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0 14:56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包括Meta、亞馬遜以及甲骨文公司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們的大舉借貸發債狂潮以及私人信貸市場顯露出的恐慌情緒與壓力跡象,正在嚇退向全球最高評級企業放貸的債券市場資金流,這一趨勢可能會大幅推高融資成本進而大幅打擊全球企業盈利,併爲本就緊張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場增添新的拋售壓力。
投資者們在全球科技股面臨拋售之際,可謂對於標普評級較高的那些投資級信用債罕見保持格外謹慎,雖然當前信用利差接近歷史低位,但看空信號顯現,私人信貸與AI投資泡沫相關市場風險,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經濟數據發佈洪流可能帶來市場劇烈波動,也在影響信用債市場情緒。
一輪由市場對AI過度投資的擔憂,以及對美國延迟公佈諸多核心數據可能對貨幣政策意味着降息進程暫緩的疑慮所引發的跨市場拋售,已令全球股市基準——MSCI全球股票基準指數在本月下跌3%,並打擊了從加密貨幣比特幣到黃金、LME銅鋁期貨等全球各類核心資產。但仍為借款人們提供幾十年來最低融資成本的投資級債券價格在今年多數時間基本上成功躲過一劫。
然而,合計管理逾10萬億美元客户資產的多家華爾街大型投資機構的資深交易員們卻表示,他們對投資級(IG)債務的定價感到愈發擔憂,或者説他們正在削減對頂級評級債券的風險配置敞口,其中一些機構已經清倉或開始像美銀資深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那樣聚焦於主動做空這一資產類別。
在摩根大通的掌舵者傑米·戴蒙(Jamie Dimon)上月警告全球信貸市場中將出現大量「蟑螂」之后,科技巨頭們仍然在大規模舉債,以此手段來為加速建設位於全球各地的大規模AI數據中心的「超級AI熱潮」提供資金支撐。
「一些聚焦於另類資產的投資機構們通過採取限制基金贖回的舉措,近期在價值3萬億美元的全球私人信貸市場中掀起了陣陣焦慮浪潮,而投資級債務的定價範圍依然未能充分反映風險。」一些華爾街大型資金管理機構們表示。
「市場中充滿恐懼氛圍,人人都在尋找下一個會出事的地方,」總部位於費城的Brandywine Global的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克洛斯(Brian Kloss)表示。該公司是華爾街大型投資機構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旗下重要信用債投資機構,管理着1.2萬億美元資產,並在信用債券市場整體上持謹慎立場。
克洛斯表示,下一個「大規模出事點」很可能就是那些高評級的投資級債務,這意味着他正在對現有的投資級別信用債持倉「獲利了結」。
一項追蹤美國頂級信用評級企業相對於政府借款成本的ICE-美銀指數,目前僅比10月初觸及的74個基點,意味着比27年來最低水平的利差高出足足10個基點。在該指標的海外市場,歐洲市場對應的所謂利差約為84,顯著高於10月下旬75個基點的水平。
來自華爾街金融巨頭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的全球宏觀與戰略資產配置主管薩爾曼·艾哈邁德(Salman Ahmed)持有針對投資級債務的空頭頭寸,原因是其定價過於昂貴,而經濟意外下行或者更多信貸暴雷事件可能會帶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利差大幅走闊」。
他補充表示,由於價格仍然存在較大的下跌空間,從對衝基金策略的「性價比」角度看,一旦持續性的經濟衰退真正地到來,投資級信用對衝策略則將有可能提供最多「回報」。

美國高收益資本市場以及投資級企業債券基本上在美國政府基準利率基礎上為借款所支付的額外溢價,反映出了當前市場對於經濟增長前景以及債務需求的樂觀定價情緒,還未定價市場恐慌與拋售因子。
美債之上的信用利差只比27年低點高了約10bp左右,換句話説:你為承擔企業違約/信用風險拿到的「額外收益」非常有限,一旦經濟或信用環境稍微變差,這點利差根本不夠進行投資收益緩衝。
因此在AI借貸狂潮興起、近期頻繁暴雷的私人信貸市場陷入短暫恐慌,以及經濟下行風險抬頭的環境里,那些利差貼着歷史低位、看起來最安全的高評級公司債,反而成了最可能被機構逢高減持、甚至大規模做空的那塊資產。
反饋循環
信用利差是經濟增長和股市表現的領先指標,主要因為融資成本會影響企業利潤、股價以及核心業務擴張計劃預期。
「這里存在一條反饋迴路,」華爾街資產管理公司Ninety One多元資產收益主管約翰·斯托普福德(John Stopford)表示,並補充表示,過去幾周他已經將旗下基金的信用敞口降至零。
他表示,如果在AI借貸熱潮持續升溫的同時,資金從大規模的私人信貸基金中流出,那麼新發行債券的基準利率將變得更加昂貴。
「如果私人信貸的借款成本上升,而市場上又有大量新發行涌現,那麼借款人就不得不付出更高代價,」他強調。「如果企業借錢的成本更高,它們賺到的錢就會少得多,進而戳破市場的虛假繁榮泡沫。」

上圖所示的一整脹圖表顯示了私人信貸市場領軍者Blue Owl相對於同業及標普BDC指數年初至今股價表現的對比情況。
Refinitiv統計數據顯示,在9月和10月,聚焦AI訓練/推理系統的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發行了規模高達750億美元的投資級債務之后,為對衝科技公司甲骨文(Oracle)違約風險而購買的五年期信用違約掉期(CDS)的成本在一個月內竟然大幅上漲了44%,至87個基點,意味着在不少資深分析師們看來甲骨文未來為OpenAI打造大規模AI服務器集羣可能難以擺脫利潤率頹勢,甚至有可能因疲軟的財務基本面而陷入違約境地。
與此同時,由於其放貸標準正受到美國監管機構日益嚴格審查,一些富裕的投資者們已經開始遠離私人性質的債務基金。
投資者們將美國數據延迟視為信用市場重大風險
來自道富投資管理公司(State Street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主管大衞·弗瑞(David Furey)表示,全球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目前仍然投資於公司信用債這一大類資產類別,但正「密切關注」美國經濟疲軟相關的任何跡象。他警告稱,投資級信用債的定價對經濟惡化「幾乎沒有預留緩衝空間」。

如上圖所示,自9月以來,市場上較熱門的信用違約掉期(CDS)交易價格已經至少實現翻倍。
來自歐洲最大規模資產管理公司Amundi的信用投資組合經理喬納森·曼寧(Jonathan Manning)表示,他也在尋機小幅減持投資級信用債券,原因是其價格定價在當前AI泡沫的衝擊下顯得過高,同時擔心延迟公佈的美國數據(例如計劃於周四公佈的9月就業報告)會在迄今對拋售保持相對平靜的信用債券市場中加劇拋售波動。
為逾9000億美元資產提供諮詢服務的羅素投資服務(Russell Investments)的客户們也正在對投資級信用債券轉向更加謹慎的立場。
「問題並不在於這些信貸市場是他們最擔心的大類資產類別,而在於這個資產類別已經變得非常昂貴,因此上漲空間其實已經所剩無幾了,」來自羅素公司的固定收益與外匯解決方案全球主管Van Luu表示。
美銀:2026年的「最佳交易」是可能將是做空雲計算大廠們債券
據瞭解,有着「華爾街最準策略師」稱號的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的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進入2026年的「最佳交易」將是做空那些在AI領域投入巨資的「超大規模雲計算服務商」(hyperscaler)的公司債券。他認為,由AI數據中心加速建設所引發的債務壓力將成為這些科技巨頭新的「阿喀琉斯之踵」。
Hartnett的觀點基於一個核心判斷:支撐AI熱潮的寬松金融環境正迎來拐點。儘管過去12個月全球央行進行了167次降息,但預計未來一年降息次數將鋭減至81次。這種流動性勢頭的減弱,意味着信貸利差的最低點已經過去,而這對於需要鉅額融資的行業來説並非好消息。
儘管信貸市場的裂痕已經開始顯現,Hartnett認為這並不意味着股市的狂歡將立即結束。他預計,在包括「美聯儲看跌期權」、「特朗普看跌期權」在內的多重支撐下,資產配置者在進入2026年時仍將普遍持有股票多頭頭寸。
Hartnett為信用債市場的尋求做空的投資者們劃定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明年5月15日。這一天是新任美聯儲主席獲得任命的時間。他判斷,在此之前,全球金融市場不太可能出現由銀行股或信貸利差引發的重大「風險規避」信號,屆時美國經濟通過包括「大而美」在內的一系列刺激性的促增長政策,美國經濟可能重返增長,但是通脹指標與美債收益率也將反彈至施壓美聯儲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換言之,做多股票市場的交易在明年5月前似乎依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