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恆生指數跌2.38%,恆生科技指數跌3.21%

2025-11-21 16:11

華盛資訊11月21日訊,港股三大指數普跌,恆生指數跌2.38%,國企指數跌2.45%,恆生科技指數跌3.21%。

恆指成分股中,龍湖集團漲1.43%,小米集團-W漲1.01%,中國電信漲0.69%;京東健康跌8.60%,領展房產基金跌7.47%,信義光能跌7.51%。

科指成分股中,金山軟件漲0.28%,美的集團跌0.80%,聯想集團跌0.41%;ASM 太平洋跌6.13%,華虹半導體跌6.09%,中芯國際跌6.39%。

板塊方面

電訊業漲跌不一,中國電信漲0.69%,中國鐵塔漲0.43%,香港電訊-SS跌0.26%,中國移動跌0.58%,中信國際電訊跌0.78%。

消費電子漲跌不一,小米集團-W漲1.01%,聯想集團跌0.41%,丘鈦科技跌1.85%,舜宇光學科技跌1.95%,瑞聲科技跌2.58%。

長和系走勢分化,長江基建集團漲0.09%,長和跌0.00%,港燈-SS跌0.16%,電能實業跌0.58%,電訊盈科跌0.84%。

半導體全線走低,中芯國際跌6.39%,黑芝麻智能跌6.24%,ASM 太平洋跌6.13%,華虹半導體跌6.09%,上海復旦跌3.78%。

生物醫藥B類集體回調,加科思-B跌11.98%,德琪醫藥-B跌8.98%,和鉑醫藥-B跌8.51%,歌禮制藥-B跌7.60%,基石藥業-B跌6.86%。

個股方面

友寶在線漲7.14%,公司與螞蟻雙鏈科技訂立可信資產管理平臺服務協議。

重塑能源漲6.05%;國富氫能漲5.31%;

贛鋒鋰業跌12.47%;消息面上,11月以來,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持續發力上漲。11月20日,廣期所發佈公告,調整碳酸鋰期貨相關合約交易手續費標準及交易限額。11月21日早盤,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跌超7%,報92960元/噸。華泰期貨認為,前期行情主要由碳酸鋰供需基本面推動,伴隨資金逐步入場,近期更多體現為資金面對價格的驅動,推動漲勢加速。

重慶機電跌12.32%;浪潮數字企業跌12.14%;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概況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2025.11.21)

序號

股票名稱

股價/港元

成交額/億港元

漲/跌幅

1

阿里巴巴-W

147.6

209.75億

-4.65%

2

小米集團-W

38.08

158.07億

1.01%

3

騰訊控股

610.0

144.82億

-1.77%

4

中芯國際

68.8

75.38億

-6.39%

5

美團-W

95.55

44.34億

-2.99%

6

泡泡瑪特

199.3

34.35億

-1.04%

7

寧德時代

465.0

31.35億

-3.73%

8

比亞迪股份

92.75

29.59億

-2.57%

9

華虹半導體

73.25

28.94億

-6.09%

10

中國平安

56.9

27.49億

-2.32%

大行最新觀點

華泰證券:看好Q4煤價在高位獲得支撐

華泰證券指出,國家發改委發佈2026年電煤保供中長期合同通知,相比2025版本更加市場化的坑口長協合約將有利於穩定履約率。該機構看好第四季度煤價在高位獲得支撐,主要基於強需求、低庫存和供給受壓制三大因素:基數效應消除有望支撐四季度用電增速,10月沿海動力煤庫存同比下降4%而日耗同比增長9%形成供需缺口,供給側受煤層變薄、"抓超產"控制及中央巡視組進駐產區檢查等因素壓制,煤炭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至68.9%,10月原煤產量同比下降2.3%。該機構看好煤價中樞企穩后的降息周期煤炭紅利邏輯,推薦動力煤龍頭。

華泰證券:雙十一快遞件量表現平淡 價格持續改善

華泰證券指出,10月電商旺季期間,受"以舊換新"補貼退坡及高基數影響,商品零售額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緩。快遞行業"反內卷"漲價效應持續顯現,件量同比增速從9月的12.7%降至10月的7.9%,但價格同比降幅收窄至3.0%。展望四季度,在監管層持續推進"反內卷"政策背景下,預計旺季件量將温和增長,價格託底效應延續,電商快遞行業盈利有望持續改善,建議關注現金流充沛、具備成本優勢的龍頭企業及海外業務高增長的相關公司。

華泰證券:國補回款和順價有望改善環保基本面

華泰證券指出,2025年作為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三年行動第二年,截至8月底6萬億元專項債務限額已發行4萬億元,化債行動持續推進有望改善環保行業報表。第三季度以來環保行業國補回款超預期,光大綠色環保、三峰環境、偉明環保等多家公司均獲得不同金額回款,同時佛山市擬上調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為企業費用回收提供保障。該行推薦關注資產優質、回款改善的環保運營高股息標的。

中信證券:料明年反內卷、創新與出海將成為輕工行業的發展主線

中信證券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輕工板塊收入利潤承壓,但造紙、包裝印刷行業率先修復。展望2026年,反內卷、創新與出海成為輕工行業發展主線。該行看好金屬包裝行業供給收縮帶來的格局優化機會,關注造紙行業順周期改善彈性。創新方面推薦AI眼鏡、玩具產品創新、IP業務及產品跨界融合等相關企業。出海戰略地位持續上升,建議關注具備產能優勢的行業龍頭、技術出海的新型菸草龍頭及品牌出海性價比優勢企業,同時高分紅板塊中經營穩定的企業具備配置價值。

中信證券:匯金系整合大幕開啟 一流投行建設再加速

中信證券表示,中金公司公告籌劃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併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三家公司11月20日起停牌不超過25個交易日。繼國泰海通合併后,匯金系再次通過併購重組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合併后中金總資產將突破萬億,行業排名躍居第四,三家公司合計市值約2685億元,成為第三大券商。該機構認為此舉體現國資機構加速構建國際一流投行的決心,預計證券行業圍繞構建綜合性機構和國際一流投行的競爭將趨於激烈,建議關注匯金系及具備整合潛力的國資券商。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 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 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 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 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 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