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1 13:49
(來源:中工網)
國際商報記者 李子晨
近年來,隨着社會結構變遷、情感需求升級,寵物在家庭的地位日益上升。它們不僅是睡在牀頭、愛在心頭的「家人」,「鏟屎官」們也更希望愛寵們能穿新衣、吃保健品、玩兒得開心。圍繞「毛孩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全場景需求,一個數千億級的消費市場飛速壯大,這也為零售商業注入新靈感:購物中心的運營商發現,想要擁有大流量、留住消費者的錢包,或許得先花樣百出地請更多「毛孩子」進來。
線上線下量質齊升
近年來,中國家庭養寵需求快速增長,養寵家庭滲透率呈持續上升態勢,已從2020年的14%提升至2024年的接近24%。
隨着養寵羣體的日益壯大、愛寵消費的攀升,消費領域的寵物食品用品、服裝、智能家電、洗護服務、醫療等寵物產業規模持續擴張,預計2025年將突破8000億元。
剛剛過去的「雙11」,寵物消費再成消費亮點。「雙11」開賣首小時,在淘天平臺上,弗列加特、皇家、大寵愛、許翠花等18個寵物品牌成交破千萬元,587個寵物品牌成交同比成倍增長。開售4小時,國產寵糧品牌鮮朗率先突破億元成交大關。而據京東10月9日至11月1日戰報,京東寵物成交新用户同比增長25%,貓狗窩墊成交額同比增長140%,貓濕糧成交額同比增幅超120%,多功能貓爬架/貓抓桶成交額飆升260%。
不僅在線上,這一蓬勃發展的市場,也為線下零售業態的創新與實體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堅實土壤。不僅是門店面積需求不斷增長,寵物消費賽道也在持續細分,從高端健康食品、保健醫療,到智能玩具、寵物友好出行等新業態層出不窮。
據仲量聯行研究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優質購物中心寵物用品及服務類門店新開面積佔整體服務業態比重已上升至9.5%。在非一線城市如成都,寵物線下零售業態也呈積極的增長勢頭:在仲量聯行追蹤的優質零售項目中,2024年前三季度寵物業態新租佔比為0.36%,2025年前三季度新租佔比達0.8%。
與寵物門店擴張齊頭並進的是愈發多元的寵物門店服務範圍和對象——如今,這些門店的服務已從傳統的寵物美容與護理,逐步拓展至託管、訓導和醫療健康等專業化全鏈條領域。同時,目標寵物類別從常規的貓狗擴展至鳥類、爬寵等更多品類,反映出行業生態的顯著擴容。
在門店面積及形式上,寵物零售品牌也展現出充沛的動力與創新力。仲量聯行研究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優質購物中心新開寵物門店的平均面積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這一顯著增長主要由融合了購物、服務、娛樂及社交等多種功能的集合店驅動。
在上海,2月,面積約200平方米的派特鮮生首店落地海粟文化廣場;6月,電力寵物百貨入駐長寧來福士,跨層開設約1000平方米門店;7月,大王寵物百貨於金虹橋商場開出600平方米門店;8月,火星寵物超市選址安福路,以約400平方米麪積打造品質寵物生活空間。在成都,熱門寵物品牌帕帕拉茲和寵胖胖在今年也持續開出新門店,部分門店面積逾1000平方米,店內設有專門的寵物活動區域,實現了寵物服務、零售與運動的有機融合。這些新店均已成為商場內新興的熱門打卡點。
仲量聯行華東區研究部董事盛秀秀表示,寵物經濟的快速增長,是中國家庭結構變化、情感需求上升及寵物業態創新等多重力量共同驅動的結果。寵物門店形式及內容的多元化有望成為線下商業差異化的破局點之一。而近期寵物用品集合店的涌現,標誌着寵物業態正從單純的零售空間演進為集零售、服務與體驗於一體的複合型空間。
打造「人寵友好」體驗
為順應養寵這一消費趨勢並挖掘養寵家庭的消費潛力,零售商業項目正積極把握這一新興增長點,開始向「寵物友好」轉型;此舉不僅有助於吸引新興消費羣體、有效提升客流量,還可帶動寵物相關消費,為商場開闢新的營收增長空間。
據仲量聯行研究部統計,截至2025年11月,上海優質購物中心中明確提供寵物友好設施或允許寵物進入的項目佔比已達到32%;從區域分佈看,長寧、虹口、楊浦三區的寵物友好商場滲透率最高,分別高為50%、36%與33%。
越來越多的上海傳統優質零售購物中心也積極響應「寵物友好」的需求,推出一系列精細化措施:上海恆隆廣場提供寵物推車租賃服務,實現寵物「腳不落地」,既保障環境整潔,也塑造了温馨的城市風景線;BFC外灘金融中心發佈了寵物友好地圖,消費者只需循着專屬標識,即可帶寵物逛街、用餐,共享休閒時光;上海興業太古匯新增寵物友好電梯、寵物洗手間和寵物推車等配套設備,屋頂花園等户外空間開放為寵物友好花園,為遛寵活動開闢新的社羣場所。
「它經濟」的持續發展,正在為中國零售地產注入新的活力。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寵物業態帶來的租賃需求,更在於為零售商業提供了打造差異化體驗的重要契機。通過構建安全、便捷且充滿樂趣的寵物友好環境,購物中心能夠營造出獨特的情緒「治癒力」,這已成為現代商業體面向當代消費者「更合時宜」的軟實力之一。
對於零售地產運營方而言,構建真正對寵物友好的商場環境,不僅在於引入相關業態,更在於提升設施規劃、活動空間包容性與運營靈活度。這種以體驗為核心的運營思路,能夠有效增強對寵主家庭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跨區域消費,為商場注入人流。長遠來看,「它經濟」為零售地產帶來的是顧客黏性的增強與留駐時間的拉長,進而促進整體消費轉化,但最終仍需迴歸零售本質——以內容與體驗為驅動,持續煥活商業空間的生命力。
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部總監黃臻認為,實現「寵物友好」是對購物中心的綜合考驗,未來新建零售項目需充分考慮養寵人士的需求,積極優化設施以系統性地提升消費體驗。而對於原有項目來説,通過輕量級調整,如引入寵物零售及服務業態、設置寵物專屬活動區、舉辦寵物主題市集或賽事等,線下實體也可以吸引養寵客羣,同時帶動餐飲、零售等關聯消費,實現業態組合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