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9 18:01
(來源:浪哥財經)
「業績持續承壓,防水一哥如何自救?」
東方雨虹在防水材料領域素有「一哥」稱號。2025年上半年,東方雨虹在該領域中的市佔率為13.3%,穩居行業第一,遠超第二名科順股份的3.9%。
然而,2021年以來,因房地產行業承壓,東方雨虹的業績持續下滑。2021年的淨利潤還有42.05億元,2024年就只有1.08億元。短短4年間,蒸發了40億元。
10月28日,東方雨虹發佈三季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6.0億元,同比下降5.06%;淨利潤為8.10億元,同比下降36.61%。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6.88億元,同比增長6.69%。
最近,東方雨虹還發布公告稱,出售所持「金科服務」股份及其位於北京市和杭州市的部分商鋪及辦公用房。
計提減值、變賣資產……難道這「防水一哥」現在要靠「變賣家當」來維持現狀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這些舉動背后都隱藏着東方雨虹「壯士斷腕」般的戰略考量。
計提減值:剝離「包袱」,輕裝上陣
東方雨虹此次計提減值,並非被動應對業績壓力,而是基於行業環境和自身發展戰略的主動選擇,背后藴含着清晰的經營邏輯。
首先,從公司此次計提的資產減值的結構出發,就可以看出其這樣做的行業背景以及原因。
在計提的6.88億元減值準備中,信用減值損失為7.30億元,其中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為6.33億元。同時,減少前期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0.32億元。
從行業背景來看,房地產行業的持續承壓是計提信用減值的核心要素。
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房屋建築的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分別為104.29億平方米和18.1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5.47%和12.96%。
施工和竣工規模的持續收縮,使得房地產企業營收情況持續承壓,資金鍊日益緊張。
而東方雨虹作為防水行業的龍頭,受到各大房地產企業的青睞。目前,東方雨虹與保利、萬科兩家正進行深度合作,二者新樓盤80%的防水工程均由東方雨虹承接。
再加上地產企業所需的防水工程規模,比市政、一般住户等其他消費者的規模都要龐大。這就造成了東方雨虹的客户羣體主要為房地產企業的局面。
2022年,國內TOP50房企對東方雨虹的營收貢獻佔比為65%,達到了峰值;2025年這一佔比為45%。可見,東方雨虹對房地產企業的依賴程度非常高。
因此,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短缺將直接轉化為東方雨虹應收賬款的回收風險。此次計提的6.33億元應收賬款壞賬,也主要集中在資金狀況不佳的中小地產企業。
面對短期內回暖希望較小的房地產行業,東方雨虹並未消極等待客户的回款,而是拿出「壯士斷腕」的姿態,果斷計提減值。
再從時間維度來看,今年的計提節奏明顯加快。上半年計提4.06億元,同比增加12.43%;前三季度計提了6.88億元,同比增加6.69%。
東方雨虹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集中處理過去積累的地產客户應收賬款等核心風險,后續僅需對少量未清收的老賬目計提壞賬,每年的損失可以控制在1億元以內。
這意味着,通過這次的大規模計提資產減值,東方雨虹的應收賬款風險得到了集中釋放,未來,利潤無需再被大額減值「侵蝕」,為業績的回升掃清了障礙。
資產變現:回籠資金,斷臂求生
如果説大規模計提資產減值是以「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為未來發展掃清障礙,那麼資產變現就是以更加果斷的表現,凸顯「主動破局」的決心。
今年10月28日,東方雨虹發佈公告稱,公司在2025年6月25日到9月26日期間,以0.30億港元的總價,將所持金科服務股份中的427.49萬股在二級市場上售出。
2025年9月26日,公司又將所剩的2840.51萬股,以1.89億元港幣的總價,全部出售給了金科服務。
也就是説,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東方雨虹把3268萬股的金科服務股份,以2.19億元港幣(未扣除交易税費)的總價,全部賣了出去。而這些股份,是公司之前以質押權人的身份通過拍賣,花了2.13億元人民幣買回來的。
説簡單點,就是東方雨虹先花了2.13億元人民幣買回來了一些股份,又用2.19億港幣賣出去了。這麼一來一回虧了差不多1300萬元人民幣。(按照10月平均匯率:1港幣=0.91人民幣)
剛賣完這些股份沒幾天,11月13日,東方雨虹又發佈公告稱,出售公司在北京和杭州所有的部分商鋪和辦公用房。此次賣不動產,又給東方雨虹形成了2580.80萬元的資產處置損益。
也就是説,在這短短半個月時間里,東方雨虹因為賣資產,損失了快4000萬元。要知道,公司2024年的淨利潤才1.08億元,4000萬對其來説,絕不是什麼小數字。
人們不禁會產生疑問,東方雨虹股東到底為什麼會接二連三地做出這種決定?
其實,答案就藏在東方雨虹自己發佈的公告當中:「為盤活資產,實現資金回籠,改善資產結構,優化公司財務狀況。」
2021年以來,與業績的下滑同步,東方雨虹的財務狀況也同樣處在下行階段。
2024年底,公司的貨幣資金為72.59億元,在總資產中佔比為16.23%,比2021年下降了16.85個百分點。
同時,若扣除同期高達46.12億元的短期借款,公司僅有26.47億元的「活錢」。
此外,2024年底,公司的流動資產為243.4億元,比2021年的356.0億元,蒸發了112.6億元;而2024年底的流動負債卻有173.2億元,流動比率為1.41,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可見,對於東方雨虹而言,雖然出售股份及不動產會產生賬面損失,但能夠快速換取真金白銀,用於還債以及日常運營,堪稱是斷臂求生的理性選擇。
當然,東方雨虹變賣資產,不僅僅是爲了眼前的「碎銀幾兩」。這當中,還包含了其對未來發展的考量。
在國內地產行業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不出海就出局」成為當前防水塗料行業的共同意識。而對於怎麼出海,東方雨虹可謂是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即「併購經銷商網絡+自建廠房」。
2025年,東方雨虹先后收購香港與智利當地知名的頭部建材零售企業萬昌五金建材以及Construmart,以在海外搭建屬於自己的經銷網絡。
與此同時,東方雨虹馬不停蹄地在休斯頓、沙特、馬來西亞等地建設了生產基地,以實現產能本地化。
東方雨虹的這套出海路徑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營收5.76億元,同比增長42.12%,其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為4.42%,比2021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
不僅是出海,東方雨虹還積極實施了「渠道下沉+即時零售」戰略,來抵禦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走低。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擁有工程渠道經銷商約10000家,民建經銷商近4000家;併發布全新服務品牌「雨虹」,涵蓋防水維修、牆面刷新等多項服務。
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渠道營收同比已增長15%,成為穩定增長極。
不管是海外佈局還是渠道革新,都離不開充足的現金流。可見,東方雨虹變賣資產,回籠資金的「壯士斷腕」舉動,大有用武之地。
東方雨虹的計提減值、變賣資產,從來都不是其被動扛壓的無奈之舉,而是主動破局的戰略性選擇。這份直面業績下行,果斷決策的魄力,正是龍頭該有的樣子。
計提高額資產減值,雖然短期內利潤受到影響,但換來了輕裝上陣;變賣資產雖然造成了賬面上損失,但騰出的資金能夠聚焦零售、海外這些已經開始發力的新方向。
行業下行時,龍頭的韌性從不是硬扛,而是「敢調整」。如今東方雨虹卸下了包袱、找準了新賽道,其未來值得我們期待。