本地和外資金融機構正在加強擴大高淨值與超高淨值家族辦公室的業務。
本文將會先概述印度的高淨值客户市場,介紹高淨值人羣對資產管理的需求,梳理家族辦公室的趨勢及主要金融機構的戰略與舉措,最后闡述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關注點。
Ⅱ
印度高淨值客户市場的概況
印度的高淨值客户市場規模正在擴大。雖然對高淨值人羣尚無統一的定義,但根據英國房地產公司Knight Frank的統計,印度在2022年淨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高淨值人羣為79.8萬人,預計到2027年將增至165.7萬人2。此外,2023年淨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羣為1.3萬人,預計到2028年將增至2.0萬人3。無論是高淨值人羣或超高淨值人羣,其增速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
關於印度高淨值人羣持有的資產,據國際諮詢顧問公司德勤估計,年收入排名在前4-5%的1200萬-1600萬戶家庭在2024年3月末的金融資產約為1.1萬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3月末將增加到約2.3萬億美元4。
印度的高淨值人羣大多數為首代致富者5,其主要構成包括家族企業所有者、初創公司創始人、大型企業高管、演藝人員及運動員、房地產投資者6。此前印度高淨值人羣的年齡中位數超過50歲,但現在30至40歲年齡段的富豪也已顯著增多7。另有預測指出,2030年高淨值人羣中30歲以下的比例將從15%增加到25%8。
近年來,年輕高淨值人羣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以科技類為主的初創企業數量上升。得益於印度政府自2016年啟動的創業扶持計劃「創業印度(Startup India)」,獲得工業和內部貿易促進局(DPIIT)認證的初創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截至2025年6月末已超過18萬家9。初創公司創始人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實現資產增長,據稱2024年有7位初創公司創始人因IPO成為億萬富翁10。
不僅是初創公司的創始人,也有早期加入公司的員工通過出售自家公司股票獲得數百萬美元的收入11。例如,美國沃爾瑪收購印度大型電商Flipkart時,據稱該公司有超過200名員工成為百萬富翁。
印度傳統上高淨值人羣集中於人口前三大城市——孟買、德里、班加羅爾,但近年來金奈、海得拉巴等其他大城市的高淨值人羣也在增加12。除上述城市外,其他主要產業城市及中等規模城市的超高淨值人羣也顯著地增加。據印度大型財富管理公司360 One WAM稱,烏代浦爾和瓦多達拉等中等城市的超高淨值人羣增長率較高13。
III
多樣化及高度化的印度高淨值人羣資產管理需求
1
高淨值人羣的資產管理趨勢
1) 投資組合概況
印度高淨值人羣多為首代企業家,整體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但為實現收益穩定與降低風險而普遍採取分散投資策略。
據360 One WAM對388位淨資產超過5億盧比的高淨值客户調查顯示,其投資組合在各類資產的佔比為:股票39%、債券20%、房地產19%、黃金等大宗商品10%、私募股權(PE)及風險投資(VC)8%、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其他投資產品4%14。在佔比最高的股票類資產中,既在總額上分散,也在行業與個股層面進行分散配置——既持有藍籌股,也納入高成長的中型股,投資覆蓋基礎設施、信息技術、醫療保健、能源、金融等多個行業15。
2) 對另類投資等的關注度提升
在印度高淨值人羣中,為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及獲取更高回報,對另類資產的關注度逐漸升高。其中備受歡迎的是另類投資基金(AIF)。AIF是以另類資產為投資標的的投資基金總稱,由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監管。AIF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包括風險投資基金和基礎設施基金;第二類主要包括私募股權基金和不動產基金;第三類則涵蓋對衝基金等16。截至2025年3月末,AIF總數為1,526只,其中第一類321只,第二類862只,第三類343只。目前印度家庭部門對AIF的投資正在擴大,截至2024年3月末,投資余額已達1.3萬億盧比17。
印度高淨值人羣偏好通過AIF進行另類投資的原因,除了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外,還基於以下幾點。第一,税務上可能更有利。就投資非上市股票或基礎設施資產的收益而言,直接投資通常被認定為營業所得並適用30%税率;而通過另類投資基金(AIF)投資,則一般被視為資本利得,適用12.5%税率,因而在税務處理上更具優勢18。第二,可提高房地產投資的效率。直接持有房地產時,需要尋找租户、管理物業、制定退出策略等諸多事務,而通過AIF投資則可省去這些繁瑣事務,更高效地接觸多樣化的房地產。儘管上市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亦具有類似優勢,但由於AIF流動性通常低於REIT,其預期收益率往往更高19。
此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投資也在印度高淨值人羣中逐漸普及。根據前述360 One WAM的調查,約七成的高淨值客户表示在投資策略中重視ESG要素20。實際上,ESG相關資產佔投資組合20%以上的高淨值客户比例達兩成。
3) 在資產管理與投資中對專業人士的依賴
印度的高淨值人羣普遍在資產管理與投資方面高度重視專業人士的建議與支持。根據前述的調查顯示,77%的高淨值客户表示在資產管理與投資的方面有部分或全部依賴包括私人銀行在內的財富管理公司等專業人士。同時,高淨值人羣存在採用多家財富管理公司的傾向。
其中,年輕的高淨值人羣普遍更重視通過數字渠道獲取財富管理公司的服務。根據大型諮詢公司凱捷的調查,85%的印度年輕超高淨值人士表示,若財富管理公司的數字渠道或數字交易工具不夠完善,他們會計劃在1-2年內更換財富管理公司21。另一方面,若客户經理跳槽到其他公司,有67%的受訪者表示會跟隨客户經理轉到新機構,由此可見年輕超高淨值人士也非常重視與客户經理的個人關係。
2
受高淨值客户青睞的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1) 尋求個性化資產管理服務的高淨值客户
印度的高淨值客户對個性化資產管理服務——投資組合管理服務(PMS)的需求日益增長。PMS根據2020年SEBI對投資組合管理人的規定,資產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等註冊於SEBI的投資組合管理人所提供的最低投資額為500萬盧比。PMS與共同基金(Mutual Fund)不同,允許投資者直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資產。
PMS可分為四種合同類型:一、全權委託型:通常稱作託管賬户,由投資組合管理人根據與客户約定的投資策略全權決定標的及買賣時機;二、非全權委託型:投資組合管理人向客户提出投資建議,須經客户批准后方可執行買賣;三、顧問型:投資組合管理人僅提供投資建議,所有投資決策和交易均由客户自行完成;四、共同投資型:與其他類型略有不同,指作為AIF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管理人與客户共同投資非上市資產等項目。
截至2025年7月末,PMS的AUM為39.8萬億盧比,但其中大部分為養老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持有。
2) PMS的使用擴大
PMS在印度高淨值客户中的使用正在擴大,簽約客户數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圖表1)。
▲圖表1:PMS簽約客户數量的趨勢
注:1. 截至2025年7月末
2. 簽約客户數量為各投資組合經理所管理的客户總數合計,
其中亦包含機構投資者
資料來源: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根據SEBI統計數據製作
在PMS的AUM中,按合同類型劃分,全權委託型佔據絕大部分。全權委託型PMS最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前述高淨值人羣在資產管理與運用上普遍依賴專業人士外,還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將時間投入到主業而非投資。此外,通過PMS投資的資產類別因合同類型而異,全權委託型中上市股票佔比最高。
提供PMS的投資組合管理人也呈增長趨勢,從2015年3月末的188家增至2025年7月末的488家。面向高淨值個人投資者AUM較大的投資組合管理人有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和360 One Portfolio Managers,截至2025年7月末,二者面向印度國內個人投資者的AUM分別為2,085億盧比與2,042億盧比。
IV
超高淨值家族設立的家族辦公室增加
1
世代交替背景下對專業資產管理的需求提升
近年來,印度超高淨值家族設立家族辦公室的趨勢正在擴大。家族辦公室承擔着支持家族資產管理與運用、事業及資產傳承、法律與會計事務、慈善活動、家族治理22等職能。目前印度政府尚未對家族辦公室制定的明確監管框架,也未規定設立條件等,但實際上家族辦公室主要由持有10億盧比以上資產的超高淨值家族設立23。
印度的家族辦公室數量呈增加趨勢,2023年已增至約300家,預估2024年家族辦公室的總AUM約為300億美元24。推動家族辦公室數量增加的原因,除了超高淨值人羣及其資產規模的增長外,還包括代際更替的推進。當第一代超高淨值人士為將自身事業及資產高效、有序地傳承給第二代時,愈發需要家族辦公室提供專業且全面的支持。同時,也出現許多第二代對第一代經營的家族企業並不感興趣,不願繼承事業,導致企業被第一代出售,將主要資產轉化為現金及銀行存款的案例25。在此背景下,為實現家族資產的長期保值及增值,設立家族辦公室以獲得專業資產管理與運用支持的需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即使第一代未設立家族辦公室,繼承資產的第二代也能為投資於另類資產、ESG相關資產等新型資產類別而設立家族辦公室。根據管理顧問公司凱捷(Capgemini)的預測,印度高淨值人羣中的50%將在2030年前繼承父母資產,到2040年該比例將上升至93%26。由此可見,家族辦公室數量未來仍有持續增長的空間。
已在印度設立家族辦公室的主要超高淨值家族代表包括:IT服務巨頭Wipro創始主席Azim Premji、印度最大企業集團塔塔集團前主席Ratan Tata、IT諮詢企業Infosys聯合創始人N.R. Narayana Murthy等(圖表2)。
▲圖表2:在印度設立家族辦公室的主要超高淨值人士
資料來源: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根據各類資料製作
2
增加對另類投資及海外投資的配置
印度的家族辦公室傳統上側重於超高淨值家族的長期資產保值,採取較為保守的資產投資策略。根據印度另類資產管理公司Sundaram Alternate Assets於2024年的調查,家族辦公室投資組合中佔比最高的資產類別為共同基金,其次為債券27。
然而,隨着超高淨值家族世代交替的推進,印度的家族辦公室正逐步將重心從資產保值轉向資產增值,尤其加大了對另類資產的投資配置。上述調查顯示,家族辦公室在未來三年內計劃提高投資組合佔比最多的資產類別為AIF。此外,家族辦公室還直接投資於包括獨角獸企業在內的初創企業,2014年至2023年間已投資超過200家初創公司28。
同時,隨着印度超高淨值家族事業的全球化,家族辦公室為實現投資組合的地域多元化,正在擴大海外投資。印度對外投資相關的外匯交易受印度儲備銀行(RBI)監管。根據RBI的自由匯款計劃(Liberalised Remittance Scheme),每位居民可自由匯出的海外資金上限為每年25萬美元,超出部分需事先獲得RBI批准。鑑於此限制,部分家族辦公室在開展海外投資時會選擇通過在古吉拉特國際金融科技城(GIFT City)內設立的國際金融服務中心(IFSC)註冊的AIF進行投資29。GIFT IFSC提供的AIF數量呈增長趨勢,截至2025年6月末已達254只。
V
金融機構針對高淨值人羣及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強化
隨着印度高淨值人羣及資產規模的增加,印度本地大型銀行正在加強面向高淨值個人的私人銀行業務。同時,外資金融機構也在擴展面向超高淨值客户及家族辦公室的業務。以下將介紹印度本地及外資金融機構的戰略與舉措。
1
加強私人銀行業務的大型本地銀行
1) ICICI銀行
大型民營銀行ICICI銀行正在強化面向高淨值客户的業務30。該行根據客户資產規模劃分多個細分市場,其中最高端的「私人銀行」服務對象為關係價值(RV,指存款余額、共同基金持有余額及Demat賬户31持有余額之和)達到5,000萬盧比以上,或存款余額合計達到500萬盧比以上的客户(圖表3)。截至2024年9月末,AUM為670億美元,同比增加12%。
▲圖表3:ICICI銀行的私人銀行條件及主要服務內容
資料來源: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根據ICICI銀行網站製作
在私人銀行業務中,由客户經理、產品專家及服務經理組成的專屬關係團隊,根據客户需求提供定製化金融解決方案、包括家族間資產傳承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以及根據企業規模提供的企業支持等。
ICICI銀行在《Euromoney》雜誌「2025年私人銀行獎」中被評為私人銀行業界的領頭羊,並獲得印度最佳私人銀行的肯定32。其獲選理由之一是高淨值人羣服務的數字化。該行於2020年推出的數字平臺「ICICI Stack」涵蓋從開户、存款、匯款、支付、貸款到投資的所有銀行服務,使客户能夠高效且安心地訪問該行服務。據稱,超過75%的私人銀行客户正在使用該數字平臺。
此外,ICICI銀行還在加強面向超高淨值客户的家族辦公室服務。通過與PE/VC機構的網絡,為關注未上市股票的客户提供投資獨角獸企業等的投資機會。在投資以外的領域,還提供領導力及經營相關的各類研討會與項目。憑藉這些舉措,ICICI銀行同時被評為印度最佳家族辦公室服務提供方。該行家族辦公室服務的AUM截至2024年9月末為199億美元,同比增長29%,客户數同比增長18%。據稱,印度前1,000名高淨值家族中有45%以上是該行客户。
2) 科塔克·馬辛德拉(Kotak Mahindra)銀行
大型民營銀行科塔克·馬辛德拉銀行在印度全國40多個城市開展高淨值客户業務,並部署425名以上的客户經理為客户服務33。截至2025年3月末,其AUM為9.3萬億盧比。
科塔克·馬辛德拉銀行約於20年前開展私人銀行業務。該業務以RV(本人及直系家屬、關聯企業賬户余額合計)達到7,500萬盧比以上的客户為服務對象,並要求客户的存款賬户年均余額維持在500萬盧比以上。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新增約2,700個家族客户,據印度版福布斯富豪榜指出,前100名中有60%為該行客户34。
在私人銀行業務中,該行利用科技為客户提供個性化資產管理解決方案。例如,數字投資顧問服務「Kotak Select」結合數字技術分析與顧問建議,為每位客户提供與其風險特性相匹配的混合型解決方案。Kotak Select的主要用户為淨資產達2億至5億盧比的客户35。
此外,該行還為超高淨值客户提供家族辦公室服務。通過與外部專家合作,建立應對客户廣泛需求的體制,提供資產管理與投資、會計與税務、資產繼承、慈善活動等綜合解決方案。
3) HDFC銀行
大型民營銀行HDFC銀行36在高淨值客户業務中,於923個據點部署了1,000多名客户經理及服務專家。在整個財富管理行業人才短缺的背景下,該行將零售客户經理提拔為高淨值客户經理的方式補充人力37。截至2025年6月,該行管理超過8.3萬戶家庭的資產,總規模達5.68萬億盧比。
HDFC銀行鍼對RV達到5,000萬盧比以上的客户設有最高級別的「Infinite」38,由客户經理及產品專家組成的專屬關係團隊,提供資產管理與運用服務及Infinite客户專屬電話服務等。
此外,HDFC銀行旗下的HDFC證券於2024年10月成立了新的財富顧問部門「HDFC Tru」39,為持有5億盧比以上可投資資產的超高淨值客户及家族辦公室等提供服務。HDFC Tru為客户在資產管理、税務、資產繼承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
2
拓展超高淨值客户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
1)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渣打銀行在印度開展業務已有170年以上,是印度外資金融機構的先驅之一。鑑於印度本地銀行在大眾市場擁有較大份額、競爭激烈,渣打銀行自2007年起開展針對高淨值客户的私人銀行業務,以提升市場存在感40。該業務的服務對象為持有1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客户41。
渣打銀行在孟買、德里、班加羅爾、加爾各答、金奈五個城市設有私人銀行中心;在沒有私人銀行中心的地區,則通過在印度42個城市設立的100家分行,為高淨值客户提供服務42。截至2024年10月,該行已部署810名負責高淨值客户的客户經理,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增員約三成,並將目前集中在部分大城市的客户經理分散到其他有成長潛力的城市43。
此外,渣打銀行也高度重視家族辦公室業務,並不斷提升在該領域的影響力44。據稱,印度版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中有四成是該行客户45。該行以覆蓋全球市場通路的能力為競爭優勢,並提出三大戰略以推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發展。第一是人才培養,將服務300萬盧比以上高端客户(Priority Banking)的經理提拔為私人銀行客户經理,以提升業績;第二是持續投入培訓,與全球知名的法國商學院INSEAD等機構合作,為客户經理提供高級培訓項目,以滿足家族辦公室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第三是從外部招聘專業人才,為應對未來的人才擴張需求,加大對應崗位的有經驗人才招聘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渣打銀行在數字化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但對於高淨值客户仍強調由客户經理提供建議的重要性,因此推行以人力與數字化相結合的混合型顧問模式46。
2)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巴克萊銀行自1990年起在印度開展零售與投資銀行業務,為強化和擴大客户基礎,於2008年啟動了印度高淨值客户的私人銀行業務47。該業務服務對象為可投資資產超過300萬英鎊的客户48。據稱,印度版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中有四成是該行客户。
作為一家全球性銀行,巴克萊銀行熟悉各國金融監管與市場,在高淨值客户的跨境資產管理方面經驗豐富。因此,該行在《Euromoney》雜誌「2025年私人銀行獎」中被評為印度最佳國際私人銀行與最佳超高淨值客户私人銀行49。此外,為加強與客户的關係,巴克萊銀行還通過組織各類活動與客户互動。例如,在印度主要城市中評價較高的餐廳舉辦晚宴、邀請客户參加在倫敦肯辛頓宮舉辦的全球印度人排燈節晚宴,以及邀請客户觀賞其贊助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和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等賽事。
巴克萊銀行計劃將其亞洲地區(包含印度)的私人銀行業務AUM擴大至現有規模的四倍,併爲此重點佈局印度與新加坡的超高淨值客户及家族辦公室,計劃將人力規模擴大三倍50。
3) 瑞士寶盛銀行(Julius Baer)
作為瑞士歷史悠久的私人銀行,瑞士寶盛銀行在印度開展高淨值客户的財富管理業務已超過30年51。該行在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海得拉巴、浦那、金奈、加爾各答的七個城市部署了200多名員工,覆蓋13個城市52。主要服務對象為可投資資產在2.5億至10億盧比之間的高淨值客户53。
2012年,瑞士寶盛為強化亞洲業務,從美國銀行旗下的美林收購了美國以外的財富管理業務54。隨后獲得監管批准,於2015年在印度獲得了超過60億瑞士法郎的客户資產。2022年,瑞士寶盛制定了印度財富管理業務五年計劃,提出將客户經理和客户人數均提高至兩倍以上,並將AUM增加至三倍以上的目標。
近年來,瑞士寶盛也在強化面向離岸市場的非居民印度人(NRI)業務。為向NRI提供更無縫的跨境服務,該行於2024年重構了印度與主要離岸據點(迪拜、新加坡、香港、瑞士)之間的協作體制,擴大跨境客户引介與服務網絡55。
VI
印度財富管理行業的未來關注點
印度除了高淨值人羣和資產增加之外,由於代際業務和資產繼承的推進,超高淨值家族設立家庭辦公室的趨勢日益增長。在此背景下,未來印度本地及外資金融機構強化面向高淨值客户的財富管理業務趨勢將會持續。
對於有意通過有機增長(自主成長)進入或擴張印度財富管理市場的外資機構而言,若其在印度已有零售銀行、資產管理、投行業務等本地業務(如渣打、巴克萊等),則可通過充分利用既有客户與渠道實現協同效應並加速拓展。然而,面對高淨值客户,尤其是超高淨值客户和家族辦公室的需求,配置具備高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客户經理及產品專家等纔是關鍵,但印度財富管理行業普遍在專業人才招聘和培養方面存在挑戰56,這可能成為外資金融機構的一大阻礙。
因此,外資金融機構為在短期內同時獲得專業人才和客户基礎,可能會將收購印度國內其他金融機構開展的財富管理業務作為有效戰略之一。前述瑞士寶盛收購美林在印度的財富管理業務即屬此類。
此外,外資金融機構與本地金融機構的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雙方共同為印度國內高淨值客户提供服務外,外資金融機構也可能為本地金融機構的非居民印度人(NRI)客户提供服務。例如,瑞銀(UBS)於2025年4月與本地財富管理公司360 One WAM達成戰略合作,宣佈將印度國內的財富管理業務移交給360 One WAM57。瑞銀將為360 One WAM中居住在新加坡的NRI客户提供服務。通過此類合作,各金融機構能夠高效、有效地利用自身資源。
與此同時,也有外資金融機構退出印度國內財富管理業務的情況。例如,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於2020年6月宣佈,作為全球業務選擇與集中的一部分,退出印度財富管理業務58。上述美林的案例也屬此類。
未來,印度高淨值客户市場預計將在中長期內持續增長,財富管理領域的商機將擴大到外國金融機構。外資機構可以考慮多種路徑:一是最大化與其在印度既有業務的協同效應;二是收購其他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三是通過與本土金融機構合作,強化面向非居民印度人(NRI)客户的服務。各機構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戰略。
註解:
[1] Nifty 50指數是由在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依據市值、流動性、流通股比率等標準選定的50只股票組成的股票指數。
[2] Knight Frank, 「The Wealth Report 2023 series - Wealth Population,」 May 17, 2023.
[3] Knight Frank, 「The Wealth Report 2024,」 March 5, 2024.
[4] Deloitte, 「Financial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in India: A US$1.6 trillion AUM growth opportunity over FY24-29,」 January 21, 2025.
[5] Waterfield Advisors, 「A Different Model of Wealth Management in India for HNIs,」 July 17, 2025.
[6] DBS Bank India, 「High-Net-Worth Individual (HNI) - Meaning, Types, and More,」 August 29, 2025.
[7] 「CNBC’s Inside India newsletter: The changing face of India’s rich,」 CNBC, October 19, 2024.
[8] 「HNI count may double to 1.65 million by 2027: Anarock,」 The Hindu BusinessLine, December 19, 2024.
[9] 關於創業印度(Startup India)的詳情,請參閱北野陽平《不斷擴大的印度私募股權市場——以市場完善與初創企業支持政策為中心》,《野村資本市場季刊》2022年夏季刊。
[10] 「Seven billionaire founders rode India’s IPO boom in 2024,」 The Economic Times, January 3, 2025.
[11] Dezerv, 「The Industries and Trends Shaping India’s Next Billionaires,」 March 22, 2025.
[12] 「Survey of India’s HNW and UHNW Wealth Management Market Trends & Developments,」 Hubbis, July 11, 2024.
[13] 360 One WAM, 「Annual Report 2023-2024,」 April 23, 2024. 烏代浦爾以旅遊業發達著稱,瓦多達拉作為德里孟買工業走廊(DMIC)的一部分,聚集了石油、化工、製藥、機牀等工廠。擁有淨資產超過100億盧比的超高淨值人士居住的城市數量在截止2023年的10年間由10個增至95個。2025年9月10日匯率為1盧比=1.67日元。
[14] 360 ONE WAM, 「The Wealth Index,」 November 12, 2024. 該調查由本地評級公司CRISIL共同實施。印度家庭部門傳統上偏好持有不動產和大宗商品。
[15] 「Asset allocation trends among India’s wealthy - Blending traditional and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The Economic Times, March 9, 2025.
[16] 有關AIF的詳細信息,請參閱腳註9。
[17] SEBI, 「Working Paper on Household Savings through Indian Securities Market,」 September 4, 2024.
[18] 「Category I & II AIF income to be taxed as capital gains,」 Financial Express, February 2, 2025.
[19] 「AIFs, not luxury apartments: How India’s wealthy are reimagining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says Karthik Athreya,」 The Economic Times, July 8, 2025.
[20] 請參閱腳註14。
[21] 「Billionaire boom: This financial adviser says India is minting billionaires much faster than millionaires across the world,」 The Economic Times,」 June 6, 2025.
[22] 家庭治理是指維持和加強家庭團結的機制,以實現家庭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23] FoodSeedTech Venture Capital, 「The Rise of Family Offices in India: A New Era of Wealth Management,」 January 17, 2025.
[24] 「What Is A Family Office? Here’s All You Need to Know,」 Inc42, June 30, 2023; 「Family offices in India rise from 45 to 300 in 6 yrs, handle $300 bn in AUM,」 Business Standard, September 5, 2024. 在這里,它還包括支持多個超高淨值家庭的資產管理和運營的多家庭辦公室。
[25] 「The Evolution of Family Offices in India,」 Hubbis, January 30, 2025.
[26] 「India adds over 33,000 millionaires in a year: How the rich allocate money,」 Business Standard, June 5, 2025.
[27] Sundaram Alternate Assets, 「Family Office Report,」 August 2024. 該調查由印度調查與諮詢公司Eleveight受Sundaram Alternate Assets委託實施。
[28] 「Decoding Family Offices Landscape in India,」 Inc42, June 27, 2023.
[29] 有關GIFT City的詳細信息,請參閱北野陽平《吸引海外投資者關注的印度資本市場——投資促進政策與國際金融特區的設立》,《野村資本市場季刊》2024年夏季刊。
[30] ICICI銀行截至2025年3月末總資產排名印度第三,民營銀行中排名第二。ICICI銀行還通過與英國保誠合資的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及旗下ICICI證券等,為高淨值客户提供PMS服務。
[31] Demat賬户指用於持有電子化股票等的賬户,Demat為Dematerialized的縮寫。
[32] 「Private banking awards national winners 2025: India,」 Euromoney, March 28, 2025.
[33] 科塔克馬辛德拉銀行截至2025年3月末總資產在民營銀行中排名第四。「Wealth Management for India’s Flourishing Affluent Clients: A Conversation with Kotak Mahindra Bank’s Manish Kathuria,」 Hubbis, March 21, 2024.
[34] 如前所述,高淨值人羣通常會同時使用多家財富管理公司,因此各金融機構可能擁有相同的高淨值客户。
[35] 「Kotak Private Banking gears up to meet the global ambitions of India’s wealthiest,」 Fortune India, April 5, 2025.
[36] HDFC銀行截至2025年3月末總資產排名印度第二,民營銀行中排名第一。
[37] 「HDFC Bank taps retail bankers as wealth managers amid talent crunch,」 The Economic Times, August 21, 2024.
[38] Infinite也面向月薪達100萬盧比以上的客户。
[39] 「HDFC Securities enters wealth advisory business with launch of HDFC Tru,」 Business Standard, October 17, 2024.
[40] 「Standard Chartered To Restructure India Private Bank,」 WealthBriefing, December 18, 2011
[41] 「Standard Chartered wants to be banker to India’s affluent,」 The Economic Times, November 13, 2024.
[42] 「Standard Chartered’s Private Banking Head for India on Grasping the Huge Potential Ahead,」 Hubbis, August 25, 2023.
[43] 「StanChart Refreshes India Strategy to Target Wealthy,」 Bloomberg, October 22, 2024.
[44] 「Standard Chartered Private Bank India CEO on the Firm’s Local and Global Family Office Strategy,」 Hubbis, February 11, 2025.
[45] 「Standard Chartered’s Head of Private Banking, India, on Grasping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Ahead,」 Hubbis, July 28, 2021.
[46] 請參閱腳註42。
[47] 「Barclays to Set Up Wealth Operation In India by Year End,」 WealthBriefing, September 2, 2008.
[48] 「Barclays Aims to Triple Staff Across Key Asia Wealth Markets,」 Bloomberg, July 10, 2024.
[49] 請參閱腳註32。
[50] 「Barclays Aims to Triple Staff Across Key Asia Wealth Markets,」 Bloomberg, July 10, 2024.
[51] 「The world’s best for non-resident Indians: Julius Baer,」 Euromoney, March 22, 2024.
[52] 請參閱腳註32。
[53] 「Julius Baer embarks on 5-yr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Financial Express, August 16, 2022.
[54] 美國銀行在強調國內業務的同時,認為當時美林面向高淨值客户的境外業務在其戰略中已不再具有重要性,因此決定將該部分業務出售。除瑞士寶盛外,候補的買家還包括瑞士信貸和加拿大皇家銀行。詳見星隆祐、巖井浩一《瑞士寶盛收購美銀境外財富管理業務》,刊載於《野村資本市場季刊》2012年秋季號(網絡版)。
[55] 請參閱腳註32。
[56] 「Bridging the Talent Gap: The Future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in India,」 Hubbis, January 30, 2025.
[57] 瑞銀於2013年退出印度銀行業務,但隨后在2023年收購瑞士信貸后重新進入印度財富管理市場。360 One Wam為超過7,500户家庭的富人提供資產管理和運營服務。
[58] BNP Paribas shuts down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in India,」 The Economic Times, June 17, 2020. 另悉,法國巴黎銀行仍在印度境內繼續開展面向大型企業的銀行業務。
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 相關論文等
· 北野洋平《擴大印度私募股權市場——關注機構發展和創業公司支持措施》,刊載於《野村資本市場季刊》2022年夏季刊。
· 北野洋平《個人投資者提升其在印度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專注於投資信託和衍生品》,刊載於《野村資本市場季刊》2025年冬季刊。
*來源:
2025年5月26日,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
北野 洋平(Yohei Kitano)
大川 隼人(Hayato Okawa)
拡大するインドのウェルス・マネジメント市場
-富裕層の資産運用ニーズの多様化・高度化-
*聲明:
本報告旨在提供有關金融資本市場趨勢的參考信息,而非吸引投資。本報告僅由㈱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野村集團各公司以直接向客户提供的方式發佈,僅供取得報告的客户使用。由於本報告的所有部分均歸屬於㈱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無論出於任何目的,都請勿採用電子、機械及其他任何方式擅自複製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